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边境的连天烽火,似乎的确难以撼动汴京的繁华根基。
虽说年前关中地区爆发民乱,又加上元昊兴兵侵扰,使得汴京一度人心惶惶,仿佛山雨欲来。
但自打郦靖宁出手平定关中民乱后,汴京瞬间又恢复了往昔歌舞升平的模样。
在大宋从上到下的普遍认知里,元昊此举不过是螳臂当车,纯粹是不自量力地妄自称大。
在他们想来,只要汴京等地的禁军一到,那些西夏人还不得乖乖俯首称臣。
于是乎,朝廷里的诸位相公们,又将他们的目光齐刷刷地投向了储位之争。
这一日,汴京的四更天,夜色还如墨般浓稠,盛府的王大娘子便早早地起了身。
与往日不同,往日里若盛纮宿在林噙霜那边,她面上总是带着愤愤不平。
可今日,她却是喜笑颜开,只因今日乃是她的宝贝儿子盛长柏第一次参加早朝。
前几日,盛长柏正式被吏部任命为侍读。这官职虽说不大,但却能位列朝班。
当然,他并非参与议事,而是负责记录朝中的奏对。并且,若陛下在早朝过后,有学问、典故之类的咨询,也会招侍读前来对讲。
所以说,此官虽小,却是能近得天子之身。往往未来的国之重臣,大多是从这样的职位起步培养起来的。毕竟在这朝堂中耳濡目染,对大政方针自然不会出差错。
有朝一日外放为官,做出政绩后,便可一举回朝,担任要职。他日成为大宋宰辅,也并非不可能之事。
王大娘子虽说性子有些鲁莽,但好歹出身世家,是书香门第教养出来的,她自小最敬仰的便是自己的父亲。故而对此事还是颇为了解的。
盛长柏被任命为侍读后,她更是喜不自禁,连盛纮流连在林噙霜那边的事情,都不怎么在意了。
王大娘子轻手轻脚地来到盛长柏的院落之中。
此时,盛长柏早已梳洗完毕,一袭崭新的官服穿在身上,显得格外儒雅俊朗。
王大娘子望着眼前气质不凡的儿子,不禁喃喃自语:“真像,真像啊……”
盛长柏瞧见母亲,缓缓走近,恭敬地拱手行礼:“母亲,这天色尚早,您起身所为何事?还是回去再休息会儿吧。”
王大娘子笑容满面地说道:“今日可是你头一回上朝,娘无论如何都得来送送你。”
盛长柏深知母亲的性子,执拗起来很难劝动,便陪着王大娘子用了些餐点,而后一同缓缓走到盛府门口。
巧的是,此时盛纮也从林小娘的院落那边踱步而来,几人正好撞个正着。盛纮看着精神抖擞的儿子,脸上也浮现出欣慰的笑意,微微点头示意。
父子二人准备出门时,王大娘子还不放心地一个劲叮嘱盛纮:“老爷,长柏头一次上朝,您可得多照应着点。”
盛纮应道:“我自然知晓,你且回去吧。”
待父子二人登上马车,马车缓缓前行。一路上,盛纮神色凝重,向盛长柏细细交代着朝中错综复杂的局势。
末了,他郑重地提醒道:“长柏啊,咱盛家初来京城,根基尚浅,在朝中位卑言轻。如今朝中争论最为激烈的,便是储位之争。若是在朝上,亦或是朝后官家有所咨询,你和其他侍读一样,可千万不要轻易开口发言,免得无端惹出是非。”
盛长柏闻言,拱手回应:“父亲放心,当今官家正值春秋鼎盛,立储一事,乃国家重中之重,自然应当由官家与诸位相公们商讨定论。儿子不过是个小小侍读,若官家真有垂询,儿子自当以圣人经典中的道理来回应,怎会掺入个人的想法呢。”
盛纮本欲叮嘱,倘若官家问及立储之事,最好缄口不言。
可转念一想,官家既然发问,若一味沉默,亦是失礼之举,只怕会惹得圣心不悦。而长柏以圣人之言回应,倒也在情理之中。如此思量,他轻轻点头。
不多时,父子二人来到朝堂之上。因官职差异,他们各自归位。大朝开启,六部依次上前,禀明近期诸事。
待朝中事务一一处理完毕,寇准缓缓站出,对着赵恒恭敬躬身道:“官家,老臣有一言,望官家垂听。”
赵恒看着这倔脾气的寇准,不禁有些头疼。
这几日,每日早朝,寇准必定会提及立储之事,而郦靖宁又定会站出来反驳,两人的争论几乎成了朝堂每日的“保留节目”,着实让赵恒烦闷不已。他本就对处理国事兴致缺缺,以往总是躲在宫内求仙访丹。
直至郦靖宁告知朱砂有毒,这求仙访丹之事才暂且搁置。加之西夏战事爆发,赵恒才勉强有了些初登基时的勤勉模样。可实际上,他身心俱疲,实在不愿再听此类争论。
于是,赵恒摆了摆手,无奈道:“寇相公,立储之事,且再缓一缓吧。
朕如今仅有二子,为人父母,只盼兄弟二人能和睦相处。你又何必苦苦相逼呢?
倘若因此引得父子反目、兄弟成仇,那天家人伦岂不毁于一旦?”
寇准心中微微一叹,他已然明晰官家的想法。然而,太子事关国之根本,实在不容退缩,必须力争。况且自己年事已高,身体每况愈下,恐怕能为朝廷效力的时日也仅有这几年了。
他轻咳一声,缓缓开口道:“官家,今日臣所要说的,并非单纯执着于立储之事,实则是为了解决官家的烦忧,确保天家人伦之乐不受损害。”
听了这话,赵恒以及朝堂上的诸位大臣皆是一脸惊讶。毕竟以寇准那执拗的性子,怎么会突然放弃关于立储的争执呢?
只听得寇准继续不紧不慢地说道:“官家,皇家最为关键之处,在于子嗣的延续。近些时日,朝中之所以因立储之事争论不休、局势动荡,根源皆在于此。所以,要想确保社稷长治久安,子嗣的绵延不绝乃是重中之重。”
赵恒听了这话,缓缓点了点头。这的确是让他头疼不已的事,他如今膝下仅有二子,幼子年纪尚小,尚未成年;七子虽说已然成年,却自幼长于宫外,他也着实拿不准这孩子能否担起大宋的江山社稷。
寇准稍稍停顿,观察了一下众人的反应,接着说道:“如今七皇子已然成年,臣以为,为了延续皇家子嗣,当务之急是为七皇子寻觅一位贤良淑德的妻子,促使他们早日为皇家诞下子孙,好让官家您能早日含饴弄孙,尽享天伦之乐。”
此话一出,朝中众臣皆是一愣,紧接着,一阵嗡嗡的交头接耳声迅速在朝堂上蔓延开来。
大臣们或小声议论,或皱眉沉思,每个人脸上都带着不同的神色。
而立于一旁,以往在朝堂上大多沉默不言的勋贵们,此时却是眼神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