随着倭国逐步融入大秦,胡亥的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天地——科技的革新。他深知,科技乃强国之本,唯有大力发展科技,才能让大秦在未来的岁月中屹立不倒,继续引领天下。
回到咸阳后,胡亥立即颁布诏书,昭告天下:征集全国的科技人才齐聚咸阳,共同致力于科技的发展。诏书以快马加急传递,八百里加急的信使日夜兼程,如一阵旋风,迅速传遍了大秦的每一个角落。无论是繁华都市中那些闻名遐迩的能工巧匠,还是偏远乡村里鲜为人知的奇人异士,只要在科技方面有所专长,都怀揣着梦想与期待,踏上了前往咸阳的征程。
一时间,咸阳城热闹非凡。大街小巷,随处可见风尘仆仆却眼神坚定的旅人。他们有的背着装满工具的行囊,金属工具相互碰撞发出清脆声响;有的手持自制的精巧器械,小心翼翼仿佛捧着稀世珍宝,彼此交流着各自的见解和专长。在城门口,一位背着巨大木箱的老者被守城士兵拦住。士兵好奇地打量着他,长枪斜靠在身侧,问道:“老人家,您这箱子里装的是何物?”老者小心翼翼地打开箱子,里面是一些形状奇特的齿轮和链条,在日光下闪烁着金属光泽,他自豪地说:“这是我研制的水力驱动装置,能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听闻陛下广纳贤才,我特来效力。”
胡亥专门为这些科技人才设立了一座宏伟的科技研究院,选址在咸阳城的南郊。这里风景秀丽,远处山峦起伏,绿树成荫,环境清幽,远离城市的喧嚣,十分适合潜心研究。研究院由数座高大的建筑组成,整体风格庄重而不失典雅。内部设施齐全,有宽敞明亮的实验室,阳光透过巨大的窗户洒在摆满实验器具的桌面上;有藏书丰富的图书馆,竹简和帛书摆满了书架,涵盖天文、地理、工艺等诸多领域;还有专门用于展示和测试新发明的场地,地面平整开阔,周围设置了便于观察和记录的看台。
当各地的科技人才汇聚到研究院时,他们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一位年轻的工匠不禁感叹道:“如此规模的研究院,真乃我等科技之人的福音,定能让我们大展拳脚。”胡亥亲自来到研究院,接见了这些人才。他身着华丽的龙袍,头戴冕旒,目光炯炯,语重心长地说:“诸位皆是大秦的瑰宝,今日齐聚于此,是为了共同推动科技的进步。无论你们有何想法、有何发明,大秦都将全力支持。”
在研究院里,人才们迅速投入到紧张的研究工作中。他们按照不同的领域,分成了多个小组,包括机械制造、水利工程、天文历法、医学等。其中,机械制造组里有一位年轻且极具创造力的工匠,名叫墨羽。他虽出身贫寒,却从小对机械构造有着浓厚的兴趣,常常拆解和组装各种简单的器械。此次来到研究院,他心中怀揣着一个大胆的设想——研制一种能够辅助运算的机械装置,其功能类似后世的电脑。
墨羽将自己的想法告知了小组其他成员,起初大家都觉得这想法太过离奇,但在墨羽的不断坚持和详细阐述下,众人逐渐被说服,决定一起攻克这个难题。他们在一个巨大的车间里,开始了漫长而艰难的研制过程。车间内摆满了各种金属零件、工具和半成品,地上满是废弃的图纸和试验失败的零件。
他们首先面临的是运算逻辑的梳理。墨羽带领大家日夜讨论,在竹简上绘制了大量复杂的逻辑图,不断推演和修正。经过无数次的争论和完善,终于确定了基本的运算逻辑框架。接着是材料的选择,为了找到合适的材料来制造精密的运算部件,他们四处寻找,尝试了各种金属和木材。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遇到了材料强度不足的问题,许多试制的零件在测试中损坏。但他们没有放弃,不断调整材料配方和加工工艺。
在制作过程中,每一个零件的精度都至关重要。工匠们全神贯注,使用最精细的工具,精心打磨每一个部件。他们的手指因长时间接触金属和工具而布满老茧和伤口,但他们毫不在意。经过无数次的试验和调整,他们终于制造出了第一批运算部件。
然而,当他们将这些部件组装起来进行测试时,却发现运算结果并不准确。大家又开始仔细检查每一个环节,从运算逻辑到零件的安装,逐一排查问题。经过连续几天几夜的努力,他们终于发现是一个关键部件的连接方式存在问题。调整之后,再次测试,运算结果的准确性有了很大提高,但速度却不尽人意。
他们又开始研究如何提高运算速度。墨羽提出了改进齿轮传动结构的想法,大家根据这个思路,重新设计和制造了传动部件。经过反复试验和优化,运算速度终于达到了预期。
此时,水利工程组的专家们则专注于改良灌溉技术和水利设施。他们绘制了大量的图纸,对咸阳周边的河流和地形进行了详细的勘察。一位水利专家指着图纸兴奋地说:“我们计划在这条河流上修建一座大型的水利枢纽,既能防洪抗旱,又能为农田提供充足的水源。”
天文历法组的学者们每天夜晚都会登上研究院的天台,用各种天文仪器观测星空。他们仔细记录着星辰的位置和运行轨迹,试图完善大秦的历法。其中一位学者兴奋地说:“通过这段时间的观测,我发现了一些以往历法中未曾注意到的细微偏差,若能加以修正,将对农业生产和社会生活产生重大影响。”
医学组的郎中们则致力于研究新的治疗方法和药物。他们在实验室里,对各种草药进行分析和调配,还解剖动物,研究人体的构造和生理机能。一位年轻的郎中成功研制出了一种治疗外伤的药膏,疗效显着,得到了大家的一致称赞。
随着时间的推移,墨羽他们的运算装置终于研制成功。这个装置由许多齿轮、链条和精巧的机械结构组成,能够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和数据存储。当胡亥得知这个消息后,亲自来到研究院观看演示。墨羽操作着装置,向胡亥展示了它的运算功能。胡亥看着这个神奇的装置,眼中满是惊喜和赞赏。
这个类似电脑的运算装置的出现,不仅在研究院内引起了轰动,也在咸阳城乃至整个大秦传开。它的出现,为后续的科技研究和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学者们用它进行复杂的天文数据计算,工匠们用它优化机械设计,它成为了大秦科技发展道路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研究院里的发明创造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新型的农具让农业生产效率大幅提高,农田里的庄稼茁壮成长;先进的水利设施确保了水源的合理分配,干旱地区也能获得充足的灌溉;改良后的历法更加精准,为农事活动提供了科学的指导;新的医学成果拯救了无数人的生命,百姓们的健康得到了更好的保障。
胡亥时常来到研究院,关注着研究的进展。他看到这些成果,心中充满了喜悦和自豪。他深知,这些科技的进步,将为大秦的繁荣昌盛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咸阳城的街头巷尾,百姓们也感受到了科技带来的变化。集市上,使用新型织布机织出的精美布匹琳琅满目;农民们使用新型农具,轻松地耕种着土地,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患病的人使用新研制的药物,病情迅速好转。
大秦的科技革新,不仅让国内的生产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也吸引了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关注。他们纷纷派遣使者前来学习,大秦的威名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而胡亥并没有满足于此,他深知科技的发展永无止境。他鼓励科技人才们继续探索创新,为大秦的未来创造更多的可能。在他的引领下,大秦正朝着一个科技强国的方向大步迈进,未来充满了无限的希望和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