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贾瑛到了后院,先去了尤氏院子那里呆了小半个时辰,正好贾珍今日外出办事,贾蓉也同样不在府上。
尤氏早命银蝶沏上了新茶,贾瑛随即吃了一盏,又陪着尤氏闲说了些话。
正所谓长兄如父,长嫂如母,贾瑛如今目前最亲近的人莫过于尤氏了。
而贾珍平日里只忙于自己享乐,对他的事鲜少过问,起初自己院子里的一应布置和丫鬟的调配,也不过是依照贾敬的吩咐安排的。
但后来贾敬除了让人将拜师的引荐信带给贾瑛,几年间就再也没问过他。
自然而然的,贾珍跟着对这个弟弟也不是很上心。
加上贾瑛年纪尚小的缘故,两人平日里生活几乎就没有什么交集,之后在贾瑛出府修学后,更是隔三差五才回来一趟。
即使是回府住着,大多数时候也是呆在自己院子里不出来。
虽然府上未曾短了贾瑛院子里的吃用,但贾珍也很少主动多过问一句。
云水轩又处在个偏僻的角落,很多时候若没人主动提及,怕是贾珍都忘了府上还有贾瑛这么一号人。
所以时日一长,两人哪怕见面时仍然一副兄友弟恭的模样,但实际上兄弟间的情谊淡得如同清水一般。
而尤氏就不同了,贾瑛院子里的很多事情都是尤氏在具体操办,有什么缺的都是尤氏第一时间给添置上。
对他院子里的丫头尤氏也是多有关照,平日里有什么稀奇吃的也经常让银蝶给贾瑛留着,就连当初上裴府时准备的束修也是尤氏亲手准备的。
这些事情贾瑛自幼便看在眼里,对尤氏的辛劳与付出感同身受,故而对她的感情,远比常人要更为深厚。
贾瑛能体会尤氏处在府上这个位置的尴尬,名为一府主母。
人人都得称一声“太太”,看似风光无限,实际上并没有实打实的管家太太权力,府上一应重要事务的决断,都需由贾珍决定。
若是夫妻两个恩爱亲密倒也罢了,但贾珍又是个喜新厌旧、心性浪荡之人,常常在外寻求风流快活。
即使是回到府上,也自有他院子里的美妾丫头们伺候着,直直是把尤氏娶回来当个牌位供着。
尤氏嫁入贾府之时,正是青春年少,现在也才二十出头的妙龄。
本该是尽享夫妻恩爱的年纪,如今却只能独守空闺,形单影只,这般光景自然无趣的很。
再加上贾珍贾蓉父子俩又都是个常留恋在外的,除了节日庆典要给老太太请安,或者族中有大事相商,才会去荣府一趟。
此刻秦可卿又还没进府,如此一来,宁国府与荣国府之间的往来应酬,便大多落在了尤氏一人肩头。
见尤氏半靠在榻上,面带一丝倦色,贾瑛稍坐了会也不便再打扰了,便准备回自己院子。
临走前又将暂时不用去裴府修学的事告诉了尤氏,听闻此话,立刻就让尤氏精神好了不少。
尤氏起身柔声道:“也好,往后你在府里的日子多了,也能让嫂子常常见着你,心里欢喜。”
贾瑛笑着点头应下,示意银蝶不用添茶了,伸手将茶杯递到了一旁。
尤氏随即又谈到贾蓉今年已经定了亲事,等过两年便要正式娶妻了。
听闻此话,贾瑛心中猛地一动,忙好奇地问道:
“如此倒是件大喜事了,只是不知定的是谁家的姑娘。”
尤氏嘴角噙着一抹温和笑意,缓缓说道:“是前门坊的营膳司郎中秦老爷家。”
“他家恰好有个女儿,听闻也是生得聪慧伶俐,知书达理。”
“这秦老爷家平日里和咱们府里本就有些渊源,又与西府的政老爷同在工部当差,也是多年的同僚。”
“平日里和咱家公务往来,私下里也时有走动,交情颇深。”
“这一来二去,彼此知根知底,老爷瞧着两家门第、人品都般配,便做主定下了这门亲事。”
果真贾珍最后给贾蓉选的还是秦业家,贾瑛暗自思忖着。
营膳司郎中是个五品的职位,通常掌管宫廷城垣、坛庙廨宇等建筑的营建和修缮。
放在往日,一个五品的郎中,论起门第和权势,与宁国府这样的门户自然是相差甚远。
可如今时过境迁,贾家虽然表面看着光鲜,实际上已大不如前了,所以后代子弟择妻的标准也是降低了许多。
想当初贾母出嫁前可是堂堂金陵世家史侯的千金小姐,那可是非公府侯门家的女儿都配不上贾家的。
而到了贾政这一代身上情况就已经初现端倪了。
虽说贾政最后仍是娶了王夫人,但王夫人嫁给贾政,并不仅仅是四大家族内部的简单的联姻。
而是王家心甘情愿牺牲王夫人来和贾家换取王子腾在官场上的前途。
换言之,这是一场贾王两家族内部的利益交换,用贾家的资源换得王家的崛起。
等到了贾珠这一代,贾家没落事实已经彻彻底底显露了出来。
寻常公侯家庭已经不会同意和贾家联姻了,贾家只能将目标放在普通官宦身上。
而贾政最终也只能替贾珠定了金陵国子监祭酒之女李纨。
再看贾蓉,虽说顶着宁国府嫡长孙的名头,可身上也不过是个黉门监生,并无实打实的功名在身,而贾珠至少还有个秀才功名。
这般看来,贾蓉与秦家这门亲事,外人看起来倒也勉强算得上是门当户对,彼此将就。
只不过贾珍替贾蓉定下这门亲事,是如今已经有了一些心思,还是秦可卿过门以后才起的邪念,那就不知道了。
贾瑛心中念头百转,而且如果他没记错的话,秦业年近七十。
他早年间膝下无子,目前家中的这一儿一女,好像都是从养生堂抱养来的……
“瑛兄弟,你也不小了,过了年底也满十二岁了,到了十四也要考虑考虑定亲之事了。”
尤氏微微叹了口气,声音轻柔却透着几分无奈:“按道理讲,你这终身大事,本不该嫂嫂我多嘴。”
“只是你也知道,你父亲早早出了家,一心向道,对府里这些俗事过问甚少。”
“你大哥哥整日里忙得脚不沾地,也没个心思放在这上头,蓉哥儿定亲之事被老爷一拖再拖,如今已经算是迟的了。”
“可婚姻毕竟是大事,嫂嫂便想着早早提醒你,也好让你心里有个准备。”
贾瑛听闻尤氏这番话,先是一愣,他随即下意识地抬手,轻轻抚着额头,脸上露出几分无奈与怔忡之色。
先前秦氏如此,怎么尤氏也是这般,一个个都替自己考虑的这么远了吗?
尤氏瞧着贾瑛这副模样,不禁觉得好笑,只当贾瑛面皮薄,遂掩嘴轻笑起来。
银蝶也笑着走到后边替尤氏拍了拍后背道:“奶奶,您吓着二爷了,二爷如今还在念书呢。”
尤氏抬手轻轻摆了摆,示意贾瑛莫要这般拘谨,和声道:
“瑛兄弟,你莫要觉得嫂嫂唐突,这婚姻大事,在咱们这样的人家,从来都不是小事,早早打算,才是正理。”
“嫂嫂说的在理,小弟会考虑的。”
贾瑛只得硬着头皮点头答应,赶忙含糊其辞一番,这才让尤氏转移了话题。
他又坐着陪尤氏说了些家常话,见尤氏状态好了不少,这才起身告辞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