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多臣子心头猛地一颤,如被巨石砸中,掀起惊涛骇浪。
谁人不知,扶苏乃是儒家学说的铁杆拥趸,一直以来都高声呼吁着要恢复周朝礼制,也正因如此,才不被陛下所喜。
今日,在这个节骨眼上,陛下怎会突然询问扶苏的意见?
莫非,陛下的心思又有了新的转变?
一时间,大殿内气氛诡谲,暗流涌动,每个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扶苏缓缓起身,那张俊朗的脸上闪过一丝坚毅,正欲开始他那慷慨激昂的长篇大论。
突然,眼角的余光瞥见了站在角落里的苏齐,想到昨日说的“扶苏,你要孝哦~”如电光火石般在脑海中闪过。
扶苏猛地一怔,像是被当头棒喝,瞬间清醒过来。
他深吸一口气,胸中翻滚的万千言语最终化作一句简短却石破天惊的话语:“父皇如何看待,儿臣便如何看待。”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
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张大了嘴巴,仿佛看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
要知道,扶苏公子向来以直言敢谏着称,今日竟然没有和陛下争论,反而开始…拍马屁了?
这简直比太阳从西边出来还要稀奇!
就连嬴政也是一愣,他那深邃的眸子里闪过一丝诧异,显然没想到扶苏竟会如此之快地转变态度。
目光不经意间扫过角落里苏齐那张带着几分欣慰的脸庞,嬴政瞬间明悟,心中暗自思忖:定是昨日自己走后,他们又说了什么。
嬴政收回思绪,威严的声音在大殿内回荡:“李斯,此事你意欲如何处置?”
“陛下,臣以为,淳于越妖言惑众,其心可诛,应处以极刑,以儆效尤,此举实乃动摇我大秦国之根本!”李斯的声音铿锵有力,如同金铁交鸣,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
嬴政本欲点头应允,可眼角的余光却捕捉到了扶苏那张俊朗的脸上闪过的一丝焦急与不忍。
他心中一软,想到今日扶苏的表现确实可圈可点,难得如此顺从,倒也不妨给他一个薄面。
罢了,嬴政在心中叹了口气,威严的声音再次响起:“朝堂之上,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何罪之有?”
李斯闻言,眼中闪过一丝精芒,他再次躬身行礼,声音洪亮:“陛下圣明!然,臣尚有一策,可保我大秦江山永固!”
“哦?爱卿请讲。”嬴政饶有兴致地看着李斯。
“臣请陛下下令,除《秦纪》外,其余各国史书,尽皆焚毁!除博士官所掌管的典籍外,天下胆敢私藏《诗》、《书》、诸子百家着作的,一律送交当地郡守、郡尉处,集中焚烧!”李斯一字一顿,掷地有声。
苏齐眼皮一跳,这李斯莫不是个铁憨憨?
手里但凡有把锤子,看谁都像钉子,这是典型的锤子思维。
淳于越这老头儿不过是提了点不同意见,就要把人往死里整。
整不死,干脆把书都烧了,这操作,不知道的还以为李斯辩不过淳于越,恼羞成怒了呢。
嬴政目光如炬,又转向扶苏,那眼神仿佛在说:“好大儿,你怎么看?”
扶苏俊朗面庞上闪过一丝挣扎,内心天人交战。
唉,终究还是过不了良心这关,不能眼睁睁看着父皇焚烧百家之书啊!
扶苏刚要张口进谏,却听得身后传来苏齐的声音:“陛下,臣认为不妥。”
李斯眉头一皱,扭头一看,原来是个年轻的儒学博士。
他眼中闪过一丝轻蔑,冷哼一声:“哼,侠以武犯禁,儒以文乱法!如今这些儒生,不学当今实用之术,反而沉迷于古人之道,以古非今,蛊惑人心!若不加以禁止,我大秦江山危矣!”
“左丞相此言差矣。”
苏齐不慌不忙,慢条斯理地反驳道:
“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您今日为了禁止崇尚周礼,就要焚书坑儒,那明日岂不是要将我等儒生尽数坑杀?”
苏齐转过身,目光灼灼地看向嬴政,声音铿锵有力:
“陛下,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如今我大秦推崇法学,是因为法学适合当今之世,能够帮助大秦更好地治理国家。可若是明日,我大秦需要儒学、农学,甚至墨学来治国安邦,难道要从这灰烬之中去寻找吗?”
李斯冷笑一声,反唇相讥:“博士官职可以藏书,若是真有需要,让他们去研习便是,何须如此危言耸听?”
“荀子十五岁左右便前往齐国游学,拜入稷下学宫,与群儒论辩,博采众家之长,最终方成一代宗师。左丞相莫非以为,学问之道,仅靠一人闭门造车便可得来吗?”
苏齐一番话,掷地有声。
提到自己的授业恩师荀子,李斯顿时哑口无言,面色阴沉。
大殿之上,气氛凝重,落针可闻。
嬴政的目光在苏齐和李斯之间来回扫视,最终停留在苏齐身上。
他那张威严的脸上,看不出喜怒,只是淡淡地问:“苏齐,你可有解决之法?”
苏齐上前一步,躬身行礼,不卑不亢地回答:“陛下,臣认为,堵不如疏。焚书只能暂时压制思想,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他顿了顿,继续说:“与其强行禁止,不如加以引导。臣以为应成立一个新的官府,来负责管理各派学说并统一发行,得到此府认可的出版物才可以发行,否则就是禁书!”
扶苏的眼睛一亮,心中暗暗为苏齐的建议叫好。
他知道,父皇最担心的就是六国旧民的思想作祟,若是能够将各派学说纳入朝廷的管理,既能避免思想混乱,又能彰显大秦的包容气度,岂不是一举两得?
他刚想开口反对,却听嬴政已经开口:“哦?此法倒也有趣,只是不知该如何具体实施?”
苏齐微微一笑,从容地回答:“陛下,臣建议,此府可名为‘文华府’,由朝廷选拔各派学说的代表人物担任学士,负责审核、编纂、发行各类书籍。凡是经过文华府审核通过的书籍,皆可在大秦境内自由流通,而未经审核的书籍,则一律视为禁书,不得私自刊印传播。”
苏齐顿了顿,接着说:“如此一来,既能保证思想的统一,又能促进文化的繁荣,岂不美哉?”
此言一出,犹如平地惊雷,瞬间引爆了整个朝堂。
“万万不可啊,陛下!”
“此举无异于自绝于文脉啊,陛下!”
“此府一设,便如为思想筑起牢笼,禁锢百家争鸣啊!”
各学派的博士们如同被踩了尾巴的猫,纷纷跳出来,声泪俱下地哀嚎着,仿佛世界末日即将来临。
他们一个个面红耳赤,唾沫横飞,慷慨激昂地陈述着利害关系,生怕自己的声音被淹没在人群中。
嬴政面沉如水,看不出喜怒,只是静静地看着眼前这群激动不已的博士们,但是统一二字确实骚到了他的软处。
他那深邃的目光在众人身上一一扫过,仿佛要将每个人的心思都看穿。
随后,嬴政将目光转向了李斯,语气平淡地问道:“左丞相,你方才所提焚书一事……”
话音未落,方才还哭天抢地的博士们,此刻却如同变戏法一般,瞬间换了一副面孔。
“臣等深思熟虑,觉得苏博士所提之策,实乃高瞻远瞩,英明神武!”
“对对对,臣附议!臣早就觉得,天下学说纷繁复杂,鱼龙混杂,确实需要一个专门的机构来梳理整顿,去伪存真,以正视听!”
“陛下乃千古一帝,书同文,车同轨,这思想嘛,自然也需要统一规范,方能更好地教化万民,巩固大秦江山!”
一时间,阿谀奉承之声不绝于耳,各种赞美之词层出不穷。
这些博士们,前一秒还视苏齐为洪水猛兽,后一秒便将他捧上了天,这变脸的速度,简直比翻书还快。
嬴政静静地看着眼前的这群博士,目光深沉如海,让人捉摸不透他的心思。
苏齐站在一旁,心中暗自感慨。他想,这群人还真是应了那句话,中国人的性格总是喜欢调和、折中的。
你提出要给各个学派设立一个官方组织来监督,禁止他们发表反秦的言论,他们会激烈地抗议,高呼这是思想不自由,这是对学术的禁锢。
但是,如果你提出要焚烧他们的书籍,他们又会觉得,相比之下,有一个这样的机构存在,似乎也并非完全不能接受。
毕竟,书籍烧了,可就真的什么都没了;而有个机构管着,至少还能发出些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