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监小李子那尖细的嗓音在养心殿内回荡:“退朝——”,依旧跟随着旧皇室的群臣身影渐渐消失在殿外,脚步声也逐渐远去。此时,养心殿内的气氛似乎还弥漫着方才“上朝”时的凝重。我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一下情绪,稳步走到隆裕太后身旁,轻声说道:“皇额娘,您辛苦了。这些日子,您独自肩负着这千头万绪的局面,儿臣都看在眼里。”
隆裕太后转过身,眼中满是疲惫,但在看向我时,又泛起一丝欣慰。我挺直了脊梁,继续说道:“皇额娘,如今我已退位,这段日子的经历让我成长了许多,您往后也该把我当作一个大人看待了。儿臣有一些想法,想与您仔细说说。”
隆裕太后微微点头,示意我继续。我接着说:“首先是我们皇室的资产管理。虽说现在还有优待条件,但坐吃山空终非长久之计。我们得把宫内宫外、颐和园、圆明园、还有远在沈阳的皇宫及承德避暑山庄等地的资产,还有那些皇庄,好好地梳理清点一番。明确每一处产业的收支,合理规划,才能保障我们未来的生活。”
隆裕太后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说:“皇帝所言极是,只是这资产梳理,需得找些可靠之人,否则容易出乱子。”
我连忙回应:“儿臣明白,咱们可以挑选那些对皇室忠心耿耿的旧臣和信得过的太监,让他们分组清查,相互监督打打下手,务必做到账目清晰,最重要的是向洋人聘请资深的审计会计,而物品多少价值就要由我们这边辨别后由洋人帮忙清理账目,我们才能对目前的皇室资产有所了解。”
稍作停顿,我又道:“其次,对于民国政府推行的资本主义,我们不应隔绝开来,而要积极投入进去。如今时代变了,我们不能再守着旧观念。可以拿出一部分资金,暗中投资一些实业,像纺织厂、面粉厂之类的。这样既能获取收益,增加财富,还能借此结交各界人士,拓展人脉。”就如我们的状元郎张謇和邮政司司长唐洪培一样。现在据我所知,他们干起来的工厂效益就非常好。对外他们更是以此称实业救国。
隆裕太后眼中闪过一丝诧异,随后露出赞赏的神色:“皇帝能有这般见识,倒是出乎本宫的意料。只是投资实业,风险不小,还需谨慎行事。”
我重重点头:“儿臣定会小心谨慎,多了解市场行情,再做决策。”
接着,我谈及第三点:“再者,我们得多加培养属于自己的势力。紫禁城里的宫女太监,是我们身边最亲近的人,平日里要多关心他们的生活,给予赏赐和生存的机会,皇额娘现在您是想裁撤宫中多余人员,但是儿臣有不同的看法,其一,宫女太监出了宫,他们虽然拿到有一定的遣散费,但离开了皇宫有谁能庇护他们?其二,他们进宫前都是些穷苦人家的孩子,到了如今身体残缺,算出了皇宫又有谁会正常对待他们?刚我对皇额娘说,对于国民政府的资本经济不予抵触,我就是想利用现在国民政府提倡的发展资本经济,让多余的宫女太监能能够参与其中。让他们成为我们皇室的员工。能让他们有一份固定的工作。本来就是宫女太监,就是我们皇室的家奴,与其让他们出宫自生自灭。不如让他们继续为我皇室效命。这样他们对我们皇室自是忠心耿耿就算大清亡了,我这个当皇帝的和皇太后都没有抛弃他们。宫外,也要联络那些忠于皇室的旧部,凝聚力量。”
隆裕太后轻轻叹了口气:“培养势力谈何容易,稍有不慎,便会引起民国政府的猜忌。”
我胸有成竹地说:“我们行事可以低调些,暗中进行。先从身边人着手,慢慢发展。”在明面上我们虽然是笼络旧官僚的人心。但我们会向国民政府表达的是我们安抚这部分忠于我们的旧官僚旧体制人群,让他们在地方或者许多事情上不足于阻挠新的国民政府。这也是安定民心。
最后,我神色郑重地说:“儿臣看历史上那些大族,兴衰荣辱往往在转瞬之间,而一个大家族的重新崛起,而最重要的,便是对后代的教育。我们要重视对皇室子弟的教导,不仅要教授传统的经史子集、礼仪制度,还要引入现代知识,如科学、经济、政治等,让他们能在这新时代有立足的本事。”现如今全国人民的有志之士都在学习外国的新体制。从前是君主共和,现在是民主共和。那我们也要学习外国的先进的知识生产力,技术。难道还像从前那样?只顾提笼架鸟。对于外物一概不管。那这样别说一个家族的复兴,更何谈一个王朝的复兴。皇额娘我觉得你应该以我的名义下一道皇太后懿旨。要求摄政王联合众多忠于皇室的皇亲贵戚加强对皇室宗族子弟的教育问题,我以后真的有机会新建大清,也不至于无用人之地。
隆裕太后听后,眼中泪光闪烁,她伸手轻轻抚着我的脸颊:“皇帝,你真的长大了,能想到这些,本宫很是欣慰。这皇室的未来,往后便要靠你多操心了。”
随后,我们母子二人便在养心殿内,就这些想法展开了深入的探讨,时而各抒己见,时而达成共识,为这风雨飘摇中的皇室,努力谋划着未来的出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