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妈妈欣喜的入禅房禀报:“娘娘,长公主还有五殿下,偕永慧永琳二位公主来静庵看你了。”
宸妃听闻大喜:“快快,带他们进来。”
宸妃接着又说:“本宫亲自去,宏儿你随母亲一起。”
晋王应了一声,起身扶着宸妃往外而去
........
那边马车已经快到静庵门口,永琳有些紧张的问永慧:“慧姐,您说宸妃娘娘会喜欢我吗?”
永慧笑道:“你呀说话别那么快,想想再说,人乖巧些,自然讨人喜欢的。”
车停了下来,车外随性的护卫说道:“公主殿下,我们到了。”
那边依琪带着两个孩子下车,抬头见自己母亲和三弟就站在门前等候,公主带着孩子抢先上前跪下:“不孝女依琪,见过母亲,母亲受苦了。”
宸妃双目含泪,缓缓走道依琪身边,紧紧保住自己的女儿:“我的孩子,你总算回来了,十四年了,母亲无一日不思念你。”
依罗本没有哭,这一被母亲抱住,顿时哭的浑身抽搐,紧紧抱着自己的母亲痛哭不止。
永慧、永琳上前行礼:“见过宸妃娘娘。”
永慧劝依罗:“皇姐,您要注意身子啊,注意身子。”
依罗这才控制情绪停下来,起身看着母亲说道:“母亲放心,女儿在西辽很好,他对我很好,如今已有三个孩儿了,锰儿、英格过来。”
小王子、小公主向前跪下磕头:“孙儿见过外祖母。”
宸妃连忙扶起两个孙儿,弯腰笑的极其慈祥:“你是锰儿,你是英格,长的真好看,外祖母喜欢。”
到底是血缘至情,两个孩子见宸妃一点不陌生,都点头,两人抱着宸妃,宸妃伸手摸着孩子的头。
“母亲,今日我们一家人总算团聚了。”
拓跋宏上前说道。
拓跋宏又拜见自己的大姐:“大姐,这几日事情太多,本想今日从母亲这里走后就入宫去看你们,不料大姐你们到来了。”
依琪上前抱了抱自己的弟弟:“宏儿,无妨的,锰儿、英格,过来见过舅父。”
两个孩子过来拜见:“锰儿(英格)见过舅父。”
拓跋宏一手牵着一个孩子。
拓跋烈上前扶着宸妃:“母亲,我们进去吧。”
众人入了禅房,依次坐好,徐妈妈送上一些桃子李子之类的瓜果,拓跋宏依然在担任煮茶的工作。
永琳主动走到晋王身边:“三郎我来帮你。”
拓跋宏微微笑道,问了一句:“你还好吗?”
永琳略带羞涩的回了一句:“我还好,只是见不到你,有些挂念。”
拓跋宏微微笑道:“今日先陪母后,明日万寿节后,我定当去寻你。”
永琳点点头。
此举众人看了,都微微笑,永慧也微微笑着,只是左手压在右手之下,捏紧了衣摆,低着的头有些难过。
燕王一直留意这永慧,见永慧如此,心中又嫉妒,又有些高兴,说不出的复杂。
拓跋宏:“你先去陪母后。”
永琳点点头,回到席间,拓跋宏目光扫过永慧,两人四目相对,永慧微微一笑,低头不语,拓跋宏嘴角微微扬起,一切尽在不言中。
宸妃、依琪聪慧,如此微妙情境自然能察觉到,燕王心中犹如火烧,但是在此不敢表现出来,值得强装微笑与母亲聊天。
拓跋宏给众人端上烹好的茶,待端到永慧身边,在其手指处轻触一下,永慧脸色如常,但是指甲轻轻划过晋王掌心,撩动的他差点心神失守。
宸妃一左一右的抱着两个小外孙,拿出瓜果来给他们吃:“锰儿、英格,吃颗蜜桃,这是外祖母亲自种下的,西域那边恐怕没得这个东西,尝尝。”
两个孩子各自捧着一个,一口咬下去,满嘴果汁,都低落在了地上。
“好吃吗”
孩子们抬起头点头:“外祖母,好甜。”
宸妃取出手巾给孩子们擦擦嘴:“吃慢些,还有好多,回头再带些回宫里去。”
“好。”
宸妃看着孩子的目光满是慈爱。
依琪笑道:“母亲这次女儿恐怕得在东都留上一两年年了,女儿怀了身孕,孩子降生后恐怕还得将养些日子才能回去。”
宸妃满脸堆笑:“为母收了消息,知道你着几日动了胎气,在宫里静养,所以想着你今天过来也不知道妥当不妥当。”
依琪笑道:“母亲无碍得,胡太医看过了,胎稳了。”
宸妃点头:“我看这次当是个小王子,生下来不若留在宫里养几年,也好学学中原的文化。”
依琪:“就怕他父王舍不得。”
宸妃又问燕王:“烈儿,观音也有几个月身孕了,这路途遥远这次没有入京,母亲到十分想见见她。”
燕王:“母亲待孩子生下来,长个两岁,不如让孩子回来陪着你可好?”
宸妃欢笑道:“如此甚好,母亲喜欢孩子。”
宸妃又催问晋王道:“三郎啊,你父皇诸子当中,你算年长些的了,这次定下了名位,你也要考虑一下早日成婚,为母亲添个孙子了。”
宸妃如此一说,永琳满脸通红,羞答答的看着晋王。
晋王道:“母亲,父皇病重,万寿节后恐有突变,所以还要等一切平息之后,儿子好细细的安排,但是母亲放心,一定不会让母亲失望的。”
宸妃看向永慧永琳:“丫头,心愿终究会圆满的,莫急。”
此话好似是说给永慧听的,又好似是说给永琳听的,永慧低头微微点头,而永琳满心欢喜道:“娘娘,永琳不急。”
宸妃微微笑道:“日后莫叫本宫娘娘了,还是叫母亲吧。”
永慧可不好意思开口,永琳则大大方方的喊了一声:“母亲。”
说完又害羞的低下了头。
宸妃看在眼里对这个儿媳妇也有些顺眼了,心想:“这孩子倒是个直爽的性子,也是真心在乎宏儿,只是不知道肚量如何了。”
宸妃答应一声,又让徐姑姑取来两个盒子,分别递到永慧和永琳身边:“两个丫头,这是本宫当年的旧物,你们莫嫌弃,全当今日的见面礼了。”
两人打开一看,原来是两只金凤钗,永琳拿出一看,那金凤钗通体黄金编丝而成,凤翅同体镶嵌靛蓝,凤尾出镶嵌五色珠粉,显得烛光宝气,奢美异常,凤嘴衔三根坠子,每根坠子都串九颗金色珍珠,而顶部为三颗纯净无暇的红宝石,永琳一下看呆了,此凤钗精美异常,一看就知道绝非寻常之物。
宸妃对永琳说道:“琳丫头,此物是当年本宫封贵妃之时,你父皇命能工巧匠所制,乃贵妃册封头饰九宝之一,今日母亲送于你。”
永琳满心欢喜,连忙低头行礼道:“永琳谢过母亲。”
宸妃微微点头,转眼看了看永慧,永慧只打开盒子看了一眼,又缓缓关上,那凤钗看似与永琳的类似,但是凤有九尾,前坠顶部为红钻,红钻极难加工钻孔,采用如此工艺,能佩带者只有皇后,永慧聪慧,自然知道不可将凤钗拿出,于是和上了盒子收好,低头行礼道:“永慧谢母亲。”
永慧悄然改了口,永琳正在高兴头上,没有听出什么来,但是拓跋宏一听,心中欣喜万分,忍不住多看了永慧一眼,见其羞涩模样,更是心中波涛涟漪。
宸妃含笑点头:“丫头,可还喜欢?”
永慧:“永慧喜欢,只是如此厚爱,慧儿怕受不起,担不起。”
宸妃笑道:“慧儿,你当的起,此物乃当年本宫入宫之前,尚在陛下潜邸,陛下送与本宫的,不过日后可惜没有机会用到,今日从给你倒是恰恰合适了,你日后当用的。”
永慧俯首拜下:“慧儿不敢辜负母亲教诲。”
永琳也将凤钗收好,俯首拜下:“琳儿多谢母亲恩赐,必不辜负母亲教诲。”
宸妃笑道:“你们都是好孩子,起来吧。”
依琪知道今日母亲已经为两个孩子定下未来宫中名位了,自己的二弟也显然欢喜,只是自己心中暗笑,不知道二弟回头该如何安排和解释的好。
燕王看今日母亲的安排,心中越发难受,脸色有些难看。
宸妃问燕王:“烈儿,你上次内伤刚刚恢复,是否身体还有些不适?”
燕王强颜欢笑道:“母亲,儿子没事,今日一家人团聚,儿子高兴,身体上的事情无妨的。”
宸妃有些指责道:“你们年轻就不顾念身子,日后是要吃苦头的,烈儿今日你就早些回去休息,不急于今天。”
燕王:“是母亲,那儿子今日先告退了,大姐、三哥,小弟先走了。”
说完又上前摸摸两个孩子的脸:“锰儿、英格,找一日去五舅府里玩可好,五舅可以教锰儿英格射弓,五舅箭术可还在三舅之上呢。”
两个孩子高兴的点头:“好。”
燕王又跟永慧、永琳道别,两人回礼,永慧隐约察觉了燕王的异样,也想起了那个曾经的梦,心中不禁想道:“日后还是多多回避燕王得好。”
几人留下陪宸妃用过膳,也该启程返回宫中去了,宸妃送众人出了大门,依琪带着两个孩子上了车,永慧永琪正打算上车,此时拓跋宏骑着马走到马车前,永琳突然一下飞扑上到拓跋宏马上,拓跋宏顺势揽住她的腰身,让永琳稳稳当当坐在自己前面。
永琳转身对拓跋宏说:“三郎可否骑马送我回宫。”
拓跋宏下意识的抬头看了永慧一眼,永慧微微一笑,示意无碍,自己掀开帘子,入了车中。
拓跋宏也只好放松下来,缓缓用手抱住永琳的腰身,转身对宸妃说道:“母亲儿子先走了。”
宸妃:“去吧,勿念。”
“驾!”晋王打马而去,一众护卫将领紧随其后。
永慧在车中打开盒子,将凤钗拿出来,细细看着,咬着嘴唇笑了,样子无比美艳娇羞,可惜此次拓跋宏不在车中,看不到如此绝色。
“走吧,回宫。”
车队慢慢驶离静庵,宸妃无比满意的看着远处的车队,心中多年委屈一扫而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