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网络暴力整整持续了半年。在这半年里,黎知许的生活彻底被打乱。他不敢出门,不敢回学校,也不敢看手机。他害怕看到那些充满恶意的评论,害怕听到那些流言蜚语。
黎知许无数次感到自己仿佛置身于一个无尽的黑暗深渊,四周充满了冰冷和绝望。
他每天都在问自己:“我还能坚持下去吗?”
他开始失眠,整夜整夜地睡不着觉,脑海中不断浮现出那些恶意的评论。
他感到自己被全世界抛弃了,没有人理解他,没有人支持他。他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价值,怀疑自己是否还应该继续留在娱乐圈。
但是每当他想到这些的时候,晏亦川他们三人都像是有什么心灵感应一般,突然出现摁响他的门铃。
看见把自己围起来的三个人,黎知许就会忘掉那些想法,他才没有被抛弃,明明他们都爱着自己。(由此可见后面苏翊暻的死到底会让人多崩溃)
最终,在经历了半年的黑暗和挣扎,就在大家以为他的事情就要这么过去的时候。
黎知许突然出现,扔下了一记重弹,他对那些恶意造谣、诽谤他的人提起诉讼。
他把能告的都告了,法院受理了他的诉讼,并迅速展开了调查和审理。
沉寂的半年,身边的人都在帮他收集证据,孤儿院的院长也无数次联系黎知许说要帮他证明,帮他澄清,如今,终于到了那一天。
黎知许至今仍记得当时他在法庭上的感受,动作,以及说的话。
开庭的那一天,黎知许出门的时候还是阴天。天空灰蒙蒙的,仿佛整个世界都笼罩在一层阴影中。
黎知许穿着一身剪裁得体的深色西装,神情平静。他没有像往常一样戴上口罩和帽子,而是坦然地面对媒体的镜头。
因为苏翊暻公司有重要的事的原因,所以只有晏亦川和宋宴倾两人陪着他,律师已经先一步到达了。
法院门口聚集了一些媒体和围观群众,看到黎知许出现,立刻围了上来。闪光灯不停地闪烁,记者们争先恐后地提问。
“黎知许,你对今天的庭审有什么期待吗?”
“你认为你能胜诉吗?”
“你对那些造谣者有什么想说的?”
黎知许停下脚步,抬起头,直视着那些镜头和提问者。
“我没有什么期待,”黎知许的声音难得的低沉却又坚定,“因为我知道,事实就是事实,真相就是真相。”
他没有再多说什么,只是微微一笑,然后走进了法院。
其实他可以不来的,委托律师来就好了,但他偏偏就是想看看那些造谣者都是些什么人。
……
法官敲响了法槌,整个法庭瞬间安静下来。
黎知许坐在原告席上,神情自若,眼神坚定。他没有表现出丝毫的紧张或不安,反而有一种超乎寻常的从容。
晏亦川和宋宴倾坐在旁听席上,默默地看着他,眼睛里的担忧都要溢出来了。
黎知许的律师首先发言,详细列举了被告在网上发布的各种恶意评论和谣言,并出示了相关证据。
“尊敬的法官,陪审团,今天我们在这里,是为了揭露一场有预谋的网络暴力事件。我的当事人,黎知许先生,是一名年轻的艺人,年仅十八岁。他出于善意,前往孤儿院做慈善,却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恶意攻击和诽谤。”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024条,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被告方在没有任何事实依据的情况下,在网络上散布了大量关于黎知许先生的虚假信息,严重损害了他的名誉。”
“我们提供的证据,包括孤儿院院长的证词、孩子们的证言,以及黎知许先生家人和朋友受到骚扰的证据,都清楚地表明,被告方的行为已经超出了正常言论自由的范畴。”
“我们请求法庭依法判决,追究被告方的法律责任,还黎知许先生一个公道。”
原告律师的声音铿锵有力,句句掷地有声,黎知许感到一阵力量从心底升起。
被告律师站起身,试图进行辩护,但语气明显底气不足:
“尊敬的法官,陪审团,我方认为,原告方提供的证据并不能直接证明我方当事人有恶意诽谤的行为。网络上的言论自由是受到法律保护的,我方当事人只是在表达自己的看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025条,行为人为公共利益实施新闻报道、舆论监督等行为,影响他人名誉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我方当事人只是对某些事件提出了质疑,并没有恶意中伤黎知许先生。”
“我们承认,某些言论可能存在不当之处,但我们请求法庭考虑到言论自由的原则,给予我方当事人一个公正的判决。”
被告律师的声音显得苍白无力,黎知许心中不禁感到一丝不屑。
——
作者要爆炸了,平安夜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