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江怀浔被封为大统领,夫君说,这样就挺好,也不是太子党的人,也不是三皇子的人。
若听雪真的和江家大郎成了,夫君又会如何?
虽然他嘴上不说,可内心其实也为听雪的婚事着急。
可他和她说,他是御史,靠的就是这张嘴吃饭,若什么时候他不说了,他可能做官的日子就到头了。
他是两边为难,头发都熬白了许多。
想到这里,宋夫人又默默小哭了一场。
宋听雪知道自己母亲的心事。
可她从没有怪过父亲怨过父亲。
即便这辈子不嫁,她就陪着一家人,又如何呢?
“若你真能嫁给江家大朗这样的人,我和你父亲也就心安了。”
“母亲,你别这么说……”
两人正相互安慰着,下人来说,江老夫人和江小姐来了。
宋夫人惊喜,江家果然是光明磊落的人家。
四个人坐在一起,江老夫人便说两个孩子如今相看了,也无一人反对的,不如就尽快将此事定下。
江老夫人便开始说今日下午她们便要回去。回去之后便会挑日子去宋家下聘。
“不知宋夫人何时回去?这事情还是尽快和宋大人通一下气。”
宋夫人连连点头,“我们也下午回去。”
人家都要下聘了,自然是摆明了诚意,她要赶紧回去告诉夫君。
江老夫人又把福康公主的事情说了出来,她不是喜欢隐瞒事情的。
“福康公主做事让人意想不到,宋夫人还请小心一些。”
宋夫人感激老夫人的坦诚,觉得此事也怪不到江家人的头上。
再加上自己姑娘已经同江家大郎相看,两人都互相满意,自己这个做母亲的肯定要站在女儿这边。
“老夫人放心!我家夫君毕竟是个御史,若福康公主真敢对我姑娘动手,我夫君绝对要弹劾她!”
江舒儿觉得甚好。
一个公主被弹劾,意义将大不同。
公主向来代表了天家颜面,她被弹劾,等于皇家丢脸,到时候即便宋大人讨不了好,那福康公主也定要付出代价。
两家人接着商议,宋听雪和江怀浔的事情暂时先保密,等下聘了,该知道的人也就都知道了。
想来那个时候,福康公主看不到希望,自己就会放弃。
回了京,有江老夫人操心大哥的婚事,江舒儿便把心思放到了金楼上。
因为还没找到合适的人,金楼一直未开张。
她找来徐嬷嬷问她侄子有没有回来。
前些日子,徐嬷嬷推荐自己的侄子徐三来做金楼的管事,不是别的,因为徐三从小算数了得,又喜欢做生意。
可家人不支持他,他也只能从外面弄些小东西倒卖,虽然能赚些钱,可也不多。
这次他从南方回来,徐嬷嬷立刻拉着他不让他做倒卖生意了。
有金楼掌柜这么好的差事,比倒卖生意强多了。
徐嬷嬷笑,“回来了!昨天回来的,老奴还正等着舒姐儿回来呢!”
接下来徐嬷嬷又带徐三让江舒儿考验了一番。
江舒儿怀疑,眼前的人黑黢黢瘦瘦的,很沉闷。
这样的人能当掌柜?
可当他拿起一根簪子开始推销的时候,脸上表情立刻变的生动灵活,那话术,江舒儿都想买下簪子了。
“给他裁几身好衣裳,以后金楼就交给他,一个月10两银子,每个月销售的好,还另有奖励。”
徐嬷嬷感激,领着自家侄子出去了。
寻常大掌柜,一个月最多6两,小姐给了10两,这说明小姐非常满意。
“你还不愿意来!这可比你在外面风吹日晒强多了!”
徐三不说话,内心却也激动。
当下绝定不能辜负人家的期待。
虽然他在外面跑一趟来回个把月,也能赚个十几两,可风险很大,如今安稳就能赚上8两,他不是不识好歹的人。
江舒儿解决了一件大事,心下满意。
可没过多久,琵琶却来说,外面冯家夫人带着江家二小姐上门了。
冯夫人被请进了门,江明月小媳妇似的跟着。
“等会该怎么说,不用我教了吧?”
冯夫人目光阴郁的看着她,说话声音嘶哑,脸色发青。
近来她手上的银子银子用的差不多了,前日便让人去韩家拿些。
哪知心腹去了一会后便回来大惊失色告诉她,韩家宅子里住的已经不是韩家人,那家人告诉她,有人把宅子卖给了他们。
至于之前的韩家人,他们没见过,也不知道去了哪里。
韩家人呢?
冯夫人心突突直跳,又让心腹去金楼看一趟。
大哥说过的,那金楼日后要过户给她,她早就将金楼看成她的囊中之物。
心腹又跑了一趟,回来更加彷徨,说金楼已经关了好几日。
冯夫人当下便病倒了,又派人去打听,过了许久才打听到,韩家人变卖了京中所有的产业,人也已经离开。
冯夫人差点发疯。
她又花了不少银子找人了解到底是谁买了韩家产业,其中一个办事的小吏收了银子,偷偷说,新地契上面的私章名字叫江舒儿。
这下冯夫人是真的发疯。
她韩家在京城辛苦这么多年,结果一切家业都变成了江家的!
这个贱人!
她到底使了什么手段,逼得她娘家人都要逃离京城,还不和她这个妹妹说一声!
凭什么!
这其实是个误会。
韩昌义当时拿了银子回去,本想给妹妹留一份,到时候他要离京的时候送到冯家顺便说一下情况。
可等银子拿回去才发现,还完债务,几家人一分,每家也不过就分了几千两银子。
若是寻常人家,几千两银子够几辈子花了。
可韩家,几千两银子也不过就是几个月的花销。
当下韩昌义歇了心思。
到离京时候,他也没去见冯夫人。
见了怎么说?我们要走了,一分钱没留给你,你好自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