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家的人当天就被官府的人带走了,除了陈玉娘和几个年幼的妹妹外。
既然事情已经闹到了官府,李老太太这边自然也得由官府的仵作前来验尸,里里外外的又折腾了好几天李老太太才算入土为安。
李云志已经向学堂请了好几天假了,不能再耽误了。
杨春华一边给他收拾换洗的衣服,一边叮嘱道:“志哥儿,你前段时间去府城耽误了一些功课。
这几日为了老太太的丧事又耽误了不少功夫。
你回到学院里一定要好好用功读书,家里的事情有我和你爹在,你什么的都不用操心。”
在杨春华的心里,李云志读书的事情就是天下第一的事情,其他的都要往后靠。
李云志闻言笑着回道:“娘,你就放心吧,这点功课我肯定是能够补上的,绝对不会耽误一个月后的升班考试。”
杨春华这才点点头,她对李云志一向放心。
李云志回了学院,陈沐几人少不得围着他问这几日为什么没来学院。
李云志便把家里发生的事跟他们几个简单说了一遍。
听的几人是目瞪口呆的,陈沐更是同情的看了李云志一眼:
“李兄,你大伯这一家子还真是奇葩,幸亏你们有先见之明,早早的分了家,要不然你还不得被他们拖累死。”
李云志叹了口气:“终归是有血缘关系的,就算是分了家还是没办法彻底撇清,算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反正我是不会在他们手里吃亏的。”
严学安一脸赞同的说道:“李兄做的对,对付这种人就得态度强硬一些才行,不然他们会觉得你软弱可欺。”
接下来的时间李云志一直在认真的学习,每天五更天就早早的起床读书,晚上还要秉烛夜读。
李云志努力到把自己都快感动了,他心想着就凭他这份努力若是在升班考试中再考不出一个好成绩自己这书就不必读了。
临考试的前两天,李云志倒是彻底放松了,就连书都不怎么看了,陈沐则显得有些焦躁不安,恨不得住在书本里。
李云志看了他一眼,这平时不上香临时抱佛脚也算是让陈沐给玩明白了。
陈沐看着李云志一脸轻松的样子放下手里的书说道:“李兄,我看你一脸的从容,你就这么有把握能升到丙班?”
李云志看了他一眼满脸自信的回道:“那是自然。”
陈沐小心翼翼的问道:“就算你平时功课学的再好,你入学也不过半年时间,凭什么这么有把握?
我都在丁班待了两年了,自认为平时的功课学的也不差,可是每到考试的时候,就格外的紧张,成绩也比平时差很多。”
李云志看了他一眼,陈沐这是属于典型的关键时刻掉链子,心理素质不行。
陈沐见李云志看他的眼神又开口问道:“李兄,你有没有什么好办法啊?”
李云志笑了一声拿起一本书对着他说:“来,跟我学!”
陈沐有些不明所以,也拿起了一本书,看着李云志对着书拜了三拜。
陈沐也跟傻乎乎的跟着拜了三拜。
直到拜完之后陈沐也没搞懂李云志到底是什么意思。
“李兄,我们为何要对着书本拜啊?”
李云志淡定的回道:“以你目前的这个状况,我觉得在做题和作弊之间你觉得你更应该作法,在上进和上心之间你更应该上香,在求人和求己之间你更应该求佛。”
陈沐听完李云志的话顿时有些目瞪口呆。
窦书宁和严学安闻言都笑的前俯后仰的,差点眼泪就出来了。
陈沐这才反应过来,李云志这是在消遣他。
于是气呼呼的要跟他拼命,李云志自然是不会跟他打的,于是两人一个跑一个追。
还有两个拍着巴掌看笑话的。
最后陈沐累的气喘吁吁的也没有追上李云志,当然李云志也累的不行,心道这熊孩子体力果然不一般。
最后两人各自找了个地方瘫倒在那里。
陈沐有些不高兴的说道:“李兄,枉费我把你当朋友,你居然如此嘲笑我。”
李云志冷哼一声说道:“你这真是好心当成驴肝肺,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我这可是真心帮你的。”
陈沐怀疑的看了他一眼。
李云志继续解释道:“像你这种情况是典型的心理素质不行,简单来说就是没见过大世面。
你心理素质越差就越担心自己考不好,考试的时候你脑子里就越乱,自然就考不出理想的成绩。
你现在要做的就是放松,以平常心来对待,说不定会有出其不意的效果。”
陈沐听到这话倒是认可的点了点头,他每次考试的时候确实是有李云志说的这种情况。
“李兄,我这次真的能考上吗?”
“那是自然,你拜都拜过了,自然是有用的,你现在是不是没有那么紧张了?”
经过李云志这么一提醒,陈沐惊奇的发现自己好像真的没有这么紧张了。
“真的呀,李兄,我好像真没这么紧张了,这次我一定能考上丙班,到时候咱们还能做同窗。”
李云志听到这话顿时黑了脸,早知道这样他就不烂好心了,他可不想再跟这帮小孩子们做同窗了。
窦书宁和严学安闻言相互对视了一眼,两人又同时别过脸去。
在李云志和陈沐看不到的角落里对着自己的书本虔诚的拜了三拜。
一转眼就到了升班考上的日子。
李云志等人早早的来到分配好的考位上。
这次监考的夫子还真不少,除了谷夫子和李夫子外,就连葛山长都来了考场。
葛山长宣读了考场纪律后就让李夫子他们发放试题。
当然这只是文试,除了这些还有骑射等武试。
李云志心想这古代的考试还挺正规,堪比前世的高考。
这要是等到正儿八经的科考不知道该严成什么样子呢。
好在李云志也没有打算作弊,拿到试卷后就开始认真的看了起来。
这些题对于李云志来说倒是不难,都是课堂上夫子讲过的内容,最难的还是策论。
不过这个东西,李云志向来认为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只要贴合实际,倒是没有什么对错之言。
考试的时间为两个时辰,李云志只用了一个时半时辰就全部做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