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那些之前被不良媒体误导,在网上骂过双山镇的网友们,在了解到事情的真相后,纷纷感到愧疚和自责。
他们怀着一颗真诚的心,再次来到双山镇相关的网络平台下留言。
“真的很抱歉,之前不明真相就跟风指责,是我的不对。双山镇的农产品这么好,我应该支持!”
“双山镇,对不起,我错怪你们了。现在我知道真相了,会用实际行动来支持你们!”
“唉,都怪我当初太冲动,没了解清楚就妄下判断,给双山镇带来了这么大的伤害。希望你们能原谅我,以后我一定多多宣传双山镇的好产品,让更多人知道你们的努力和付出!”
……
这些网友不仅在留言中表达了歉意,还纷纷通过下单购买双山镇特色农产品的方式来弥补自己的过错。
双山镇的农户们和绿韵公司的员工们,看着不断增加的订单,眼中闪烁着激动的泪花。
他们没有想到,事情会出现如此戏剧性的反转。
而双山镇的特色农产品销量也因此暴增,不仅挽回了之前的损失,甚至比以往的销量还要高。
特色农产品、土鸡蛋、手工酿造的蜂蜜等特色农产品供不应求,快递车辆在双山镇的道路上来回穿梭,将双山镇的产品送往全国各地。
而双山镇也因为这次事件,被更多的人所了解和关注,其绿色、健康、高品质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陈扬看着双山镇的变化,心中感到无比欣慰,他知道,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也相信双山镇的未来一定会越来越好。
……
在双山镇的时光,如同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深深烙印在陈扬的心中。
如今,他即将离开这片奋斗过的土地,回到市委办任职。
这个消息不胫而走,在双山镇的大街小巷迅速传开,村民们得知后,心中满是不舍。
他们都清楚,是陈扬的到来,让原本贫困落后、一片凋敝的双山镇,焕发出了勃勃生机,变成了如今欣欣向荣的模样。
离开的日子越来越近了,村民们自发组织起来,想要为陈扬送行。
起初,只是一些与陈扬接触较多的农户在商量,渐渐地,这个消息传遍了整个双山镇。
大家纷纷放下手中的农活,加入到送行的队伍中来。
送行的这天,天空湛蓝,万里无云,阳光洒在双山镇的大地上,给整个小镇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
一大早,小镇的街道上就聚集了不少人。
他们手中拿着自家种的蔬菜、水果,或是腌制的腊肉、土鸡蛋等农产品,脸上带着既高兴又不舍的复杂神情。
随着时间的推移,送行的队伍越来越壮大,人数逐渐达到了数千人之多。
街道两旁站满了村民,他们的目光紧紧盯着陈扬即将出现的方向,仿佛要把这一刻永远铭记在心中。
终于,陈扬在镇干部的陪同下,从镇政府大院里走了出来。
村民们看到他的身影,顿时沸腾起来。
“陈科长!陈科长!”
呼喊声此起彼伏,不少人眼中闪烁着泪花。
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大爷,颤颤巍巍地挤到陈扬面前,双手捧着一篮新鲜的水果,声音哽咽地说道:“陈科长,我们不舍得让你走啊。要不是你,我们哪能过上现在的好日子。这是我自家种的水果,带着路上吃。”
陈扬接过篮子,眼眶微微泛红,说道:“大爷,您的心意我收下了。双山镇是我的第二故乡,我以后还会回来看望大家的。”
旁边一位中年妇女也挤了过来,她的手中提着一袋土鸡蛋,泪水止不住地流下来:“陈科长,您为我们做了这么多,我们都不知道怎么感谢您。这些鸡蛋是我家母鸡下的,您一定要收下。”
陈扬接过鸡蛋,感激地说道:“大姐,这都是我应该做的。看到大家的生活越来越好,我就满足了。”
还有许多村民拉着陈扬的胳膊,说着不舍的话。
“陈科长,你走了以后,可别忘了我们双山镇啊!”
“陈科长,你一定要常回来看看,我们都盼着你呢!”
“我们都不会忘了你的!”
……
这些质朴的话语,如同暖流一般,流淌在陈扬的心中。
曹兴磊和商蔓也站在送行的队伍中,他们的眼中满是不舍。
商蔓的眼泪夺眶而出,她哽咽着说道:“陈扬,真舍不得你走。这几个月跟你一起工作,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你这一走,我都感觉没有主心骨了。”
曹兴磊虽然努力控制着自己的情绪,但眼眶还是泛红了。
他走上前,给了陈扬一个熊大大的抱,声音有些颤抖地说道:“好兄弟,昨晚的酒还没喝完呢,咱们改天再喝,不醉不归!”
陈扬看着眼前这些真心实意的人们,心中感慨万千,泪水也不由自主地湿润了眼眶。
他知道,自己在双山镇所做的一切虽然辛苦,但都是值得的。
大家伙的信任和支持,是他最大的财富。
这一刻,他真正明白了什么是人心向背,也更加坚定了自己为人民服务的信念。
双山镇党委书记马志明站在一旁,看到这感人的一幕,心中也十分触动。
他让宣传委员用相机拍下了万名村民给陈扬送行的画面,又让镇上的大笔杆子写下了一篇饱含深情的文章,详细描述了陈扬在双山镇的工作成果以及村民们对他的不舍之情。
这篇文章完成后,马志明将它交给了县委宣传部。
县委书记谭正祥看到这篇文章后,深受感动,他当即作出批示,要求在云阳县的官方媒体上发表这篇文章。
文章一经发表,立刻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随后,市级、省级的官方媒体也纷纷转载了这篇文章。
文章中描述的陈扬在双山镇的事迹,以及村民们自发为他送行的场景,打动了无数人。
他的名字和事迹在官场中广泛传播,大家对他的能力和奉献精神都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一时间,陈扬成为了整个淮海省官场的大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