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致远满意地点点头,接着说道:“以后有什么困难尽管提,医院会全力支持你的工作。”
刘珊珊再次道谢。
林源也跟着说道:“多谢马院长的支持,我叫林源,我跟珊珊刚从盛京调回来,我现在在协管局工作。
以后还得劳烦马院长多照顾照顾珊珊。”
听到林源的名字,马致远就不淡定了,特别是听到林源从盛京过来的。
马致远一把拉着林源的胳膊问道,“你是林源,盛京食品厂的技术员,林源。”
林源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一般有名的医生肯定听过他的名字。
所以在准备离开前,林源才自报家门,就是为了让马致远知道刘珊珊是他林源的媳妇。
林源笑着对马致远说道:“对,我就是林源,马院长你认识我?”
马致远听到林源确认后,激动了。
他知道林源,主要是从两个方面,一个是他在战场医院的时候,国内送到战地医院的药膳。
马致远作为一个中医,怎么能不知道药膳的作用,但是他们这些老中医都没有想起来用药膳来改善伤兵的体质和伤后恢复的速度。
最后还是一个外行提出来的,一个食品厂的技术员给提出来的,这么怎么不让他们这些中医汗颜。
所以马致远在朝国就记住了林源这个名字。
第二个就是因为赤脚医生手册。
作为国内知名的中医,在知道赤脚医生手册的时候,也抽空回过来参加赤脚医生手册的编纂。
对于马致远这样的知名中医来说,能参加赤脚医生手册的编纂,也在情理之中。
更何况对于马致远来说,能够编纂赤脚医生手册,这种利国利民的事,当然也是义不容辞。
主持赤脚医生手册的郭老,跟他详细的说了林源这个人。
他一直希望能够和林源见面,想知道到底是什么样的人,一个外行人,能够想到两个对国家,对人民这么有用的想法。
所以马致远激动的握住林源的手,“林源同志,你怎么也没早说,我想见你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了。
在朝国我就想见识见识你这位神奇的人,怎么想起来用药膳来提高士兵的恢复,又怎么想起来提出赤脚医生手册的。”
林源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他本来不是多么喜欢张扬的人,为了媳妇的工作更加的顺利,他才会主动说出自己的名字。
果然是人的名,树的影。
他林源的名号在医学界,还是能够立的住的。
林源这会开始谦虚了,“马院长,过奖了,我就是一厨子,俗话说药食同源,一个厨子懂点药膳也属于正常。
本来我也打算参军去朝国,想为国家尽点微薄之力,但是家里就剩我一根独苗,所以家里的长辈不允许。
所以才想着用自己的专长,为国家尽力的。
所以当不得马院长的夸奖,只有像马院长这样不顾个人安危,奔波在前线的人,才是国家的英雄,民族的脊梁。”
马致远拉着林源坐下,之前马致远只是认为,刘珊珊是一个水平不错的医生,林源只是家属。
偌大的京城中医院,肯定不缺好的中医,所以马致远就没有太当回事,但是现在听到林源的名字,怎么可能让林源这么轻易的就离开。
虽然林源是一个外行人,但是马致远可不这么认为,谁家的外行人能够根据当前国内的情况,提出赤脚医生手册。
所以马致远有很多的东西想着跟林源探讨。
反正刘珊珊的入职也顺利的完成了,林源两口子也没有什么大事,所以林源就坐下来和马致远聊天。
马致远亲自给林源两口子泡上茶,而且从抽屉里拿出香烟。
他不抽烟,正常情况下,也没人敢在他的办公室抽烟,但是今儿不仅不限制林源抽烟,还主动拿出香烟出来。
这要是被院里的人知道,指定会惊掉下巴。
马致远没有和林源聊过多的中医知识,因为林源毕竟不是中医,他主要和林源聊聊的是药膳和赤脚医生手册的理念。
林源也打开话匣子,分享了自己当初提出这些想法的初衷和背后的思考。
他谈到在食品厂工作时,想到战场伤兵的健康状况,便萌生了用药膳改善的念头;
而赤脚医生手册则是希望能让更多基层百姓获得基本的医疗知识和救治。
马致远听得十分入神,不时点头称赞。
要说让林源实操,他没有这个本事,但是经历后世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别说医学了,就是怎么造蘑菇,他都能跟你聊一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