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宸心中一喜,知道明帝这是动了想让他去的心思了,不过心底却涌出一股失望。
看来这个父亲也没有那么爱自己,他身为皇帝,若是执意保全自己,还是可以做到的。
可他却没有这么做,这说明他这个儿子在他眼里,也不过是个可有可无的存在。
抛去心中杂乱的想法,唐宸抬起头,目光坚定地与明帝对视,
“父皇,儿臣所言句句属实,绝无半分虚假。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更何况儿臣身为皇室子弟,理当以身作则。
如今昊天帝国犯我边境,百姓受苦,儿臣怎能坐视不管?此去边关,儿臣定当竭尽全力,不辜负父皇与天下百姓的期望。”
明帝微微点头,又将目光转向宁知明和宁天韵,“宁知明,你要随六皇子前往边关,可考虑清楚了?你年岁已高,边关战事凶险,不比你当年在军中之时。”
宁知明抱拳行礼,声如洪钟:“陛下,老臣心意已决。
六殿下胸怀壮志,令老臣深感钦佩。老臣虽已年迈,但报国之心从未消减。
若能在有生之年,再为国家效力,哪怕马革裹尸,也死而无憾!”
得到二人肯定的答复,明帝微微颔首,转头看向邱吉,
“丞相,你怎么看?”
迎着明帝的眼光,邱吉已经知道明帝心中所想,只是他自己不好说出来罢了。
“老臣以为六殿下为国为民,实乃我大离幸事,我等不应该干涉六殿下,应尊崇殿下的意愿。”
身为百官之首的邱吉一开口,其他大臣也随声附和,都支持邱吉的想法,只有那几个与唐宸交好的武将一脸担忧。
自古以来,皇子因为这种提升士气被派往战场的,往往都没有好下场,毕竟死一个皇子要比活着的皇子更能振奋人心。
“陛下,微臣还是觉得不妥,六殿下现在毕竟是文坛诗仙,史上哪有诗仙上战场的?”蒋劲还是忍不住开口劝阻。
唐宸略带感激地看了他一眼,这个蒋劲是朝中为数不多能支持不想自己死的人了。
面对众臣的建议,明帝久久没有言语,过了好一会儿,原本闭目的明帝睁开双眼,沉声说道:
“宁知明听令,朕今日封你为抚远大将军,率一万京城禁军支援霍戈,并赐尚方宝剑,军中事务,皆可先斩后奏!”
此言一处,如同在平静的湖面上投入一颗石子,瞬间掀起惊涛骇浪。
抚远大将军可是位居正一品官职,上限最高可统率三十万大军,这一职位权力极大,战时可统领大军,节制战区内的文武官员,往往是皇帝极为信任之人才能担任。
在军中地位仅次于元帅,就连北临关统率霍戈也不过才是从一品将军而已,难道宁知明要重掌北方军了吗?
这还不算完,还赐尚方宝剑,尚方宝剑那是什么?那是可以直接就地处决一品大员的东西!
一时间,言官御史纷纷跳起来弹劾宁知明,就连很多大臣也持反对意见。
明帝眉头微皱,洪公公瞬间心领神会,扯着尖细的嗓子喊道:“肃静!”
见底下没有了叽叽喳喳的声音,明帝接着说道:
“唐宸听令,朕今日封你为靖北王,食邑万户,并兼昭武将军,辅佐宁知明统领东境军,抵御外敌。”
什么!
靖北王?这大离朝能被提前封为王爷的皇子可是一个指头都能数过来的。
要么是立了极大的军功,要么是太子登基,才会开始册封王爷。
唐宸这还什么都没干呢,就被封为了王爷?
唐铭等皇子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尤其是唐风,他恨不得肺都要气炸了。
这个狗东西居然被封为靖北王?那自己以后见到他是不是还得尊称他一生王爷?
唐铭和三皇子唐玉也不好受,就连最没存在感的五皇子唐昭也极其郁闷。
这还没去边关呢就被封为王爷,搞得他都想请命前往北临关了。
徐贵妃和荣天脸色也骤然变得阴沉,他们二人分别是二皇子和四皇子一脉的代表人物,如今唐宸被封为靖北王,他们心中多少有些不自在。
“儿臣\/臣,领旨。”唐宸和宁知明齐声跪地领旨。
二人领完旨后,朝堂上再次响起一片惊叹声,纷纷侧目看向唐宸,眼神中既有几分羡慕,也有几分可惜。
羡慕的是唐宸年纪轻轻便能被封为王爷,可惜的是这很有可能是追封的谥号。
不过对于唐宸来说这完全是意外之喜,这靖北王可是正儿八经的王爷,之前他顶多食邑百户,不过一县之地。
现在食邑万户,恐怕得将近一郡,大离王朝下设十三州,除了被昊天夺走的云州之外还有十二州,
州下设郡,大多数都是五到七个郡,郡下再设城县,唐宸现在也算有自己的封地了。
但最激动的还属宁知明,按照他的想的,明帝能同意他领军就不错了,哪怕是给唐宸当个副手也知足了,
可明帝居然直接封他为抚远大将军,这可以说是官复原职了,之前他在北境领兵也不过十多万而已。
明帝威严的目光扫视过众人,最后落在了佘香身上,“佘老夫人,你可对朕的决策有意见?”
佘香叹了口气,缓缓起身说道:“宁子能得到陛下的信任,那是他的福气,老身自然没意见,不过我宁家只剩宁子一根独苗,老身实在不忍宁家香火断绝。”
宁知明见状连忙打断,“陛下,舍小家,才能成大家,臣为我大离能够安居乐业,别说断绝香火,哪怕肝脑涂地也在所不惜!”
说罢,他跪地重重叩首,额头与地面撞击,发出沉闷声响。
明帝微微动容,“宁将军忠心可鉴,朕心甚慰。”
他又看向众人,目光如炬,“朕意已决,诸卿无需多言,我知道你们想说什么?宁爱卿能为大离做到这一地步,朕对他自然是无条件的信任,
现在我朝中武将稀缺,能够领军之人寥寥无几,此次北境战事关乎我大离生死存亡,望众卿各司其职,全力辅佐宁将军与靖北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