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藏用命人押着张垍和李克渝到张钧府门前喊话。
这时,院墙上一声弦响,一支利箭射了出来。
一个伍长眼疾手快,将张垍往旁边一推,堪堪躲过这致命的一击。
好半晌,张垍才回过神来,浑身发抖。
此时,张垍心中充满了怒意和悔意。自己堂堂一个驸马,竟然投靠安禄山,真是猪油蒙了心。
当初看到叛军一路势如破竹,张垍就在张钧的劝说之下,暗中接受了安禄山的拉拢。
张垍心想,这大唐的江山肯定守不住了,不如早做打算。
如果李亨不杀回长安,事情确实如他所料,长安必将失陷。
只要长安失陷,他们兄弟就可以去洛阳拜见大燕皇帝,接受高官厚禄,享受更高的荣华富贵。
但眼下,一切都已经变成浮云。
好家伙,连自己也要杀,安禄山的这些人真是丧心病狂!
他定了定神,喊道:“里面的弟兄们,我是驸马张垍!”
李藏用瞪了他一眼,暗忖道,你个不要脸的,现在还敢自称驸马!
不过,看他似乎要劝降里面的人,就没作声。
张垍硬着头皮继续喊道:“弟兄们,不要再做无谓抵抗。如今这局势,已非我们所能掌控。想想家中老小,何必在此白白送命?”
“刚刚射出来的这一箭,真是把我吓醒了。我总算明白了,阚韬这些人完都是不择手段的亡命之徒!”
“他连我都不放过,还会放过你们吗?”
他深知自己如今的处境十分危险。他作为驸马,自身肯定难逃一死。若能劝降张钧和阚韬,李亨有可能高抬贵手,给他张垍留一个子嗣,以免断了香火。
“我等虽曾追随安禄山,但现在大势已去。那安禄山远在东都,恐怕也坚持不了多久。”
“到时候王师东出,那安禄山一定会土崩瓦解,烟散冰消!”
“弟兄们,且听我一句劝,放弃武器,开门投降吧!”
张垍喊着喊着,一下子声泪俱下,将他自己都感动了。
他仿佛看到了一丝渺茫的希望,在绝境中拼命地想要抓住这根救命的稻草。
李藏用和李浚在一边看戏。刚刚还在负隅顽抗,一下子就一百八十度大转弯,这转变实在令人咋舌。
李藏用的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嘲讽的笑意。
李浚也是一百个看不上,他已经看穿了这根墙头草内心的把戏。不过,如果张垍真能劝降张钧,减少不必要的伤亡,也是好事。
张垍声嘶力竭地看了几遍,里面毫无动静。
天色已经渐渐暗了下来。
此时,一个太监匆匆赶来。见到太监的那一刻,李藏用和李浚心中都颤抖了一下。
果然如他们所料,太监带来了李亨的问候。
说是问候,实际上就是来督战,要他们尽快解决问题。
“李大人,本将军要强攻了。”李藏用也已经失去了耐心。
天雷没奏效,张垍劝降也没奏效,除了强攻,已经没有其他办法。
“攻心为上,且再等等。”李浚拉住了李藏用,带着幸灾乐祸的笑容说,“你不是有天雷吗?连投几个进去,不怕他们不崩溃。”
“还有多少个天雷?”李藏用问道。
“刚刚用了三个,还有五个。”一名军士禀道。
“好!全部丢进去,炸他个狗日的!”李藏用咬着牙,手臂一挥,狠狠地说。
如果再没有效果,那天就只好强攻了。这个时候,也顾不得什么伤亡了。再这样拖下去,太子可就要动怒了!
不一会,只听一连五声巨响,张钧府中顿时浓烟四起,惨叫之声此起彼伏。
那么多人挤在一块,这效果不用多想,一定是一片狼藉,惨不忍睹。
没多久,只见府门大开,一群人押着张钧和阚韬出来。
随后,几百人跪在府门前,等候发落。
“都给我绑了!”李藏用一声怒喝,金吾卫的军士们纷纷行动,京兆府的衙役们也前来帮忙。
此时,衙役们拉来早已准备好的囚车,将张垍、张钧、阚韬和李克渝等人装上囚车,带着上千号匪徒,往京兆府方向驶去。
那名督战的太监则自行回去向李亨禀告情况。
那太监回到太子府时,李亨正在看京兆府送来的禀帖。
根据京兆府的统计,长安城加上附廓人口有一百八十万之众,其中城墙以内有一百零五万。不过,这是原来的人口。
现在,城中人口只有八十五万六千余人,比原先估计的九十万人口还少了好几万。
仅仅三天时间,就外逃了二十万人,让李亨简直不敢相信。
他原以为,外逃的人口最多也就十万,这是他完全没想到的。
“太子爷,奴婢回来了。”等李亨看完禀帖,那太监轻声说道。
“冷宜峻,李藏用和李浚那边是什么情况?”李亨充满期待地问道。
“太子爷,大获全胜!几枚天雷一齐丢下去,张钧和阚韬这两个奸贼就被绑着出来了,真是大快人心!”冷宜峻眉飞色舞地说道。
“都抓到了?”李亨听闻大获全胜的消息,心中先是涌起一阵狂喜,犹如巨石落地。这几天的担忧与焦虑,在这一刻终于得到了极大的舒缓。
这一场胜利对于平叛局势以及稳定长安人心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他暗自庆幸自己精心部署的行动得以顺利实施,同时也对李俶、李藏用和李浚等人的办事能力感到满意。
不过,鱼朝恩的表现让他有些遗憾。给了他机会,他却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当然,他哪里知道,鱼朝恩早已将他的信息做了人情送给了李俶。
“都抓到了,上千号人,除了炸死的,一个都没跑掉。现在,犯人都已经押往京兆府了。”见太子爷那么高兴,冷宜峻也毫不掩饰内心的兴奋。
“好!你去告诉鱼朝恩和钱博恒,要他们立即准备,本宫要赶赴京兆府,亲自提审这些要犯!”李亨大手一挥,冷宜峻应声而去。
“回来!”李亨略作思考,将冷宜峻喊了回来。
当他决定赶赴京兆府亲自提审要犯时,脑海中迅速闪过诸多念头。
一方面,他急于从这些人口中撬出更多关于安禄山叛军的情报,以便进一步制定应对策略,将城内剩余奸细一网打尽,彻底消除隐患。
另一方面,他也想借此机会在众人面前彰显自己的果断与威严,让朝廷大臣、各方势力以及长安百姓看到自己平叛的决心和能力,从而更加坚定地追随自己。
“派人去传大郎、裴冕、颜真卿、来瑱、杜甫,还有大理寺、宗正寺相关人等,让他们速速赶到京兆府。”
“本宫要趁热打铁,将这些不法之徒连根拔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