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华一看,这是不是太不懂事了,“姥爷,要不您把钢笔给我?”
周老爷子郁闷之色一扫,笑道:“好好好,姥爷把钢笔给大外孙,以后没事多练练字。”
“姥爷,我们快去滚铁环呀。”小丫头还惦记着要教姥爷怎么玩呢。
周秀芬揉好面从厨房过来,没好气道:“连铅笔都不会削就知道玩。”
小丫头吐了吐舌头,都怪铅笔不听话,笔芯老是断。
“大哥,你给我换一支不用墨水也不用削的笔好不好。”
现在又不是后世,李文华上哪给她整这样的笔,捏着她的小脸道:
“你干脆说有没有办法不用上学,知识能自己进你脑子。人不大,要求还不少。”
“好啊好啊,大哥你快把它们放进我脑子里来。”
眼看就快要到上学的日子,她还只学会了写阿拉巴数字的1到10,外加自己的名字,感觉学习好难。
李文华弹了她脑袋一下,“喏,放进去了,感觉聪明点没?”
小丫头揉着脑袋,一脸认真加疑惑的说:“好像没有。”
那天真蠢萌的样子,惹得周老爷子哈哈大笑。
老太太也从厨房过来了,坐下一起聊起天。
周老爷子问起当下的情况,也说了对他和家人的安排。
周秀芬挺高兴,家里人都住进了城里,隔的不远看望也方便。
“那我们吃完午饭就过去收拾一下。”
这边肯定是住不下的,那边既然有两间屋子是完好的,那收拾出来也能住。
周老爷子也想快点安定下来,以后含饴弄孙安享晚年。
“好,你娘他们应该也快到了。”
说曹操曹操到,屋外响起喊声:“成礼,成礼……”
周老爷子身子一颤,这个声音……
他连忙起身往外走,周秀芬和李文华扶住他。
李文华他们出屋就看到姥姥慌慌张张的在到处找人,脚下只有一只鞋。
舅舅一只手抱着小不点,另一只手拿着一只布鞋追了过来。
当姥姥看到头发花白的周成礼时,眼泪簌簌往下掉。
“成礼……”
“春丫,我回来了。”
春丫拉住周成礼一边拍打一边哭着骂:“你死哪去了啊,二十八年,我等你整整二十八年啊……”
多少次村口眺望,多少个日夜转辗难眠。
她从翘首以盼,到担忧,到失望,最后失望逐渐变成绝望。
周成礼同样泪流不止,佝偻着身子任由春丫拍打。
李文华的舅舅周志远对他爹的印象已经很模糊了,看着眼前的老人始终无法和印象中的那个模糊身影重合。
“姐,这真是咱爹?”
周秀芬接过周欣然这个小不点,一脚踹在他脚弯处。
“你还是跪着吧。”
面对从小护着他的亲姐,他连犟嘴都不敢,更不敢起来,不然这亲姐打起他来一样跟打孙子似的。
小不点倒是很招人喜欢,搂着周秀芬的脖子喊:“大嘟大嘟。”
本来有些伤感的周秀芬被这小家伙的大嘟给逗笑了,捏着她的小脸道:“是大姑,不是大嘟。”
“大嘟。”小不点自己把自己逗笑了,张着嘴就想往她大姑脸上凑。
院里不少人围观,李文华他们都没理会。
这时月亮门有个妇女带着俩孩子走了过来,正是李文华的舅妈和表弟表妹。
周秀芬没去看弟媳,而是对俩个孩子说:“兴业欣怡,过来喊爷爷。”
见他们爹都只能跪着,于是俩孩子也走到旁边跪了下去。
说起来,周家三个孩子的名字都还是周秀芬起的。
老大是个男孩叫周兴业,今年十岁,二丫头叫周欣怡,今年八岁,三丫头叫周欣然,今年两岁半。
兴业欣怡都有点怕周秀芬这个大姑,因为周秀芬每次回去都要揍他们爹一顿,老惨了。
两孩子乖乖喊了声:“爷爷。”
周成礼一边得扶着点老伴,一边伸手去扶孩子:“好孩子,快起来。”
春丫哭出来好多了,也帮着扶起一个,顺手也把儿子扶了起来。
李文华的舅妈觉得差不多了,嗷一嗓子扑上前跪倒:“爹呀,您可算回来了……”
周秀芬往她面前一站,后面的话喊不出来了。
“最好别逼我在这时候扇你。”
李文华的舅妈张张嘴愣是没敢再发出声音。
在来之前,接他们的人已经说了个大概,别的不太清楚,但她知道公爹回来了,而且还把他们弄到了城里,只要能讨好公爹,那好处还能少?
她眼巴巴的看向周成礼,希望公爹能站出来帮她,再夸一下好儿媳什么的,许若一些好处,比如给她也弄个工作。
只可惜周成礼都没看她,眼里只有她婆婆和孩子们。
周成礼这一生体会过阴险狡诈,阿谀奉承,生离死别,斗智斗勇,苟延残喘的活到现在,什么样的人没见过,也就是现在不合适,不然他都想打儿子一顿。
老太太过去扶住春丫:“亲家母,人回来就好,好日子还在后头,咱们有什么话屋里慢慢说。”
春丫抹着眼泪,点头应着。
李文华顺势过去把人扶进屋,刚才那种情况,他都不知如何是好,只能等姥姥发泄一会再说。
周秀芬等人进屋,又一脚把周志远踹跪下:“你不是最疼媳妇吗,一起跪着。”
周志远委屈巴巴的看着她,“姐,我……”
“跪着吧,虽然你也没啥大毛病,但管不住自己媳妇就是最大的毛病,我看到你就烦。”
周志远垂下脑袋,跪就跪吧,谁让自己没做好,比挨揍强。
就像周秀芬说的,他没什么毛病,孝顺也肯干,就是性子软了些,管不住媳妇就是最大的毛病。
屋内,春丫屁股刚落坐,一拍大腿:“哎呀,光顾着哭了,家里的东西还在车上呢。”
周成礼安慰道:“没事没事,我们现在就去,先把东西拉到那边。”
一大家子又出了屋,老太太就在家做午饭,其他人都跟着过去帮忙。
先把东西卸下来搬进屋,好让接人过来的车子回去交差。
这可比李文华他们当初搬家东西多多了,他们当初一些暂时用不着的都留在了村里。
姥姥家是什么东西都带了过来,什么斗笠蓑衣呀,大小坛子土罐木盆啦,着实不少。
破家值万贯嘛,带的时候麻烦,用的时候没有,买起来就贵了,这几分那几毛,好几块就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