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着那两名社员惊掉下巴的眼神,谢姎扛着大包袱,和其他知青一起跟在大队长后头去了知青所。
路上,大队长背着手,不紧不慢地说道:“你们是来我们月湾大队的第二批知青,知青所房间有限,需要和前一批知青合宿,都没意见吧?”
有意见也没辙啊,都说了房间有限。除非自己想办法找本大队的社员租赁房屋。
但这年头,家家户户的住房都不宽裕,谁家腾得出单独的房间给知青住?
左右要合宿,那还不如就住知青所,这里起码是知青的大本营。
大队长见新来的知青都没意见,满意地点点头,继续往下说:
“你们的安置经费,扣除住宿、农具开销,以及大队预支给你们的三个月口粮,剩下你们每人还能分75元钱,你们是要钱,还是大队这边记账,给你们折成工分或是等到分粮的时候直接给你们折成现粮?”
谢姎没有犹豫,率先表示:“我折成工分。”
“那我也折成工分。”
“刚哥,我听你的。”
海城来的两名男知青陈刚和林博宇估计也不差钱,紧随谢姎之后做了选择。
陆洁琼似乎有些纠结,而王盼娣直接要了钱。
“那我也拿钱吧。”陆洁琼朝大队长甜甜一笑,“我想置换点常用家具。”
“都行!”大队长让一旁的记分员将他们的选择记下来,选钱的一会儿就可以去大队部支取,选工分的先记一笔,回头给他们登记到记分册上去。
说完这两件事,知青所也到了。
大队长把在场老知青喊出来,让他们自行商量住宿安排,着重强调了几点:都是知青,要和睦相处别闹矛盾;每天上工须准时,尽量别迟到、请假、旷工;别干给知青队伍抹黑的事……
说完就走了。
留下新老知青大眼瞪小眼。
被老知青推选出来的队长李成国轻咳一声:“好了,大队长的话想必大家都听进去了,先给新知青安排宿舍吧,然后加紧做晚饭,吃晚饭时再重新分配值日表。”
知青所一共五个房间,一间厨房、四间卧室,卧室里都是大通铺,土坯垒成床脚,上面铺一溜木板就是床。
每张大通铺最多能睡六人,男知青这边倒是好分配,原本每间房睡了四人,新来两人后,变成每间房五人,余一个空位用来放行李。
女知青这边却吵起来了。
新知青没来之前,两间房一间睡三人、一间睡四人,按理说来了三个新知青也挺好分配,两间都住五人。
没想到四人间抱团排外:“我们之前一直都比赵晚晴她们多一人,她们三人一个房间享受了那么久,这次也该轮到她们人多了。”
赵晚晴白天上工、晚上种地,累得话都不想说,但她也不乐意自己宿舍一下进三个人,凭啥隔壁只住四人,自己宿舍却要满铺。
一旁的杨青青快人快语地道出她的心里话:“这不公平!之前你们比我们多一人,那是七个人不好均分,现在明明可以均分,凭什么我们宿舍要满员!”
“凭什么?不就是凭你们之前一直享受着三人间的待遇!”
“享受个屁啊!来招娣鼻鼾那么重,折磨还差不多!”
躺着也中枪的来招娣:“……”
“这我们不管!反正你们之前三个人占了一间房!我们要求公平!”
“你!”
谢姎简直无语了,都是小学鸡吗?为一个床位争成这样?
当着她们三个新来的面,互相踢起了皮球。
开局就如此不受欢迎,住进去以后能舒坦?
要不是怕太高调,她真想拿钱出来盖一间房自己住。
双方还在争,谢姎百无聊赖地四下打量,看到院子前有间矮矮小小的茅草棚,打断还在争论的双方:“各位,那间茅草棚是咱们知青所的吗?我可以申请住那里吗?这样你们就不用争了。”
“!!!”
“!!!”
这茅草棚是知青所用来堆放柴火的。
虽然攒的木柴并不多,只垒了不到半人高的一小堆。
这也不能怪他们,女知青力气小,几乎拖不动柴火,所以都是男知青负责捡柴,每天轮流两人去山上捡柴。
可背回来的柴火,光是一天三顿饭就用得七七八八了,不说还要烧洗澡水。因此这间柴房始终没有堆满过木柴。
赵晚晴绑定超级农场系统后,也想过搬出来独住,这样就不用非得等室友们睡着才进农场空间了,时间上能节省很多。
只是放眼整个大队都找不出一家有空余的房间供她租住,最后也想过要不要搬去柴房住。
但她下乡半年多,见识过柴房“外头大雨里头小雨”的凄凉景象,根本不适合长住,这才打消了这个念头。
没想到谢姎刚来就打起了这间柴房的主意。
赵晚晴看向谢姎的眼神晦明莫测。
其他知青也都看向了谢姎。
谢姎耸耸肩:“我其实都可以,只要能早点定下来早点休息。我累了。”
“……”
谁不累啊!
他们也上了一天工,或是坐了四天半火车好伐!
李成国皱皱眉,驳回了谢姎的申请:“不行!都是来支援农村建设的,怎么能搞区别对待!大队长要是知道了,又该批评咱们知青不消停。你们也别吵了,新老知青加起来总共二十人,每间住五人刚好。谁也不许再闹事!”
“……”
谢姎心里有些遗憾,本来还想借这机会搬出去单住的呢。
柴房不过是个过渡,住一段时间想办法盖一间完全属于自己的房子才是终极目标。
可惜队长不同意。
那就没办法了。
谢姎扛起大包袱,住进了赵晚晴隔壁那间女宿舍,和冯雪梅、周晓晨、胡月、温宁四个报团小组成了室友。
陆洁琼和王盼娣本来关系就不错,一起住到了赵晚晴那间。
说是六人铺,其实人均的床位不足1米。
冯雪梅四人过去半年把六人铺睡成了四人铺,每人都占了一米三四的铺位。
三分之二是睡觉的床铺,剩下三分之一放着各人的杂物。
多一个人,意味着她们的私人空间就要减少了。
难怪如此不欢迎新人入住!谢姎表示理解。
但理解不代表认同。
这是公家的东西,这里头有她谢姎掏的一份安置经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