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沈,新加坡的林先生到了,在会客室等你。\"
沈明枝整理了一下衣着,快步走向会客室。推开门,她看到一个西装笔挺的中年男子站在窗前。
\"林先生,久等了。“她伸出手。
男子转过身,露出一张儒雅的面孔,”沈女士,久仰大名。\"
两人寒暄几句,很快进入正题。林先生对\"国色\"系列赞不绝口,提出要独家代理新加坡市场。
\"我可以每月订购十万盒,\"林先生说,\"但价格要比现在低两成。\"
沈明枝摇摇头,\"林先生,我们的产品质量您也看到了,这个价格已经很合理。\"
谈判持续了一上午,最终双方各退一步,达成了合作协议。
送走林先生,沈明枝刚回到办公室,电话又响了。是蒋少琛打来的。
\"枝枝!开年真的出新政策了!私人可以承包国营企业了!\"
沈明枝握着电话的手微微发抖,“消息可靠吗?\"
\"千真万确,”蒋少琛的声音透着激动,“文件已经下发到市建委了,我亲眼看到的。\"
沈明枝深吸一口气,”我马上回家,咱们详细说。\"
挂断电话,她立即安排厂里的事务,然后匆匆赶回蒋家。
院子里,蒋少琛和蒋国富正在热烈讨论着承包制。看到她回来,蒋国富对着她一笑。
沈明枝点点头,转向蒋少琛,“文件具体怎么说的?\"
蒋少琛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份文件,”你看,明确允许个人承包国营小型企业,自负盈亏,但所有权仍归国家。\"
沈明枝仔细阅读着文件,心跳加速。这正是她等待已久的机会。
“这个政策对于我而言,不算是大喜事。孙厂长这边我尚且自顾不暇,别说再承包了,倒是你可以承包项目了,不用再挂靠着别的国营企业。”沈明枝跟蒋少琛说。
蒋少琛点头道:\"我已经将我爸给我的工程队注册了个人承包队,以后我就是工程队里的第一话事人。\"
“承包地开放,对你而言有莫大的好处,你广州的项目怎么样了?”沈明枝问他。
“赶上了好政策,叶工刚拿下,给人家建服装厂子,还有员工宿舍,先预付了定金,我按照你说的,不陷入三角债务里。”蒋少琛跟一只乖大狗一样。
三人讨论到深夜,制定了详细的计划。
第二天一早,沈明枝则照常去厂里上班。刚进办公室,孙厂长就神秘兮兮地关上门。
\"小沈,听说新政策下来了?\"他压低声音问。
沈明枝有些惊讶,\"您消息真灵通。\"
孙厂长搓着手,\"我在想......咱们宝丽能不能也走承包制?\"
宝丽是大型国营企业,和仁安那样的小药店不可同日而语。
\"这......恐怕有难度。\"她谨慎地回答。
孙厂长叹了口气,\"是啊,厂子太大,牵涉太多。不过......\"
他欲言又止。
沈明枝看出他有话要说,\"孙厂长,咱们共事这么久,有什么话直说无妨。\"
孙厂长凑近一些,\"我听说江寰宇的父亲也知道这些,正想着法子搞承包制呢。如果成功,对咱们宝丽会是巨大威胁。\"
沈明枝眉头紧锁。
江家的实力她很清楚,一旦承包成功,必然会不择手段打压宝丽。
但是,现在宝丽根本不缺单子,也不需要继续扩大。
现在宝丽要做的,是把产品做好,打出自己的牌子,一味地跟风不好。
下班后,她没有直接回家,而是去了仁安药店。
已经从外地回来的王羲年和李安正在盘点库存,看到她来,立即迎上来,规规矩矩喊了一声姐。
沈明枝看他瘦了不少,但是人却自信了不少,不自觉勾唇,“这段时间你辛苦了。”
“不辛苦的,没你辛苦。”王羲年根本不想出国,他最近把手头上的事情做得好,也是希望回来的时候,再跟他谈谈。
“快新年了,你跟我一起回四合院住。”沈明枝看了一眼还在忙的李安,跟王羲年说。
王羲年点头,乖巧地放下手中的活儿。
两人回到四合院,蒋少琛正在院子里陪孩子们玩耍。
看到她回来,两个孩子跌跌撞撞地扑过来。
沈明枝蹲下身抱住他们,心中的烦忧暂时抛到一边。
晚饭后,她把孙厂长的提议告诉了蒋少琛。
”你看起来不太同意。“蒋少琛有些惊讶,承包对你们厂子不好么?\"
沈明枝点点头,”我想做牌子,跟他们的理念不同,但是厂长估计不会同意我的做法。\"
蒋少琛沉思片刻,\"资金是个大问题。承包费、流动资金、设备更新......至少需要五十万。\"
“是啊,有这钱,做产品多好,何必跟风。”沈明枝单声道。
蒋少琛不再多言。
第二天,孙厂长再次找到沈明枝,坚决要搞承包制,表达了承包意向。
“我不拦你搞这些,但是我要做产品,你知道的。”沈明枝语气坚毅地说。
“那承包的事儿我自己来处理好了。”孙厂长固执己见。
沈明枝没理会他,但也没干涉。
只是两周后,沈明枝被通知:同意宝丽日化厂搞承包,承包期五年,每年承包费三十万。
很快,厂门口已经挂上了新的牌子:宝丽日化厂(承包经营)。
工人们看到她都热情地打招呼,眼中满是期待和信任。
既然孙厂长把这事情谈成了,沈明枝也不会再阻止了。
会议室里,沈明枝召开了承包后的第一次全体干部会议。
\"同志们,\"她环视众人,”从今天起,宝丽将实行新的管理制度。工资与绩效挂钩,多劳多得。\"
她详细讲解了新的薪酬体系和奖惩制度,干部们听得认真,不时点头。
散会后,李技术员留下来,欲言又止。
\"有事?\"沈明枝问。
李技术员压低声音,\"沈厂长,别的厂子也都纷纷这样做,咱们跟着一起,丢掉先前要做的,真的对吗?\"
沈明枝笑着道,\"我也没说,要丢掉我们自己的产品啊,产品继续生产。\"
接下来的日子,沈明枝全身心投入到厂里的改革中。
她精简了行政人员,充实了一线生产;更新了部分设备,提高了生产效率;还组建了新产品研发小组,由她亲自带队。
一个月后,宝丽推出了第一款承包后的新产品:珍珠美白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