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眯起眼睛说道:“我知晓韩冀州不缺粮,但是,你缺了一份心安!”
“盟主此言何意?”韩馥眉梢微蹙,明知故问道。
袁绍端起茶水,轻抿一口,自顾自说道。
“韩冀州出身冀州大族韩家,亦是一州牧守,然,却无法掌控整个冀州。
尤其是我在冀州下辖的渤海郡担任太守,韩冀州担心我会取代你的位置,因而惶惶不可终日,可有此事?”
韩馥悄然吞了口口水,干笑道:“盟主何出此言啊!你我二人可是至交好友,我又怎会担心你取而代之呢!”
袁绍笑了笑,并未接韩馥的话茬,而是自顾自说道。
“若是韩冀州肯出兵助我夺取幽州,我愿辞去渤海太守之职,并将冀州境内所有袁家之人全部迁出冀州,帮助韩冀州完全掌控冀州,如何?”
闻言,韩馥眼珠转动,显然是动了心思。
不得不说,袁绍开出的条件简直说到他心眼里了。
他虽出身冀州大族,但是远远比不上袁家的实力。
董卓封他为冀州牧,他很高兴。
可是那该死的董卓又偏偏将袁家嫡子袁绍封为他地盘内的太守。
这就有些恶心人了!
作为一个从心之人,他想将袁绍赶走。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然他又忌惮袁家的实力,不敢轻易开口。
于是就只能搁置下来。
原着中就是如此。
韩馥一直忧虑袁绍会为了取代冀州牧的位置而杀害他,于是便主动将冀州牧让了出来。
但是现在,袁绍主动提出要卸下渤海太守之位,又怎能不让他心动呢!
可是从心的韩馥依旧有顾虑:“盟主,不是我不想答应你,实在是冠军侯的实力太过强大。
他掌控幽州多年,不知积累了多少实力,不说别的,就说他麾下的往生军,实在是难以抗衡!”
闻言,袁绍脸上并未有忌惮之色,而是一副智珠在握的神情。
“我承认,往生军在战场上确实所向披靡,但是他们并非毫无弱点,只要我等坚守城池不出,往生军便奈何不了我等。
只需撑到往生军断粮,他们便可不攻自破!”
韩馥依旧有些迟疑:“话虽如此,但是冠军侯掌控幽州多年,麾下定然兵多将广,以我等的实力,恐难以攻破幽州!”
“哈哈哈~”
听了韩馥的忧心之语,袁绍直接放肆大笑起来。
韩馥见状,面生不愉:“盟主觉得韩某之言很可笑吗?”
“非也!”
袁绍捧着肚子,好不容易才止住大笑:“你们都被白宙给骗了,他掌控幽州的时间虽长,但是麾下除了往生军和各郡郡兵外,只有两万人马拱卫幽州治所。”
韩馥眯起眼睛道:“不可能吧!冠军侯掌控幽州已达六年之久,怎么可能只有两万人马?盟主莫不是为了劝我等出兵而诓骗我等?”
眼见韩馥满脸质疑之色,袁绍笑着解释道。
“你等有所不知,之所以幽州只有两万大军,一是幽州地处偏僻,不盛产粮草。
二是白宙将大部分钱财都投入到往生军身上,否则往生军又岂能有如此战力!”
“当真?”
韩馥回想起往生军身上华丽的装备,眼中的质疑逐渐消失。
没想到白宙为了培养往生军,竟然花费了幽州大半的钱粮。
原本他觉得白宙能训练出往生军这样的军队,定然是个领军奇才。
没想到竟是靠重金才有如此成就。
他高估白宙的威胁了。
怪不得白宙参加盟军就只带了往生军,原来是其他军队入不了眼啊!
这样一切都说得通了。
韩馥深吸口气,笑道:“如此,我倒愿助盟主一臂之力!”
闻言,袁绍提着的心终于放了下去,接着又将目光投向陈庆之。
“长平侯,明日我便恭候你的大驾,我相信你不会让我失望的!”
陈庆之微微点头,随后毫不迟疑地转身走出帐外。
韩馥见状也识趣地告辞离去。
袁绍望着两人离去的背影,脸上闪过阴翳的笑容。
“待我掌控幽州后,接下来就是你们了!”
子时。
白宙收起兵书正欲睡觉,便收到了陈庆之的密信。
白宙看到密信内容后,瞬间睡意全无,脸上逐渐浮现邪魅的笑容。
原本他还苦恼如何打开冀州的局面,没想到鱼竟然自己上钩了。
随即白宙便给陈庆之回了一封密信。
翌日。
陈庆之来到袁绍营帐时,韩馥也在帐内。
两人桌案前都摆放着一杯香茗,似乎就是在等着陈庆之前来。
“哈哈!长平侯来了!”
袁绍起身上前,将陈庆之引到案前坐下,命人上茶。
待陈庆之坐好后,袁绍笑着问道:“长平侯下定决心了?”
陈庆之微微点头,说道:“我可以答应你所说之事,出兵助你拿下幽州,但是我有一个条件。”
“哦?是何条件?”袁绍坐直身子,摆出认真倾听的架势。
陈庆之轻轻吹了下滚烫的茶水,说道:“也不是什么严苛的要求,只是盟主答应的我的三十万石粮食,要提前给我!”
韩馥深吸一口凉气,瞪大双眼。
这条件还不严苛!
什么都没做,竟然让人家提前付款!
袁绍皱紧眉头道:“这恐怕不合规矩吧!若是你拿了我的粮食,却不出兵,我能奈你如何?我看还是等拿下幽州再付粮食为好!”
陈庆之冷哼一声:“若是我助你拿下幽州,你不交付粮草,我又能拿你这个袁家嫡子如何?”
闻言,袁绍轻咳一声,仿佛是被人戳中心思。
他原本还真是打算空手套白狼。
等陈庆之助他拿下幽州后,他再联合韩馥一起向并州下手。
一举两得!
不仅能省下三十万石粮食,说不定还能拿下并州。
这样算下来,就是一举三得了!
别忘了,他还能得到幽州!
可惜陈庆之不上套。
袁绍心思微转,说道:“这样吧!我先付给你十万石粮食,等拿下幽州之后,再把剩下的二十万石补齐,你看如何?”
本以为陈庆之会见好就收,谁料他的态度竟出奇的强硬。
“不行,三十万石粮食,提前付,一石都不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