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抗北蛮,乃是大周王朝的国策。
朝廷并不会真的不给北部边军粮草辎重,户部的人就算是再守财奴,那也不会拿国家大事开玩笑,只不过这些年,北部边军要的越来越多,这才引起了不满。
当年林相在时,满足边军一切要求,这才养成了那些骄兵悍将放肆贪婪的习惯。
因此户部对林相也颇有异议。
这一次镇北侯陆擎苍向朝廷又要三百万石粮食,户部真有心无力了。
况且大周王朝内部灾祸不断,去年的赋税收上来的可不多。
“你们就当守财奴吧!”
“明明我大周强盛至极,现在将士们为了大周抛头颅洒热血,要点钱粮怎么了?”
武臣中,当即便有人冷声回怼。
见此情况,李尚安微微一笑,他淡定的说道:“阁下所言极是,将士们为大周戍守边关,自然不能亏待了他们,但北部年年未曾有大战事,人马损耗不大,何须用夸张的数字去填?”
“王朝境内,灾祸四起,我从蜀地走来,可见流民遍地。”
“朝廷紧着边关,赈灾粮是否要发?”
李尚安屏气凝神道,他满脸笑意的看向那群武臣。
“刚才有人问,若我等上阵拼杀,或许便知道北境残酷,阁下莫非瞧不起我等文人?这国,可并非只有你等武人有能力守!”
言罢,李尚安身上浩然读书气释放。
一股雄浑的威压降临,那群武臣中,少有人能够抵抗。
三品大儒,光是站在面前,便无比耀眼。
文臣们个个兴奋起来,没想到李尚安竟然会站在他们这边。
“李师,有些过分了。”镇国公秦世忠皱了皱眉头道,他有些不满的挥了挥手,身为武臣之首,他的修为在武道上,乃是摘星境!
真要说起来,和三品大儒也相差无几。
秦世忠出手,众多武臣们的压力骤减。
“镇国公见谅。”李尚安微微一笑,他是麓山书院的人,骨子里就看不起武夫,这段时间朝廷中因为边军索要粮草的事情争论不休,听说还侮辱了文臣,他这才有感而来。
正好有灵姚作诗悯农,可让武臣们哑口无言。
此刻皇帝见状,他大笑起来。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李师刚才又说到流民,朕倒是看出李师体恤民情,是在提醒朕要救济灾民呢。”
皇帝说完,李尚安拱了拱手。
“臣不敢。”
就在这时薛禹章站了出来,他手持朝笏对皇帝道:“陛下,以臣之见边军要粮,不能不给,不能寒了将士们的心,他们远走他乡为我大周戍守边关,怎可让他们无粮可吃?”
武臣们听闻此话,都是眼前一亮。
不过薛禹章话锋一转,声音竟然有些阴恻恻了。
“但,边军是否真要那么多粮,这件事有待商榷,总不能今日要百万,明日要千万,全都给了这帮骄兵悍将,他们在北部养尊处优,国内却灾民四起,这是大不利。”
“因此,臣建议严查边军滥竽充数之事,究竟要多少粮,便给多少粮。”
薛禹章说完,户部尚书周望连连点头。
文臣们纷纷附和。
倒是武臣中的人满面不善。
吃空饷的事情很常见,这都是公开的秘密了,薛禹章这是要斩了他们的财路啊!
“就听爱卿所言!”
皇帝当即拍板,文臣众人个个面露惊喜之色,这一次是他们赢了!
反倒是武臣们满脸担忧。
本来皇帝都已经决定发粮了,没想到李尚安过来便直接扭转了局面,这该死的儒生,只会之乎者也,根本不知道北境有多凶险!
确定了此事后,皇帝笑盈盈的看向李尚安。
“李师,你这新作还真是不错,能否写下来给朕观赏?”
听闻此话,李尚安摇了摇头。
众人都投来目光,李尚安也太大胆了,竟敢拒绝皇帝?
“陛下,这首诗,并非臣之作,而是灵姚公主所写。”李尚安还不屑于占用灵姚公主的功劳彰显自己,他是儒生,以圣人的言行标准来严苛要求自己,因而做不出这种龌龊的事情。
“灵姚?”
皇帝眼中闪过一道古怪之色,他想了半天,这才想起自己有这个女儿。
但灵姚在后宫中很低调,从未传出过什么惊人的事情,相反皇帝倒是经常听说灵姚被欺负了,他总等着灵姚来找他诉苦,但可惜,从未有过这等事情。
“不错,我已收灵姚公主为亲传弟子,等到麓山书院开办,她便会进入其中。”
李尚安又宣布道。
这件事情还并未传开,就连皇帝都露出一副震惊的表情。
但他很快便欣喜起来。
要知道李尚安收徒的标准很高,能够被他看中,那绝对是大喜事,若是皇宫中有哪位皇子皇女能被看上,那也是一种荣幸。
毕竟儒道乃是圣人之道,谁不想沾点光?
“李师,这等大事怎么今日才说?朕要摆宴,来人,立刻安排下去!”皇帝满脸兴奋之色,他现在更想召见自己这个默默无闻的女儿了。
朝中大臣们也都是露出惊愕之色。
他们第一次知道此事。
“陛下,麓山书院开启之日,臣有一事相求。”
李尚安嘴角一勾,他继续道:“臣知道文渊阁编撰林策曾在蝶香楼以诗入道,而臣的徒儿灵姚,也在刚才以这首悯农入道。”
“在麓山书院开启之日,臣想请这位林策林公子,来与我徒儿比试一番,不知陛下可准?”
这番话,更是大为震惊了在场的所有人。
薛禹章和秦世忠两人都露出了震惊的表情。
怎么还和林策扯上关系了。
他们都知道林策的事情,但是却不知道李尚安竟然要让灵姚公主和林策比试!
这谁赢才好呢?
皇帝闻言,顿时眯起眼睛,他开口看向薛禹章道:“薛相,那林策是林相之孙吧?”
“回陛下,正是。”薛禹章额头上浮现出汗水,他从未有过这般紧张。
“哈哈哈,朕的女儿,和林相之孙比试,这倒是个好事,也让朕看看,究竟是谁培养的子嗣更有出息。”
皇帝大笑起来,当即甩手离去。
一旁的太监当即尖着嗓子喊道:“退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