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也收起法宝,一脸疑惑地看着二人:“你们是师父派来的?”
云中君点头道:“正是。哪吒,你不可再冲动行事。龙王,哪吒虽有错,但他本性纯良,还望您能网开一面。”
敖广看着那散发着神奇光芒的三光神水,又看看伤痕累累的哪吒和疲惫不堪的虾兵蟹将,心中权衡一番,最终长叹一声:“罢了罢了,看在道玄仙长的份上,今日之事暂且作罢。但哪吒,你日后行事最好收敛些!”
哪吒哼了一声,却也没再顶嘴。就这样,在云中君和灵瑶的调解下,这场大战终于平息,陈塘关暂时恢复了平静 。
而此时的朝歌城!
在巍峨辉煌的鹿台之上,帝辛高坐于龙椅,神色冷峻,俯瞰台下汇聚的各路诸侯。这些诸侯们来自四方,本是应帝辛之召,满怀忐忑地前来商议国事,却不知一场血腥风暴即将袭来。
帝辛端起酒杯,轻抿一口美酒,缓缓开口:“诸位皆是我商朝的肱骨之臣,今日唤你们前来,是想听听你们对边疆战事的看法。”
东伯侯姜桓楚上前一步,拱手说道:“陛下,如今边疆战事频繁,百姓苦不堪言,臣以为当以和为贵,派遣使者与敌方谈判,休养生息,以免生灵涂炭。”
帝辛闻言,脸色瞬间阴沉下来,“啪”的一声将酒杯摔在地上,怒声喝道:“大胆姜桓楚,竟长他人志气,灭我大商威风!如此怯懦之语,亏你说得出口!”
姜桓楚心中一惊,赶忙跪地:“陛下息怒,臣一心为大商社稷着想,绝无冒犯之意。”
然而,帝辛此刻已被怒火冲昏头脑,根本听不进去任何解释。他大手一挥,高声下令:“来人,将姜桓楚拖出去斩了,以儆效尤!”
台下诸侯们顿时大惊失色,纷纷跪地求情:“陛下,刀下留人啊!”
但帝辛不为所动,眼神中透着冰冷的杀意。只见几名如狼似虎的士兵冲上台,将姜桓楚强行拖走。不一会儿,一声惨叫传来,姜桓楚的头颅被呈了上来。
“还有谁有异议?”帝辛冷冷地扫视着台下众人,声音仿佛来自地狱。
诸侯们吓得大气都不敢出,纷纷低下头,生怕下一个遭殃的就是自己。整个鹿台之上,弥漫着一股令人窒息的恐惧气息,原本商议国事的朝堂,瞬间变成了血腥的刑场 。
姜子牙在朝歌城中目睹帝辛的种种暴行,心中满是失望与悲愤。他深知,在这昏君的统治下,商朝已无可救药,唯有寻得明主,才能拯救苍生。于是,他毅然离开朝歌,来到渭水河畔,过上了垂钓的生活。
姜子牙的垂钓方式与众不同,他用的是直钩,且离水面有三尺高,嘴里还念念有词:“愿者上钩,愿者上钩。”过往的渔夫看到他这般奇特的钓鱼方法,都忍不住嘲笑他:“老人家,你这样怎么能钓到鱼呢?别白费力气了。”
姜子牙却只是微微一笑,并不理会。他心中清楚,自己钓的不是鱼,而是能推翻商朝、建立新王朝的明主。
日复一日,姜子牙始终坚守在渭水河畔。终于,这一天,西伯侯姬昌外出狩猎。他的队伍浩浩荡荡地经过渭水河畔,姬昌远远地就看到了姜子牙那独特的垂钓姿势,心中不禁好奇。
他走上前去,恭敬地问道:“老人家,您这般钓鱼,能钓到鱼吗?”
姜子牙转过头,看了看姬昌,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光芒,缓缓说道:“常人钓鱼用弯钩,我钓的是明主,自然要用直钩。”
姬昌心中一惊,他意识到眼前这位看似普通的老者,绝非等闲之辈。
西伯侯姬昌恳请姜子牙出山相助,姜子牙捻须一笑,提出考验:“侯爷若真心相邀,就请为我拉车,我便随您回西岐。”姬昌毫无犹豫,爽快应下。
烈日高悬,地面被晒得滚烫。姬昌扎紧腰带,俯下身,双手握住车辕,吃力地将车拉起。一开始,他步伐还算稳健,可没走出多远,额头上就布满了汗珠,呼吸也变得急促起来。
一旁的士兵和侍从们纷纷投来诧异目光,想要上前帮忙,却被姜子牙抬手阻止。姬昌咬着牙,一步一步艰难前行,每走一步,都能感受到体力的飞速消耗。
随着时间流逝,姬昌的脚步愈发沉重,双腿像灌了铅一般,每挪动一下都要使出全身力气。他的衣衫早已被汗水湿透,紧紧贴在身上,脚步也开始踉跄。
就在姬昌感觉快要坚持不住时,他脚下一滑,差点摔倒,车子也跟着剧烈晃动。此时,他已拉着车走出了五百步。姬昌稳了稳身形,稍作休息后,又继续向前。可没走多久,他实在体力不支,停了下来,气喘吁吁道:“先生,我实在……拉不动了。”
姜子牙看着姬昌,眼中闪过一丝满意,点头道:“也罢,侯爷能拉车八百步,我便保您周朝八百年江山。”姬昌听闻,虽疲惫不堪,但心中满是惊喜。就这样,姜子牙登上马车,与姬昌一同踏上回西岐的路,开启了兴周灭商的传奇篇章 。
申公豹听闻姜子牙辅佐姬昌,心中满是不甘与嫉妒。他眼珠子一转,盘算着自己也要干出一番大事业,念头一转,便决定前往朝歌城,投奔帝辛。
申公豹施展法术,驾着一朵黑云,风驰电掣般来到朝歌城。他径直来到皇宫前,高声求见帝辛。守卫见他身着道袍,气度不凡,不敢怠慢,赶忙入内通报。
帝辛此时正为朝中事务心烦意乱,听闻有异人求见,便宣他进宫。申公豹昂首阔步走进大殿,见到帝辛,不卑不亢地行了一礼。
帝辛打量着申公豹,问道:“你是何人?来我朝歌有何事?”
申公豹微微一笑,说道:“陛下,我乃昆仑山玉虚宫元始天尊门下弟子申公豹。如今听闻陛下圣明,却被奸佞环绕,特来相助陛下,重振大商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