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皇!\"李承乾又行了个礼,\"封禅是祭天的大事,哪能耽搁?儿臣这点毛病算啥,您该去还得去。\"
李世民盯着儿子看了半晌,转头问群臣:\"诸位怎么看?\"
\"陛下!\"太史丞李淳风抢先出列,\"太子说得在理。今年冬至甲子日正合子时初刻,正是改历的好时候。天时地利都齐了,该办!\"
长孙无忌跟着帮腔:\"天意不可违啊陛下!\"
底下大臣们呼啦啦跪了一片,齐声附和。
李世民揉着太阳穴:\"你们这帮人...罢了!太常寺卿庾俭、孔颖达,你俩带人操办封禅大典。\"
\"臣等遵旨!\"
朝堂上回声响亮。
李恪站在柱子后头,指甲都快掐进肉里了。
他原以为这事能拖个半年,哪想到老头子这么痛快就应了。
东宫那帮人憋着笑的模样,看得他胃里直泛酸水。
\"太子,\"
李世民突然又开口,\"听说你东宫缺人?\"
没等李承乾回话,太监王德就抖开圣旨:\"着蒲州长史独孤庆历任太子仆令!\"
朝堂上一片吸气声。
独孤家的老将军颤巍巍出列谢恩,白胡子抖得跟筛糠似的。
李承乾愣是没想起来这号人物——独孤家不是早些年就淡出朝堂了么?
\"太子仆丞的缺,\"李世民敲着龙椅扶手,\"吏部有合适人选么?\"
吏部侍郎杨泰赶紧报上三个名字。李世民听完大手一挥:\"就河阳县丞姚逸尘吧!\"
又补了句:\"咸阳县丞刘仁轨调新安县,高智周去万年县,李铅山升刑部员外郎。\"
房玄龄低头盯着笏板,后槽牙咬得发酸——他暗推的人选连提都没提。
魏征那边倒是风平浪静,可谁不知道姚逸尘是他门生?
这时李世民再次环视一周,点头认可:“鉴于太子仆寺丞卢护因公务受了伤,必须安排个地方好生休养,不知杨卿是否已经有合逛建议?”
李承乾脸上恢复了一贯的冷静,他很清楚虽然一直希望掌控卢护这个人,但事实上卢护不可能长期留在东宫内。
卢护的存在就像一颗随时可能引爆的炸弹,任何有关于他的言论一旦泄露到皇上面前,恐怕会引起不可预知的巨大风波。
李承乾现阶段还不必使用极端手段来稳定自己的地位,稍远一点,让别人去触碰这棘手的问题更好。
杨泰恭敬地躬身,开口说道:“禀告陛下,吏部认为可以将卢护调动至弘文馆直学士或国子监博士等职位上,在他调养后,再重新任命。”
李世民点头,道:“杨卿挑选的人才很合适。那么,宣旨,调任原太子仆丞卢护为大理寺丞,就这么定了吧。”
杨泰的神色瞬间变得难堪,不过很快恢复了沉稳,再次拱手表示:“臣遵旨。”
此时大殿内气氛肃穆,所有在场的大臣都敏锐察觉到了不同寻常之处。
如果是从四品官太子仆这一级别的职位变动,按照惯例,吏部只有推荐权力而无最后决定权,皇上的直接拍板是很正常的程序。
但是对于新的太子仆丞任命及前任太子仆丞卢护职位调整却完全没有采纳吏部建议,则显得十分反常。
确实是完全没有理会。虽然新任命的这位人选是从杨泰提供的三个选项中选取的,但实际上却是魏征所提出的姚逸尘被直接选用。
如果说这件事还能让人感到庆幸的话,接下来的发展就更令人大跌眼镜。
原本想要将卢护安排到更加悠闲岗位上的提议未被理会,取而代之的是将其调到了责任重大的大理寺任职——这对于杨泰来说无疑是当头一棒。
显然,皇帝并不完全信任他。
这样的结果使得一旦离开皇宫回到吏部,杨泰恐怕只能选择立即辞职了。毕竟,在君主眼里已经失去了举荐作用的侍郎是没有继续留任必要性的。
这就意味着,尽管表面上没有明确表达,但实际上杨泰已经被剥夺了其在吏部中的位置。
空气中似乎弥漫着看不见却能感受到寒意的气息,一场风暴正在悄然酝酿。
李世民突然又点了个人名:\"孙爱卿。\"
大理寺卿孙丹青一激灵,赶紧出列:\"臣在!\"
\"卢护现在归你们大理寺管。\"皇帝摩挲着龙椅扶手,\"好生照看着,别让人说咱们亏待了前朝老臣。\"
孙丹青后脖子直冒冷汗:\"臣...臣明白!\"
这话听着是关照,实则是要他们把人盯死了查幕后黑手。
站在文官堆里的房玄龄看似面不改色,实则心跳如擂鼓。
余光瞥见太子冷着脸的模样,忽然想起前些日子东宫送来的那筐岭南荔枝——现在想来,怕是早在那时太子就埋了后手。
李承乾垂着眼皮转动手上玉扳指。
他知道老头子这是起疑心了,毕竟能算计太子的人,保不齐哪天就能算计皇帝。
不过这样也好,至少最近房玄龄那帮人不敢明目张胆下黑手。
大殿外忽然掠过一阵穿堂风,吹得烛火摇曳。
李承乾抬眼正撞上房玄龄躲闪的目光,两人视线一触即分。这场棋局里,终究是父子君臣先起了猜忌。
……
东宫崇仁殿内。
李承乾、秦宸、张玄素、李茂等人,聚在殿中,注视着卧榻上的卢护。
尽管火炉温暖,卢护却感到不寒而栗。
李承乾转头望向卢护的妻子和女儿,温言道:“陛下已经将卢卿任命为大理寺丞,等卢卿康复后,就能赴任了。
另外,这是御医为卢卿不同阶段开的药方,请你们带回去,妥善治疗。”
“多谢殿下。”郑氏脸上洋溢着喜悦,深深地行礼。
李承乾靠近卢护身侧,认真地说道:“卢卿,你在东宫效力多年,如今调至大理寺,原本孤应以厚礼相赠。但现时东宫正值用度紧张之际,孤这里仅有十四枚年初父皇赐下的如意钱及一本《离骚》,作为小礼赠送卢卿,聊以消遣吧。”
提及屈原所着的《离骚》。
卢护眼底已满是恐惧。
他明白,自己恐怕难逃一死——太子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