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
陈望来单位上班。
才进门,就被李勇秘书叫住,“陈望,你等会儿直接到主任办公室!”
陈望点点头。
打了卡。
来到万东办公室。
万东在。
沙发上还坐着两个人。
陈望远远见过他们,一个是龙科院院长,还有一个是科工局局长!
听徐长盛唠嗑时说过,龙科院院长,部长级。
科工局局长,副部级。
万东起身介绍,“小陈,你过来,给你介绍下,龙科院院长吴瀚吴院长。”
另外一位不需要介绍,科工局局长杜建设。
纳米机器人特效药的事,他们都已经知道了。
杜建设特别希望,陈望能够承接这一荣誉,希望诺奖能够落在科工局。
万东也是如此希望。
只是。
陈望依旧坚持不要。
理由很简单……陈望不想出门吃个饭,还被人围着拍照。
最终杜建设、万东、吴瀚也释然。
觉得低调,不失一种保护。
就像deepseek发布后,他们公司创始人火了!
创始人家乡被围得水泄不通,连小鸡仔都被逮住采访。
上面对他们创始人的保护,已经提到了最高级别。
现在deepseek创始人,基本不露面,不接受采访……更不可能出国!
大鹰国还邀请他去参加AI大会,能去吗?
要是陈望突然挂上诺奖头衔,被推到聚光灯下,反而带来诸多不便。
吴瀚告诉陈望,从现在开始,他享受国家院士津贴,保留院士职称,不公开。
“名”的奖励不能给。
那就给“利”。
已经决定了下来,会再给陈望1.8亿元个人奖励。
给钱的奖励,陈望倒没有拒绝。
毕竟自己手上有点钱,办事更加方便。
至于“纳米机器人癌症特效药”,很快会推出上市,将是纳入国家医保体系的药物。
肯定会做出口。
昨天跟陆禾聊的时候,已经估算过出口价格:一粒药丸,价值60万。
新式药物,将会由国家成立新的医药公司运营,近地天体开发公司占股20%。
他们专门找到陈望,说明对纳米机器人药物的后续安排,是对陈望最大的尊重。
两位部长级大佬,亲自传达啊!
“小陈,你好好休息几天。”
会谈结束时,杜建设突然开口说道,“航天局已经在安排地月量子通讯系统建设,再过几天,你的月球工厂计划可要进入发射期了。”
明天是周末。
杜建设亲自给陈望批了三天假。
也就是说,接下来陈望会有五天假期。
回到自己办公室。
银行卡上,又多了1.8亿。
卡上余额,根本用不完!
余额快3亿了!
按照1.4%的利息,存银行的话,一个月能白又35万利息!
若仅仅是为了钱。
陈望现在都能摊平了。
徐长盛回来了。
“哥!”
“我要出几天差啊!”
“下周回来。”
陈望点点头。
他知道,徐长盛要去联合国吵架,“见着老朋友托雷斯,替我向他问好。”
“哈哈哈,你还惦记他呢?”徐长盛笑了。
今天,行星防御岗三人群,又增加了两个人:沈霄,罗文希。
沈霄是被上面直接划分进来的。
他将为行星防御岗,提供“安全保障”。
罗文希是女生,负责打造“行星防御岗”媒体宣传账号。
罗文希还需要在科工局轮岗……她的职位也很重要,涉及到“面临小行星撞击时,怎么引导舆论走向”的职责。
事实上,她并非专职待在行星防御岗上,整个重大项目中心的对外宣传工作,也需要参与进去。
行星防御岗群里,有五个人了。
徐长盛发了欢迎的话语。
陈望也发了。
李苗苗:哇!进新人了!欢迎欢迎!我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国!
徐长盛:南美洲天文台新模型部署还没有做完吗?那个预警模型,不是都开源了?他们自己不会部署啊?
李苗苗:预警模型已经做完了,准备去南极。
陈望:去南极?
李苗苗:全球变暖,冰川融化,一支探险队在冰层中找到史前陨石,同位素测定来自6500万年前,应该跟导致恐龙灭绝的小行星同源,我跟科考队去采样!顺利的话,采样后到我国科考站,跟随雪龙号回国。
李苗苗,前往南极
徐长盛:苗苗,你真牛逼!
李苗苗:有新同事呢,老徐,说话文明点!
沈霄:\/流汗
罗文希:咱行星防御岗真和谐呀!几位前辈,请多多关照。
李苗苗:不说了,我在乌斯怀亚,现在准备登船啦,后面会没有信号,我大概要失联了。
除了李苗苗,他们四个人,都在办公室内。
李苗苗不聊,他们自然都放下手机。
不久后,徐长盛也走了,他得赶飞机出国。
陈望也走了。
虽然领导特批几天假,陈望哪里呆得住,他得去北大生物实验室,看着纳米机器人量产。
看着老师服下,治疗。
陈望走了,沈霄自然也跟着走了。
办公室内,就只有罗文希。她也有些懵:感觉来对地方了,没有同事,没有领导,一个人独享这么大办公室?
…
北大生物实验室。
“成了!真成了!”
教授赵亮宇的声音回荡在每个人耳畔!
他说成了,是只按照陈望提供的技术路线,真的实现了纳米机器人量产!
是构建特定“物理能量场”,通过dNA折纸术制成纳米机器人,而后在特定物理场中,纳米机器人消耗物质,实现自我复制。
科幻小说中,总是担心纳米机器人失控,吞噬地球,吞噬一切。
其实根本不用担心。
纳米机器人自我复制,需要人为“投喂”物质,还要人为制造“物理能量场”来维持自我复制过程!
现在做到了!
陈望在无菌实验室外,看着里面的人狂欢。
他便知道,成了!
十几分钟后。
赵亮宇主导了“脱水”过程。
将第一批量产的纳米机器人,制成了“药物胶囊”,装在特制容器中。
等赵亮宇、陆禾出来,两人都难掩心中喜悦,“老王那边也准备好了!今天晚上,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
赵亮宇已经试验过了,提取少量纳米机器人,放入有癌细胞组织的培养皿中。
纳米机器人精准捕捉,杀死了每一个癌细胞!
等同于发生了一场微观战争!
治疗王青松的胶囊,吞下后,将在人体内产生数十亿、甚至超百亿纳米机器人!
带着特制容器。
很快来到附属医院。
王青松已经进了IcU.
倒不是他已经严重到,需要在IcU抢救。
而是这间病房,配备了大量的试验、观测素材。
服下胶囊。
赵亮宇需要知道王青松身体组织任何细微变化。
王青松还是剧烈咳嗽,不过很乐观,他似乎准备奔赴一场求知之旅。
夜晚七点半。
“八点,正式服药。”
“将全程记录药物生效过程。”
“医疗组准备足够血浆,做好抢救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