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这般想着,朱橚便毫不犹豫地付诸行动了。
只见他面带微笑,从容不迫地站起身来,手中稳稳当当地握着一只精美的玻璃酒杯,然后步履轻盈地走出座位。
来到朱棣面前时,朱橚先是恭恭敬敬地向朱棣行了一个标准的礼节,微微躬身施礼道:“陛下,臣弟在此敬您一杯!愿陛下龙体安康,江山永固!”
言罢,朱橚迅速将杯中那醇香四溢的红酒仰头一饮而尽,动作干脆利落,没有丝毫拖泥带水。
朱橚比朱棣小一岁而已,他们二人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自幼感情就极为深厚,亲密无间。
朱允文登上皇位后,朱棣发动了靖难之役,朱橚被废黜为庶民,过着清苦平淡的日子。
朱棣成功夺取了皇位后,朱橚才恢复往昔的爵位,还额外多得了五千担的丰厚俸禄,可谓是苦尽甘来。
尽管朱棣平日里生性多疑,但对于整日沉迷于摆弄那些花花草草、飞禽走兽,看似不务正业的朱橚,却是打心底里感到放心。
在朱棣看来,这样的朱橚根本不可能对自己的地位和权力构成任何实质性的威胁。正因如此,朱棣对这位亲弟弟一直宠爱有加。
此刻,朱棣同样满面笑容地伸手拿起桌上的酒杯,豪爽地将杯中之酒一饮而尽,然后开口笑道:“哈哈,皇弟啊,今日你可真是兴致颇高呢!”
朱橚面带微笑,继续说道:“陛下,此次太子所举办的家宴着实令人眼前一亮。回想往昔的家宴,食物往往送到嘴边时已不再温热,但今日却截然不同,每一道菜肴、每一款点心皆是热气腾腾,入口鲜香可口。
尤其是这红酒,其口感醇厚,香气四溢,让人回味无穷。还有那些精致的点心,更是别具风味,甜而不腻,堪称一绝。此外,宴会上的众多水果,好些都是微臣前所未见之物,真真是让臣弟大开眼界呀!”
朱橚稍稍停顿,接着感慨道:“前几日臣弟刚刚返回京城之时,恰好遭遇京城降下大雪。那漫天飞雪,致使城中许多百姓受寒受饿,苦不堪言。
却听人说,在这艰难时刻,太子殿下挺身而出,不仅亲自部署并安排施粥之举以赈济灾民,而且慷慨解囊,拿出大量的炭火分发给贫苦之人,帮助他们抵御严寒。太子殿下心系天下苍生,心怀仁善与宽厚之情,实乃我大明之福祉所在啊!”
朱棣听闻此言,微微颔首,表示认同,缓缓开口道:“朕深知太子向来心地纯良,宅心仁厚。”
朱橚见状,赶忙趁热打铁,进一步奉承道:“陛下圣明,如此贤德佳儿继承大统,必定能够确保我大明江山永固,繁荣昌盛。太子殿下既有守住祖宗基业之能,又具备开拓创新之风骨,实为国之大幸事啊!”
朱棣听罢,先是陷入沉思,片刻之后,忽然放声大笑起来:“哈哈哈哈哈……皇弟所言极是,朕心中自然有数。”
听闻朱橚对朱高炽如此夸赞有加,而朱棣竟然也表示认同,这可着实令朱高煦和朱高燧心生不悦。
要知道,有人偏爱朱高炽这般性情温和、文采斐然之人,那自然也就会有人钟情于朱高煦这样勇猛善战、富有军事韬略之才。
这不,就在周王朱橚刚刚将朱高炽好生称赞一番之后,立马便有人站出来唱起了反调。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齐王朱榑。
这位齐王朱榑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七子,自幼便痴迷武学,喜好舞刀弄枪。
曾经,他亲身参与过北蒙部落之间激烈的战役交锋,更是凭借着自身卓越的武艺与过人的胆识,在广袤无垠的塞外战场上历经无数次血雨腥风的洗礼,从而积累下了极为丰富且宝贵的军事作战经验。
建文帝统治时期,由于种种原因,朱榑不幸获罪,最终被贬为庶民之身,与朱橚一同身陷囹圄,被囚禁起来。
直到朱棣成功登上皇位,朱榑这才得以重获自由,并恢复其原有的尊贵地位。
一直以来,朱榑对于体态略显肥胖又好文墨的朱高炽并无太多好感,在他心中,始终觉得,唯有像朱高煦那样具备出色军事才能的人才,最适合担当太子之重任。
在他眼中,朱高煦不过就是比朱高炽晚出生了那么短短数年而已,但无论是从哪一方面来看,朱高煦都远比朱高炽更为优秀,也远比朱高炽更有资格成为未来大明朝的储君。
朱榑冷哼一声站起了身,向朱棣行礼过后,朗声道:“陛下,臣弟却有不同看法。太子殿下虽有善心,但身形过于肥胖,体态臃肿,此乃缺乏自律之象。且太子一心钻研文墨,于武事一窍不通。如今我大明边疆仍有蒙古部落虎视眈眈者,若日后太子继位,恐难以威慑外敌。”
说着,朱榑看了一眼朱高煦,眼中满是赞赏,“而汉王朱高煦,英勇善战,颇具王者风范,多次随陛下征战沙场,立下赫赫战功。且汉王身姿矫健,骑射俱佳,这才是我大明储君应有的样子。”
朱棣听闻此言,原本挂在脸上那淡淡的笑意,如同被寒风吹散一般逐渐消失无踪。
他心中暗自思忖着,其实长久以来,自己内心深处一直更为偏爱二儿子朱高煦。
若非如此,当初登基之后,他又怎会拖到整整两年之后方才立下太子之位呢?
然而此刻情况已然不同往昔,认识600后的朱吾能,朱棣知道了未来的历史走向,怎么还会想着让二儿子当太子呢。
恰在此刻,朱高炽缓慢地站起身来,他的神情既不卑微怯懦,亦无丝毫傲慢张扬之色。
而是以一种不卑不亢、从容淡定的姿态开口言道:“七叔,您这番言论恐怕有所偏颇啊!治理国家岂能仅仅依靠强大的武力呢?文化教育以及政治制度等方面的建设同样至关重要,不可偏废其一。
儿臣自知于武艺一道,确实并无过人天赋和精湛技艺,但儿臣善于识别人才并委以重任,凭借此点,儿臣有信心能够确保我大明江山社稷稳固如山,长治久安。”
朱棣静静地凝视着眼前这位表现得沉稳大气的长子朱高炽,目光随后又转向了一旁满脸桀骜不驯之气的次子朱高煦,一时间竟是沉默不语起来。
原本热闹的奉天殿瞬间变得鸦雀无声,落针可闻,气氛凝重压抑得令人几乎喘不过气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