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山下,建平去前边饭店忙活,云平跟着去观摩。
珊珊和云洁、连莲仍然待在旅店这边,逗弄着小茜茜,等着嫂嫂的娘家亲戚来送种米。
送种米,又叫做送粥米、送汤,是鲁西北地区传统风俗。
在中国传统生育礼俗中,产妇生了小孩,一般是第五天或是第七天、第十二天,产妇的娘家父母还有亲戚,都会带些礼品前去看望祝贺。随行带的礼品有鸡蛋、红糖、大米、小米等。
新生儿的外祖母、舅妈、姨妈还会带来亲手做好的衣服鞋帽、小被子等等。
如果生的小男孩就送一对猪前蹄,如果生的是小女孩就送8斤肉。现在的人们没有那么讲究,不管男孩女孩,都会送各种米、面、肉、蛋,各种衣服鞋袜、被褥,甚至是金镯子、银项圈。
考虑到产妇的身体恢复情况,一般选择在第12天进行,这个时候的小婴儿也褪去了娘胎丑,变得舒展可爱。
这可是人生第一次公开亮相,必须得漂漂亮亮的。
小茜茜穿上了云洁他们买的红彤彤的新衣服,大小正合适,大红的颜色映衬着白得发光的小宝宝,真真是可爱极了。
嫂嫂给茜茜穿上姑姑买的小衣服,作为人生第一次亮相的新装,可见对连家兄妹的重视。
云洁心里熨帖地很。心里暗自庆幸,多亏想起给小孩子买身新衣服。
送种米这天小孩子穿的衣服和百岁时穿的衣服,是要一直保存到小孩子长大成人的。
“今天云升跟着师傅出菜,你们待会去前边吃饭。”嫂嫂温柔地说。
“嫂嫂你不去吃饭吗?你不吃饭小宝宝怎么有饭吃呢?”连莲认真地说。
嫂嫂捂嘴偷笑,这是婆婆跟她说的话,竟被连莲学了去。
“我的饭婆婆会送到房间来,我还没出月子呢,还得等着婆婆伺候呢。”
正说着,姑姑端着一碗鸡汤过来:“来,快趁热喝了。”
嫂嫂朝云洁无奈笑笑:“你看,汤饭又来了。”
珊珊撒娇:“妈妈,你看嫂嫂都白胖成什么样子了,不用每天吃这么多汤饭吧。”
姑姑嗔道:“你一个小小孩懂什么,产后要多喝汤,才能有奶水呢,一滴奶一滴血,小茜茜吃的奶水是嫂嫂的血变成的,所以嫂嫂要多吃好东西,才能不亏气血呢。”
嫂嫂朝几人挤挤眼睛,痛苦又幸福地喝起鸡汤。
送种米的娘家人中午才会到,主要是来看看产妇和小婴儿,送上祝福。
来得人越多,显得娘家人多力量大,也是产妇的依靠。
婆家会准备茶水、饭菜、还有伴手礼,一般是点心糖果、鸡蛋啥的。
兰家本就是开饭店的,有专门的厨师、饭厅,自是安排妥当,姑姑作为婆婆,只需要穿上喜庆的新衣服,陪着产妇在屋里等着亲家到来。
连家的孩子也被安排了任务。
云平跟在建平身后,负责迎来送往,调度统筹;云洁和珊珊负责招待女眷;连莲负责跟在姑姑身旁,充当连家人代表;云升完全指望不上,待在厨房观摩治席。
饭馆的服务员被调拨过来,负责收礼回礼,招待吃饭。
许是太想念女儿,亲家太太提前一个小时,才十点半就到了,后面呼啦啦跟着一群人。
多亏准备充分,服务的人也够用,大家才没至于手忙脚乱。
“亲家,我来看闺女了!你把我闺女养得怎样啊?”
亲家也是个敞亮诙谐的人,人还没进门就听到了大喇叭的声音。
“吆,又白又胖的,算是合格了,我来看看我的乖孙,”一对上茜茜湛蓝的眼睛,姥姥惊叹,“真是个外国佬!还怪好看!”
众人纷纷来欣赏小婴儿的蓝眼睛,茜茜毫不见外,谁来看她她就瞪着大眼看回去。机灵得不要不要的。
虽然嫂嫂已经把孩子随了祖辈,是蓝眼睛的事情提前告诉了娘家人,但大家还是被这双水晶一般的蓝眼睛震惊住了,有这一双眼睛,准保长大后是个美人。
爷爷和姑姑的眼睛是灰蓝色的,爸爸干脆是黑色的,没想到这个小孩竟然隔辈遗传了这么漂亮的眼睛。大家又有一阵夸赞。
到了姥姥展现实力的时候了。亲戚带来了满屋的米面蛋油肉,姥姥说了,使劲往这带就行,反正孩子奶奶家是开饭店的,浪费不了。
还有各种巧手做的衣服鞋袜,琳琅满目。
压轴的是姥姥姥爷送的金晃晃的长命锁。
大家说着各种吉祥话,祝福产妇和孩子一切顺利,健健康康。
姑姑作为婆婆,在一旁看着儿媳妇跟娘家人亲亲热热的情景,眼含热泪,有些情不自禁。
珊珊看到妈妈状态不对,向云洁使了个眼色,双双上前,扶着她回了卧室。
云洁看姑姑突然情绪失控,不知怎么了,只得配合珊珊把姑姑扶坐在床上。
两个女孩陪坐着,静静等着她恢复平静。
好一会,姑姑才稳定住情绪,伸手拉住云洁,带着歉意小声说:“让你担心了,我没事了,刚刚想起了以前的事情,一时没有控制住。”
珊珊扶着妈妈站起来:“妈,洗把脸吧,我重新给你梳头,外边都是客人,咱们还得出去招待。”
姑姑顺从地洗脸梳头,整饬妥当。
“你们俩先去外面,我自己再待一会。”珊珊见妈妈眼睛还是红肿,这样让亲家看见也是不好说话,便留给妈妈缓解的时间,拉着云洁出去了。
“姑姑这是怎么了?”云洁不解。
“这个我知道。”珊珊环顾一周,见没有人,
“妈妈肯定是想起了她生大哥时的那时候,奶奶,也就是她婆婆,不肯好好照顾月子,还嘲笑她送种米娘家就来了两个人,很是磋磨了她一阵。后来有了二哥和我,家里的买卖也是爸爸和妈妈挑起了大梁,妈妈的日子才好过起来。”
“哦。”云洁不好多说,觉得姑姑以前挺可怜的。
脑海中又开始了小剧场,一个外地嫁过来的小媳妇,忍受婆婆的忽视和虐待,坚强不息,终于掌握家庭大权,夺回了属于自己的荣光。
嫂嫂送种米的娘家人爆发出一阵又一阵的笑声,一派欢乐祥和的场景。
云洁心想,大哥出生时,来送种米的娘家那俩人,是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