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哥,我给你买了点包子,你醒了不?”
早上,傻柱敲了敲门,听到里面没动静,应该是还没醒。
“哎,李哥一般早上不是起挺早的吗,怎么今天还没醒?”
他倒也没多想,只是把包子放在了门口,这样一开门就能看到,他先上班去了。
半个小时后,李建国睁开了双眼,伸了个懒腰。
昨天晚上蹬自行车蹬了好几个来回,狠狠的运动了一把,可把他累够呛,所以自然起来晚了。
而且,秦淮茹那个娘们太配合了,甚至可以说是放肆,一直还要,他自然是不能认输的。
所以,快到天明的时候,秦淮茹才回了自己家。
那时候她腿软的都走不动道,只不过是那会儿没人,要不然可就糟糕了。
“今天不用去所里,吃个饭去医院吧!”
为了装装样子,他自然不能回去,去医院待着,最起码明面上有个交代。
一打开门,地上有包子,还是热的,李建国拿起来,三个大肉包全给造了,外加一壶茶水。
收拾了收拾铺盖,回了自己家,那味道简直了,一晚上虽然少了点,但是臭味还是明显的很。
“建国啊,你放心,交给我,我一定给你弄好。”
“但是啊,再快也得个几天,味道才全能没了。”
阎埠贵正在那打扫呢,看见李建国,很是殷勤。
“没事儿,我有去处,大不了这几天我去外边待两天。”
“那也成。”
“建国,你别管我,我今天没啥事儿,你忙你的去。”
“得嘞。”
李建国去上了班,也没跟阎埠贵客气。
老阎算是大院为数不多的聪明人了,虽然算计特别厉害,但是趋利避害还是非常懂得。
自从他展示了实力之后,老阎一直表现不错,所以李建国也从没针对过他。
以后有啥小忙的话,李建国也不会拒绝。
到了医院,他想了想,先去了唐婉儿的办公室,她在那呢。
“李大哥,你来啦!”
“怎么脸色有点苍白,是不是不太舒服,要不要检查检查?”
李建国早上也没来得及收拾,再经过一夜劳累,面貌确实不太好。
“不用,不用,昨晚忙了点事儿,所以才这样。”
“有你的电话,让你来了打给他。”
“是叫韩为民不?”
“是。”
李建国打过去,唐婉儿要走,李建国摆了摆手:“婉儿,不用,不是外人。”
唐婉儿点了点头,神情有些欣喜,默默的去沏了一壶茶。
“狗jb,还知道打给我呢,完事儿了之后也不跟我说一下,昨晚我可是一直等着呢。”
“忘了,忘了,我原本就打算今早给你打的,再说了,你那么忙,我不是怕打扰你嘛!”
“别以为我不知道是借口。”
两人说了几句国粹之后,韩为民才开始聊正事儿。
“今天找你,是有件事儿找你商量商量。”
“咋了?”
“想换个位置不?”
“啥意思。”
“意思就是,想不想去红星轧钢厂当科长去。”
“卧槽?”
“不是,哥,你啥时候有这么大能量了,一句话就给我解决了,我怎么不知道?”
韩为民骂了一句之后才开始解释。
原来是昨天那几个人一起商量的结果。
张宇自然背后也有人,几人又进行了商议。
张宇的侄子(表的)钟浩要往上走,市公安局马上要增设支队,匀给了一个副支队长。
当然,这个副支队长也是过渡,资历不够,有点成绩之后,立马转正。
张鹏比钟浩资历更老,再加上和张宇的亲戚关系,要晋升,只有副所长这一条路。
正好这时候,红星轧钢厂的科长因为一些原因(特殊情况,不得不退。)所以就把主意打到了李建国身上。
李建国有点傻眼。
“老韩,意思就是说,我他娘的浪了一把,结果没处分不说,我还升了一级。”
“要不是劳资,你看看,给你处分都是小的,怎么着也得抹了你。”
“哎呀,我太谢谢你了,要不说咱俩是不是亲兄弟胜似亲兄弟嘛!”
“你变脸够快的,果然我脸皮没你厚。”
两人插诨打科,几句之后就没了正形。
“这件事儿比较稳,应该马上认命就会下来,但是也别透露,容易有别的麻烦。”
“说实话,这回你是运气好,但凡不是这个时候,你都没这好运气。”
“虽然公安和保卫科严格来说不是一个系统,但是资历在那,级别在那,咱可以随时往回调。”
“哥们懂。”
“行了,不说了,我马上回去了,暂时也没别的,有什么咱回去聊。”
“行。”
“对了,劳资让你写的小说你写完了不,给你解决了这么大的事儿,你要是没写完,你这个兄弟我是不要了。”
李建国有点心虚,才写了一半还没到。不过他是不会承认的。
“马上了,马上了,肯定能让你看个过瘾。”
“而且,有家报社跟我商量……”
韩为民心里酸的很,他一直喜欢文学来着,但是自己啥水平心里最清楚,所以对李建国这天赋羡慕的紧。
讲的故事好就得了,而且还特么的要发表。
“今天就能看看是什么结果了。”
“艹,劳资不想跟你说话了,反正我是喜欢的不行,肯定差不了。”
“挂了。”
“行。”
两人挂了电话,唐婉儿惊讶,她心里默默记下了名字,决定等会儿就去买。
另一头。
现代报 总部
“主编,你紧张不?”
“有什么好紧张的,你应该相信你的眼光,也应该相信我的专业。”
“那主编,你能别走了不,走的我头晕。”
许城嘴硬道:“那是我想运动运动了,对身体好。”
这可是他的一次豪赌,要是失败了,他真的不知道怎么办了。
为了《英雄传》可谓是倾注了他的全部心血,这几天几乎都没合眼。
就在他这边想着的时候,吆喝声已经在四九城响起。
“来一份吗,刚出炉的,新鲜着呢。”
范昌顺手接过报纸,付了钱,不甚在意的夹着去了学校。
他是北大的老师,平日比较喜欢读报,《现代报》虽不是权威报刊,但是里面一些内容很新颖,一些角度有些出人意料,质量一直不错,所以算是“常客”。
等到了办公室,还有些时间,他便展开读了起来。
“《英雄传》?”
范昌有些疑惑,今天的怎么回事儿,一篇文章占了大半个版面,特别显眼。
“口气倒是挺大的。”
他带着批判的眼光读了下去,毕竟这么大的口气,他倒要看看有什么真材实料。
“靖康耻,犹未雪,立意不错啊!”
他不知不觉的沉浸了下去,兴趣越来越浓,浑然忘了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