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里子站在一口陶缸前,额头上布满了细密的汗珠,他紧紧地盯着手中的竹帘,这是他第六次尝试抄纸了。汗水顺着他的发梢滴落在粗糙的竹帘上,晕染开一片深色的水渍。
他小心翼翼地将竹帘浸入乳白色的纸浆中,心中默数着:“一、二、三……”然后猛地将竹帘提起。
然而,奇迹并没有发生。纸浆像被风吹散的雪片一样,在水面上聚集成一团团不规则的絮状物,根本无法形成一张完整的纸张。竹帘上,依旧布满了大大小小的孔洞,最大的甚至能塞下一个拳头。
“巨子,长安乡送来的新帘。”一名年轻的弟子捧着一副崭新的竹帘走了过来,他的手微微颤抖着,似乎生怕一个不小心,就把这脆弱的竹帘给弄坏了。
这副竹帘是用细密的篾条编织而成的,还带着一股淡淡的青竹香气,显然是刚刚制作完成的。
相里子接过竹帘,眼中闪过一丝希望的光芒。他深吸一口气,将竹帘缓缓浸入纸浆之中,再次默数到三,然后猛地提起。
结果,依旧是失败。
“还是太慢。”相里子沮丧地抹了一把脸上的浆水,望着堆积如山的破纸,长长地叹了口气。这些破纸,都是他们这些天来失败的“成果”,每一张都凝聚着他们的心血和汗水,却始终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
“难道……这造纸术,真的如此之难?”相里子心中不禁有些动摇。他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有能力将苏齐口中的“造纸术”变为现实。
“巨子!”
苏齐的声音远远传来,他大步流星地走了过来,跨过门槛时差点被满地碎纸滑倒,他扶着门框站稳,发现整个后院简直像被暴风席卷过。十几个墨家弟子围在陶缸旁,衣襟上沾满灰白纸浆,有个年轻弟子顶着一头乱发正用竹帘在水里搅动,活像在煮什么古怪汤羹。
苏齐刚跨进后院就被呛得连打三个喷嚏,鼻腔里满是酸涩的腐浆味。他捏着鼻子绕过满地狼藉的碎竹篾,看见相里子正半跪在陶缸前,衣袍下摆泡在浑浊的纸浆里都不自知。
“巨子!”苏齐踢开脚边散落的竹帘,“你们墨家穷得连个作坊都腾不出?”
“这是要把文华府改造成造纸坊?”苏齐踢开脚边一坨湿哒哒的纸浆团,两根手指捏起案几上半成品的“纸张”,这东西厚得能当盾牌。
相里子抹了把溅到胡须上的浆水,苦笑道:“陛下要修长城建帝陵,墨者十去七八。剩下的不是在阿房宫雕梁画栋,就是在九原郡或是百越给大军打军器呢。”他抖了抖手中支离破碎的竹帘,“有些墨者,我都已经很长时间没见着面了,若非借着辩经名头,老夫这会该在骊山给陶俑描眼睛呢。”
他抖开手中布满窟窿的纸片,“按你说的蒸煮捶打都做了,可这竹帘抄出来的总是…”
“你们把楮树皮捣得跟稀粥似的,竹帘编得比渔网还糙。”苏齐用指甲戳了戳纸片上的孔洞,“这玩意当厕筹都嫌刺屁股。”
旁边正在搅浆的弟子手一抖,竹帘“扑通”掉进陶缸。相里子瞪了那弟子一眼,转头叹气:“墨家精工巧技都用去修长城了,留下的这些…”他扫视周围,几个弟子慌忙低头假装忙碌,“都是刚通过机关术考核的新人。”
苏齐环顾四周,这十几个灰头土脸的墨家弟子正围着十二口陶缸较劲。有人把竹帘抄得太快,纸浆像打散的蛋花浮在水面;有人动作太慢,捞起来的全是蜂窝状的烂絮。墙角堆着半人高的“成果”,乍看像被老鼠啃过的破布。
“前日少府送来二十车楮树皮。”相里子抄起竹帘浸入新浆,手腕抖出个漂亮圆弧,“说是陛下听闻我们在造价比竹简便宜万倍的神物,这楮树皮算是支持。”他突然发力提起竹帘,纸浆却从篾条间隙漏成蛛网状。
“他们辩经辩得怎么样?”苏齐两指夹起片残纸对着日头端详,透过蜂窝状孔洞能看到相里子抽搐的嘴角。
“张苍府长昨日举着断成两截的案几来找我。”相里子随手将残纸叠成方胜扔进陶缸,“说百家诸子现在见面不问安,先抡桌椅——你们倒是给大秦省下不少演武场的木料钱。”
相里子终于露出点笑意,“东西没吵出点什么,我感觉最大的收获就是医者治疗外伤的水平变高了,敷药时还嚷嚷着要改良接骨术。”
两人说话间,先前掉竹帘的弟子又捞起一帘纸浆。这回倒是成形了,就是揭下来时“刺啦”撕成两半。小弟子急得直挠头,发髻里簌簌掉下纸屑。
苏齐蹲下来戳了戳晾晒中的“纸张”,指尖立刻捅出个窟窿,“听说张苍现在改在庭院讲学了?”
“扶苏公子在时,那帮儒生还能装模作样诵《周礼》。等公子去章台宫议政…”他抓起块湿布擦拭手上浆水,指节处皲裂渗着血丝,“各家能在庭院里从辰时吵到酉时,案几腿都能打断三根。”
“现在他专挑空地开讲,美其名曰';天圆地方,当效法自然';。主要是因为我们墨家最近造纸,没空帮他们天天修桌椅,那缺胳膊少腿的桌椅确实影响观感。”
苏齐憋着笑看老头气鼓鼓的样子,冷不防被飞来的竹片砸中后脑。转头就见两个年轻墨者扭打成一团,纸浆泼了满地。
“说了多少遍要匀速!”
“你懂个屁!我这是按《考工记》里的水流法……”
相里子抄起竹竿往陶缸上一敲,震得全场寂静:“再吵都给我滚去修长城!”转头对上苏齐戏谑的眼神,老脸一红:“见笑了,这群兔崽子……”
“我倒觉得挺热闹。”苏齐捡起块勉强成型的纸片,“至少比黑冰台那帮棺材脸强。”
苏齐指尖轻轻摩挲着那张纸,触感粗粝,厚薄不匀,像极了初学者笨拙的作品。
他微微蹙眉,目光扫过那些勉强成型的纸张,无一不是厚重如板,粗糙不堪。
苏齐心中轻叹,这废品率,着实有些触目惊心。
可转念一想,这毕竟是墨家这些新手们,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接触造纸术,能做到这个地步,已属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