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上次罗江拒绝了母亲提定亲的事后,就再也没听母亲说过,罗江每天都在家里修炼,等吃饭的时候就给母亲做好饭。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的过去,很快就到了年根底下,这里不是敌占区,老百姓们拿着自家的各种物品去集市上,换自己需要的东西。
胜地这里由于罗江提供了大量的物资和钱财,人们的生活也好了很多,身体看上去不是那么瘦弱了,人们的脸上也都有了光泽,服装鞋帽也都换成了新的。
罗江自从把这些物资送出去后,就没再去见过姨夫他们,也知道他们都在忙,自己也就没再去打扰,他没有也很少出门,母亲去工作了,他就在家里修炼。
大年三十这天中午,学校放假了,要到大年初六才开学。
“江娃子,你大哥今年要回来了,带着你嫂子一起回来,跟着娘去集市上买点儿东西去吧!”
母亲一进家门,就说了起来。
“娘,咱们家什么都不缺,我看就不去了吧!”
罗江觉得也没什么要买的东西,再说大哥回来就回来吧!
他和大哥罗海只见过几次面,小时候倒是见的多,但那时候他根本就不记事儿,等他记事后,大哥每年才回来一次,这么多年过去了,他早就忘了大哥长什么样。
“听话,吃完饭跟着娘走。”向慧云虽然对罗江有些溺爱,但也分是在什么事上,在大事面前,她才不会听罗江的,实在不听话,就给他屁股来两下,马上就老实了。
娘俩吃完饭后,收拾了一下,娘俩走出窑洞,罗江也没开车,主要是母亲不让,就走着去了集市上。
集市在一块空地上,由于年前下了场雪,等积雪融化后,天气又降温了,地面都冻的硬邦邦的。
老百姓们在路边上铺上一块破布,摆放上自己的各种物品,有人来问的话,就开始先谈用什么交换,合适了就进行交易。
这里也有拿钱买东西,不过边区票没有大洋好用,而且法币在这里也可以用,只是很少见到法币。
罗江边走边看,心中不由得感叹了一番,无论是什么年代,也是真金白银的市场,纸币在混乱的年代,是没什么市场的。
“江娃子,这块年糕给你吃吧!”母亲不知道什么时候买了一块年糕,大约有半斤重,还冒着热气,罗江吃了一口,才知道是小米面做的,里面放了一些红枣。
“娘,您都买了什么东西?”
罗江看到母亲提着个柳条编的篮子,在篮子里放着几个小布袋,也不知道都是装的什么东西,罗江也没用神识查看。
“买了三斤红枣,两斤核桃,还有五斤小米,再转转看有没有别的稀罕东西,等你大哥走的时候,让他们带上,你大哥那边的日子苦,连野菜都吃不饱。”
罗江也没说什么,他们兄弟仨都是娘的孩子,哪一个她都惦记着,他默默的接过母亲的篮子,跟在母亲后面在集市上逛着。
“向阿姨,罗江哥哥,你们也来赶集吗?”迎面遇到澜丫头和一个中年妇女,大人还没说话,澜丫头就先开口打招呼了。
“向大姐,这就是你小儿子吗?长的可真俊。”中年妇女看着罗江,眼中露出一丝满意的目光。
“江娃子,这是你柳阿姨,澜丫头,正月里有时间去阿姨家里玩。”
“柳阿姨您好,澜妹妹好。”罗江听到母亲介绍,也开口打了个招呼,他看到澜丫头的一双大眼睛,正看着自己,她眼睫毛很长,忽闪忽闪的很可爱,也问了声好。
“江娃子是在北平长大的吧?”柳阿姨用猜测的语气问道。
“是啊!我在七岁的时候,就去了北平附近的山上,后来就在北平城里住着,也算是在那里长大的吧,这您都能听出来。”
北平人和别人说话时都带个您字,这是表示尊重他人的意思,你一说话我就听出来了。柳阿姨看着罗江笑了笑,解释了一下。
“这我还真不知道,都是和本地人说话说习惯了。”
罗江倒是没注意这些细节,他在北平城里住着,每天都和李福成两口子说话,不时的还和王木匠,杜厨子他们说说话。
“你们家霍成毅过年回来不?”母亲接过话来,问起了柳阿姨。
“唉…这原本说是回来过年的,可是今年敌占区都封锁了,好像鬼子有什么大的行动,到处都在设立关卡,估计回不来了。”
“罗江哥哥,你上学了吗?”澜丫头看到母亲和向阿姨说话,她就和罗江说起话来了。
“我没有上学,你在上什么学?”罗江先是在道观中学识字,后来又跟着李福成学习,他也不知道自己现在算是什么学问。
“我过了年就要上高小了,罗江哥哥,你怎么不上学呢?”
罗江也不知道高小是什么,只是在想怎么回答她,难道要告诉她我在忙着杀鬼子,没时间去上学,他感觉和小女孩说杀人有些不妥当,他很快就找到了一个借口。
“我住的地方都是鬼子的学校,鬼子让我们学习他们的语言,所以我才不去上学的。”
“啊!那你是不是看到过鬼子?那鬼子打你了没有?”澜丫头说着话,眼中露出担忧的目光。
罗江听到她说的话,感觉她说的问题很幼稚,都不想和她说话了,不过看到她在为自己担忧的目光,又觉得好笑,再一想她岁数还小,又是在这里长大的,根本就没见过鬼子,也就释然了。
“鬼子没打我,看到鬼子我就跑了。”罗江只好撒了个谎。
“那你跑的可真快,我刚看到你的时候,我还以为是鬼子把你打疼了,你才哭鼻子的,嘻嘻。”
“你再说我揍你。”罗江想起刚来这里的时候,这丫头就嘲笑自己,现在又说起来了,立刻装出一副凶巴巴的样子,吓了她一下。
“我才不怕你呢!哼!”澜丫头嘴上说不怕,身体却很诚实,连忙走几步拉着她母亲的手。
罗江和母亲回到窑洞这边,刚走到门口就听到屋里有人说话。
“也不知道我娘干嘛去了,暖瓶里也没热水,你先坐一下,我去烧点儿水。”一个男人在说话,接着就看到房门拉开了。
“海娃子,你回来了。”母亲看到这个青年,高兴的紧走了几步。
“娘,我回来了。”海娃子说着话,也是紧走了几步,伸手一把抱住母亲,眼睛也是红红的。
罗江听到他们说话,就知道这个是大哥罗海了,看到他身高有一米七多,一张国字脸,浓眉大眼,下巴上有些胡子茬,穿着一件破旧的灰色棉衣,有的地方都露出了黑乎乎的棉花,头上带着棉帽子,腰间挎着一把驳壳枪的枪盒,显然是刚到家,还没来得及把枪盒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