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夜,几乎算的上时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在诗词歌赋这一类当中,最顶尖的作品之一了。
此时此刻提前数十年出现在这个时代,并且还是在这天下所有有学之士聚集的宫廷当中,
可想而知当那学官,将一首《春江花月夜》一字一句的完全念出来的时候,会带来怎样的轰动。
古代的文人,对诗句,词作最是看重。
不知多少人,在那学官饱有感情的朗诵之下,竟然是听的痴了,心中更是十分激动,有生之年竟然能看到如此诗作。
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诗词发展当中的两个巅峰,在这两个朝代出了太多诗词大家。
此时整个宫宴当中,这些人的表现全部都看在李承乾的眼中,就连自家老爹李世民也是频频点头,显然对于这篇文章十分欣赏。
“毕竟是张若虚写的啊。”
李承乾这样在心中想着。
张若虚这个人,在唐宋大家之中或许并不算出名,相比于频频出现在教科书当中的李白杜甫苏轼等人,他被大多数人所熟知的也就是《春江花月夜》等少数几部作品。
但这位被誉为吴中四士的大诗人,其代表作《春江花月夜》,堪称唐诗开山之作,甚至有一词压两宋,孤篇盖全唐之名。
可见春江花月夜到底多么的优秀,到底有怎样的文化价值。
即便当那学官已经朗诵完毕,在场的大臣,士子等等人也是久久回味不已。
“学官,将你手中的诗作再诵读一遍!”
就连一向喜怒不形于色的太师杜如晦,此时此刻也是也是有些失态,身为当世大儒文人顶尖,他太清楚这篇诗作本身的价值了。
其水平,甚至更在前些时日太子李承乾所作的那一首《将进酒》之上,杜如晦甚至能够想到,今日之后这首《春江花月夜》必然成为千古名篇。
这究竟是谁》
究竟是谁,在这文章之上有了如此的造诣。
此时此刻全场回味,就连李世民也是睁开眼,双目满是精光,他扫了一眼那边端坐的李承乾和苏蝉儿没这二人和其他人完全不同,似乎一点都不感到惊艳。
李世民心中却是乐开了花,他刚才好像是断断续续的听到,太子妃苏蝉儿年初了太子李承乾所写的说诗句题目。
“春江花月夜!”
这一刻李世民的心中不要说有多美了,当老子的谁不希望自己的儿子是最优秀的,先是《将进酒》,再是这一手震惊绝世的《春江花月夜》……
“观音婢啊,你看到了吗?这就是我们的长子,这就是我们的承乾啊!他有惊世之才啊。”
李世民在心中对亡妻大喊,期盼亡妻能够听见,甚至能有所回应。
那学官有些为难,毕竟这后面还有许多人的诗作,即便他也朕的很想再诵读一遍。
“学官啊,太师说的没错,你再诵读一遍!”
李世民开口吩咐。
“是!”
学官领旨,口中再一次将春江花月夜诵读一遍。
“恭喜殿下了,这是写出了一首必然能传世的传世名篇啊。”
苏蝉儿对李承乾小声的笑道。
“呵呵……”
李承乾只是笑了笑,心中却也是没有什么能高兴的,毕竟这首诗的作者并不是自己,而是那个还没有出生的张若虚。
自己只不过是接着信息差的缘故,在这里忽悠这个时代的人罢了。
李承乾自己不是一个虚伪的人,但也没有办法,他必须要的就是这种效果。
苏蝉儿见李承乾并没有什么反应,也只道是自己的夫君太过于谦虚,倒也不觉得有什么。
而很快,春江花月夜第二遍朗诵完毕。
原本喧闹的宫宴之上,现在一片平静,只有久久的回味。
“这篇诗是谁写的!”
杜如晦忽然开口,惊醒了在场的所有人。
对啊!如此程度的诗篇,必然能成为传世的千古名篇,那么究竟是怎样的人才能写出这样的篇章呢?
是谁?
究竟是谁?
皇位上,李世民嘴角含笑,更是为位靠在椅背上,心中那个舒坦。
“猜吧,猜吧,看看你们能猜出是谁来。”
李世民小声嘀咕着,眼神之中带着几分玩乐的笑意。
因为每一篇诗赋都是被遮掩了姓名的,即便是学官也是不知道的。
“还请陛下下旨,公布此篇《春江天花月夜》诗作的作者是何人,此等有上等大才,若能委以重任,必是大唐之福百姓之福啊!”
杜如晦对李世民请求。
“哎……”
李世民摆摆手:“太师莫要扫兴,规矩就是规矩,先把所有的诗篇都诵完,这期间你们猜一猜是谁写的岂不是更有趣味?”
杜如晦无奈,也将众人的期待打入谷底。
猜一猜……
会是谁?
时间在一点一点的过去,即便学官依旧不断诵读后面的诗篇,其中也不乏一些佳作,甚至有些让人惊艳的存在。
可相比于春江花月夜的珠玉在前,后面的这些实在是上不得台面。
“依我看,能写出春江花月夜,这种江景月色的诗篇,并且还如此优美必然是见过真正大江月色之人。”
“哦?这么说必然是南方的士子喽?”
“江南士子必然是江东为最,那么……”
此时此刻随着下面的一群人讨论,很快罗剧便是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诸位说笑了,这篇诗作可不是我写的啊。”
罗剧哪里敢认?
他虽然自负,却也有几分自知之明,这春江花月夜绝非是自己现在的水平能写的出来的,这里肯定是另有高人,要是冒领他人之荣,不光是自己的人品有缺,未来再难寸进一步。
更何况这还是在宫宴之上,在天子的眼皮子底下,自己要是说这是自己写的,这可就是十足十的欺君之罪啊。
给罗剧十个胆子也是万万不敢承认的。
“好了,朕看诸位现在已经没有心思听后面的诗篇了。”
李世民开口:“好一个春江花月夜,学官打开遮掩,就让世人看看,究竟是何人写出如此惊世之作!”
“臣,领旨!”
学官领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