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清晨。
福全带着穆帝的圣旨很快骑马来到了巡防营。
此刻!
巡防营总指挥王化成,已经将五十万新兵全部招募完毕,并紧锣密鼓地训练。
郭敬之虽然现在还是统领,想要升官还得等苏牧回来,毕竟现在巡防营已经今日不同往日了,整整五十万兵马,不能在称之为横界山巡防营了。
此刻……!
郭敬之正在训练铁骑,虽然横界山巡防营地方不是很大,但依然能够小范围的训练,并且全部将所有的将士重新打造盔甲,并不是之前的银色铠甲,或许是苏牧认为银甲军的名声不好,虽然他们战斗力很强,但他们在独孤剑的带领下滥杀无辜。
若是再用银甲军的名号,恐怕对不起淮阴城无辜百姓,和被死去的二十多万禁军。
虽然苏牧在走之前,命令郭敬之不仅要好好训练铁骑,更要让他们重新打造战甲。
很快!
福全便进入巡防营,当他进入巡防营的那一刻,便这里的场景震撼到了,密密麻麻的五十万人,足以撼动一个王朝。
怪不得穆帝如此看中苏牧,他可还真是给人惊喜,只不过他还不在这里。
总指挥得知福全宣读圣旨,很快带着郭敬之与郑通州,以及寻访营另外几个统领。
福全缓缓展开金色的圣旨,用尖锐的声音宣读,声音几乎可以响彻整个巡防营地。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苏牧无辜失踪月余,朕甚是担心,特命总指挥王化成速速将苏牧找回,主持巡防营一切事宜。”
王化成本以为穆帝知道现在有五十万大军,应该会给他们封赏军职吧,很快王化成是想通了,既然是侯爷招募的,理应由紫衣侯苏牧自行安排。
王化成恭敬地接过圣旨,低头恭敬地说:“臣,遵旨。”
福全宣读圣旨之后,便要转身离开巡防营。
却被郭敬之拦住了,小声地询问道:“福公公,陛下可有什么别的旨意吗?”
福全微微一笑,很快想明白郭敬之的意思,只是淡淡地说:“一切还是,等侯爷回来再说吧,毕竟这五十万大军属于巡防营,陛下并不会过问。”
随后!
福全又吩咐郭敬之派遣一千巡防营官兵,跟着他前往王府保护六皇子殿下。
郭敬之随后派遣得力干将,巡防营副统领——展鹏飞。
总指挥王化接过圣旨,缓缓的站起身,他也不知道紫衣侯苏牧到底去了哪里。
不由得陷入沉思,现在每天除了训练还是训练,虽然苏子宁与刘愈生意做得不错,现在也自己销售到了海内外。
每天的订单都络绎不绝,大都是有钱人消费,那些穷苦的百姓依然用不起这些东西,但还是可以赚到很多钱。
并且遭到了很多人嫉妒,若不是他派巡防营保护,恐怕货物早已被劫走了很多次。
好在每次都是有惊无险,粮草每天都是源源不断地进入横界山巡防营,不知道的还以为巡防营的人都是饭桶。
这倒也引起了禁军大统领林天虎的注意,自从一个月之前,林天虎吩咐林海率领禁军,将军马场里的战马,全部偷偷运出去,想要将战马全部卖掉。
却不料被郭敬之搅乱,一直想要报复郭敬之,不曾想巡防营根本不让任何人进入,除非有陛下的圣旨,否则一个苍蝇都不能进,这倒引起林天虎与林天龙的注意,多次想要进去探查都被赶了出来更是想要陛下下旨,却被穆帝以身体不适为由拒绝了。
纵然是二皇子与魏国公李贵乾也十分好奇,好奇苏牧一声不吭地离开了,更好奇巡防营为什么突然戒严了。
想来五万巡防营官兵,经过银甲军叛乱,谕皇率领金甲军祭天大典刺杀穆帝,还是太子八百府兵牢牢控制皇宫,都让横界山巡防营损失惨重,据说横界山巡防营,只剩下两万多了,也没有看到巡防营招募新兵,即使他们想要招募,他们也不可能招募到新兵,毕竟庆国公府林家属于京都世家,在京都存在了上千年。
可以说底蕴十分深厚,巡防营想要招到兵说不可能的,没有任何的新兵源,也不至于要向巡防营运送这么多粮草,想必里面一定有什么秘密。
只可惜!
魏国公他们也进不去,即使二皇子有皇族的身份,依然也不会让进去,都让总指挥王化成搪塞,必须有陛下的旨意,否则不许任何人进入巡防营。
二皇子气势汹汹地进宫,想要请求陛下下旨,不仅要进去巡防营看看,还想要让陛下下旨,让他接管巡防营。
每当他提起的时候,都被穆帝以中毒太深,听不到他说的话,都给搪塞过去了,但穆帝也知道这不是长久之计,必须尽快的将苏牧找回来。
王化成在领旨之后,立刻吩咐另一位统领——戚风。
让他率领一千巡防营官兵,日夜不停地寻找苏牧,让他早点回来主持大局。
总管太监福全在巡防营宣读完陛下的圣旨,又要前往六皇子萧启崇的府邸。
眼下陛下有两道圣旨要给六皇子萧启崇,眼下六皇子萧启崇正在府内会客。
原来是兵部尚书刘昌平,若不是六皇子萧启崇的安排,他也不可能做到这么高的位置,至于萧启崇是怎么做到的。
原来是萧启崇通过长公主萧蔷薇做到的,毕竟谁也不会和银子过不去。
刘昌平在得知六皇子萧启崇回到京都,连忙前来会见,毕竟他们现在以萧启崇马首是瞻,当然他们也希望能够让萧启崇,像二皇子和太子一样成为他们这些豪门世家的傀儡。
然而!
他们始终还是想错了,萧启崇绝不会像他们那些成为傀儡,他不喜欢被任何人控制,这也就是为什么他不肯留在京都,他又怎么可能被陵南刘氏控制。
正在这时!
总管太监福全与展鹏飞,一共率领一千巡防营官兵,很快来到了王府,穆帝让福全给萧启崇传两道圣旨,一道是赐婚叶寒秋,另一道是册封萧启崇为太子的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