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卫星与运载火箭的研究工作稳步推进之时,胡亥的心中又萌生出一个更为大胆的设想——研制飞机。这一日,咸阳宫大殿庄严肃穆,烛火摇曳,胡亥高坐于龙椅之上,目光如炬,将大秦科技院的骨干们召集至前。他声若洪钟,坚定地说道:“我大秦如今在科技上已迈出了巨大步伐,然天空之上,仍有广阔天地待我等开拓。朕命你们研制能翱翔天际的飞机,让大秦的雄鹰,搏击长空。”
此言一出,大殿内顿时一片哗然。众人虽已在科技探索之路上历经诸多挑战,但飞机这一前所未有的概念,仍让他们感到既兴奋又忐忑。墨羽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拱手向前,语气中满是坚毅:“陛下,此乃极具挑战之举,可我等必全力以赴。”
飞机研制工作正式开启,首当其冲的难题便是如何实现飞行。科研人员们整日聚在实验室,对着各种图纸和模型苦思冥想。实验室里堆满了草图、废弃模型,地面上满是被揉皱的竹简,上面记录着一次次失败的尝试。他们从飞鸟的飞行姿态中获取灵感,尝试设计出模仿鸟类翅膀结构的机翼。经过无数次的绘图、修改,一个带有可活动翼面的机翼设计雏形诞生。然而,在最初的模拟实验中,机翼的强度不足,根本无法产生足够的升力,每次“试飞”都以失败告终。测试现场一片狼藉,模型摔得粉碎,科研人员们满脸沮丧,但他们并未就此放弃。
为解决机翼强度问题,科研团队将目光投向材料领域。他们深入研究之前研制卫星所使用的合金材料,试图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良。材料实验室里,高温熔炉火光冲天,各种金属矿石被投入其中,进行反复熔炼和调配。经过无数次的试验和调整,终于研制出一种强度更高、质量更轻的新型合金,完美满足机翼的需求。同时,为了进一步提升机翼的性能,他们在机翼表面添加特殊纹理这一过程也充满波折。科研人员们尝试了多种雕刻和铸造工艺,才成功在机翼表面刻上能有效减少空气阻力的纹理。
动力系统的研制成为了重中之重,胡亥要求科研团队以内燃机作为飞机的动力源。科研人员们开始全力投入到内燃机的研发中,他们一头扎进藏书阁,查阅大量古籍,从传统的机械原理中汲取灵感,又结合当下的工艺水平,不断尝试新的设计。
他们首先遇到的是燃料问题。传统的燃油燃烧效率较低,无法满足飞机飞行所需的强大动力。科研人员们四处寻找合适的燃料,足迹遍布大秦的山川湖海。他们深入矿山采集矿物,走进茂密森林收集植物样本,对各种植物、矿物进行提炼和试验。在简陋的提炼工坊里,刺鼻的气味弥漫,一次次失败的试验让工坊内满是沮丧的氛围。但经过无数次的失败,他们终于从一种生长在偏远山谷的特殊植物种子中提炼出了一种高燃值的燃油,为内燃机的高效运行提供了可能。
接着是内燃机的结构设计。科研人员们不断优化气缸的排列方式、活塞的运动轨迹以及气门的开合时机。机械工坊内,一台又一台试验用的内燃机被制造出来,每次测试都伴随着巨大的轰鸣声和刺鼻的烟雾。在一次关键的测试中,内燃机出现了严重的过热问题,高温几乎要将整个设备熔化,险些引发火灾。但科研团队没有气馁,他们仔细检查每一个部件,分析每一个数据,连续几天几夜不眠不休。最终发现是冷却系统的设计存在缺陷,经过重新设计和改进,成功解决了内燃机过热的难题。
飞机的操控系统同样复杂。科研人员们借鉴机械制造领域的精密传动装置,设计出一套通过杠杆和绳索控制机翼、尾翼角度的操控系统。但在实际测试中,操控的灵敏度和精准度始终不尽人意。团队成员们日夜钻研,不断优化操控系统的结构和连接方式。他们尝试使用各种不同的材料制作操控部件,从坚硬的青铜到柔韧的皮革,经过反复试验,终于找到一种既轻便又坚固的特殊纤维材料,大大提高了操控系统的性能。
随着各项难题的逐步攻克,第一架以内燃机驱动的飞机终于在科技院的巨大厂房中组装完成。这架飞机机身由新型合金打造,在阳光下闪烁着冷峻的金属光泽,巨大的机翼伸展着,仿佛随时准备振翅高飞。机身上雕刻着象征大秦威严与荣耀的龙纹,彰显着它的不凡使命。
试飞那天,咸阳城外的空旷场地周围挤满了围观的人群,胡亥也亲临现场。现场气氛紧张而热烈,人们交头接耳,充满期待。墨羽作为试飞员,身着特制的飞行服,深吸一口气,稳步登上飞机驾驶舱。他的手微微颤抖,但眼神中满是坚定。随着内燃机的轰鸣声响起,飞机缓缓加速,在跑道上快速滑行,然后猛地一跃,冲向天空。人群中爆发出一阵欢呼,但很快,飞机就出现了剧烈的摇晃。墨羽紧紧握住操纵杆,额头满是汗珠,努力调整飞机姿态。科研人员们紧张地盯着天空,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双手不自觉地握紧。
好在墨羽凭借着出色的驾驶技术和冷静的应对,逐渐稳住了飞机。飞机在天空中盘旋了几圈后,安全降落在跑道上。虽然试飞过程并不完美,但这次成功的首飞,让所有人都看到了希望。现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胡亥脸上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在后续的日子里,科研团队针对试飞中出现的问题,对飞机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进和优化。他们不断调整机翼的形状和角度,在风洞实验室里进行无数次模拟测试,根据数据一次次修改机翼设计。改进内燃机的性能,提高燃油利用率,降低故障率。完善操控系统,使其更加灵敏和精准。经过多次试飞和改进,飞机的性能越来越稳定,飞行距离和高度也不断提升。从最初只能飞行短短几百米,到后来能跨越山川河流,飞行数十里之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