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志看着高扬似笑非笑的说道:“高大人别来无恙啊,下官这厢有礼了。”
李云志算然嘴上说着有礼,但是连头都没点一下,脸上也是一脸的傲慢。
高扬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心里的恐惧面色平静的说道:“大家都以为金科状元翰林院学士李云志乃是一介文弱书生。
没想到李大人居然有如此通天的本事,能悄无声息地进到本官的府邸不被任何人发现。
恐怕就连江湖中的一流高手都做不到,怪不得陛下如此器重你。
就凭李大人这份悄无声息的本事可与那些梁上君子相比较了。”
李云志听高扬说话的语气越来越阴阳怪气的,毫不在意的笑了笑说道:“高大人谬赞了,不过是雕虫小技罢了。
比不得高大人,在朝廷和留王两边来回的徘徊,看着风向伺机而动。
若是留王势大,能号召天下兵马一举夺得天下,高大人可博得一个从龙之功。
若是朝廷能快速平的叛乱,高大人可以说自己是被留王胁迫,并未与他同流合污。倒是也可以全身而退。
高大人,这世上哪有这么好的事情呢,你当朝廷和留王都是傻子吗?”
高扬听到李云志的话立马变了脸色,因为李云志的话正好戳中了他的心思,他看着李云志说道:
“李云志,本官是看你乃是陛下的心腹才对你如此客气的,你少在这里胡说八道,真当我这布政使府衙是你能撒野的地方吗?
本官乃是朝廷的封疆大吏,堂堂的正二品大员,你不过是个翰林院的五品小官罢了。
你若是真要在江南府的境地内出了事恐怕也没人会深究的。”
李云志听到这话哦了一声,然后饶有兴味的看着高扬问道:“高大人这话似乎话里有话,下官愿意聆听,还望高大人赐教。”
这么多天高扬夹在朝廷和留王中间,每日里都是胆战心惊的,见不得李云志这副毫不在乎的嘴脸就忍不住想要撕下他的面皮。
他看着李云志恶狠狠的说道:“你说你一个五品小官若是死在了江南会怎么样?
反正你已经失踪了这么多日子,谁也不知道你的去向。
等将来尘埃落定,本官再公布你的死讯,若是朝廷胜利,本官就说你是被留王的人所是杀。
本官找到你的时候你已经死了。
若是留王侥幸剁得江山,本官便拿你的尸体向他投诚。想必到时候留王不会怪罪本官今日摇摆不定的举动。
说不定还会夸赞本官忠肝义胆呢。”
李云志听完之后啪啪鼓了两下掌笑着说道:“高大人果然深谋远虑,真是让下官佩服至极。
不过你觉得本官敢置身一人闯进你这布政司府衙会没有全身而退的依仗吗。
高大人现在悬崖勒马还来的及,一旦双方开战你想回头可就难了。
想想你父母妻儿乃至九族,不是下官威胁你,但凡你今日敢对下官动手。
下官可以保证你高家九族乃至家里的鸡犬绝对没有半点活路。”
说完便气势凌厉的看着高扬,那眼神中的阴狠让高扬瞬间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高扬不自觉的后退了两步,随即又觉得有些丢人便硬生生的停了下来。
两人之间的氛围一时间有些僵持不下。
李云志却突然笑出了声:“高大人,开个玩笑而已,不必这么认真。
我知道高大人对朝廷的忠心,不然早就投靠了留王和他狼狈为奸了。
高大人刚刚说的那些话不过是不满我擅自进入你的府邸罢了。
高大人一定要谅解下官的难处啊,你也知道留王最近逼的太紧,我这也只能暂时避其锋芒了。
不过留王只是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了。”
李云志这话无疑是给了高扬台阶,他态度也缓解了不少,不过对于李云志最后如此有自信的一句话,高扬怀疑的问道:
“你说留王是秋后的蚂蚱是什么意思?李云志你可不要骄傲自大,也不要小看了留王。
他在江南经营多年,此地又是他的封地,他的实力不容小觑,江南有一半的官员已经投到了他的麾下。
而且他手里要人有人要银子有银子,你若是大意将来吃亏的只能是你自己,损失的是朝廷。”
李云志听到这话笑着说道:“你说的银子是后崖山的那座银矿吧?”
高扬有些震惊的看着李云志问道:“你,你怎么知道的?”
李云志哂笑两声说道:“我若是连这点事都不知道又怎么可能出现在你的府邸。
我不仅知道后崖山有座银矿,我还知道叶晨安许诺你们等银矿开采出来跟你们平分那些银子呢。
这也是江南出现旱情,江南府所有的官员都缄口不言的原因。”
李云志早就搞清楚了,一些地方小官的奏折无法直达天庭,只能一级一级的上报。
地方官至少五品以上的官员才有直接上奏陛下的权力。
这本来是朝廷为了提高办事效率而设定的,但是凡事有利也有弊,朝廷是提高了办事效率,但是因此也受到了不少的蒙蔽。
至于有权力直接上奏朝廷的官员,要么是被叶晨安给收买了,帮着隐瞒灾情。要么是惧怕叶晨安的势力持中不言。
高扬见李云志早就调查清楚了,觉得隐瞒也没什么意义了。
便直接承认道:“你说的不错,留王确实是许给了大家伙众多好处。
他曾当着我们的面斩杀了反对他的江南府知府谢大人,向朝廷谎称他是暴毙而亡。
且谢家五十三口一夜之间全都被灭了口。
叶晨安手里有兵权,就算我们有心向朝廷报信也走不出江南府。
为了自己和家人的性命我们只得明哲保身。
但是本官绝对没有做过伤天害理的事情。
若不是本官有先见之明,第一批逃难的百姓根本走不出江南府。
李大人,本官自知自己罪孽深重,对不起朝廷,对不起江南的百姓。
本官愿意将功赎罪,事后也愿意接受朝廷的处置,只求李大人能保住本官的家人。
本官愿意听从李大人的差遣。”
李云志闻言笑了笑,他就知道高扬是个识时务的人。
虽然他德不配位,但是在任期间确实没做过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这也是李云志愿意给他一次机会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