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皇帝的严令督促下,宰相张大人和刑部对冷幽凝党羽的清查行动雷厉风行。刑部的官员们日夜不休,他们穿梭于京城的大街小巷,出入各个府邸,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线索。每一份口供、每一个关联人物,都被仔细核查,确保所有罪行都被揭露。在一个阳光微弱的清晨,一份详实厚重的调查报告,被郑重地呈到皇帝案前。这份报告里,每一个字都像是一颗钉子,确凿地钉死了冷幽凝及其党羽的罪行,也将苏悯贤的清白彰显无疑。
早朝时分,金色的阳光穿透宫殿厚重的琉璃瓦,在大殿地面洒下一片片光斑。皇帝身着明黄龙袍,神色庄重,端坐在龙椅之上,威严的目光如炬,缓缓扫视着殿下群臣,随后,他的声音犹如洪钟,在朝堂上回荡:“苏悯贤蒙冤多年,如今真相大白,朕即刻恢复其官职与名誉。”
话音刚落,朝堂上顿时一片哗然,大臣们交头接耳,窃窃私语。有的大臣脸上满是惊讶,显然还未完全消化这个消息;有的则微微点头,面露欣慰之色;更多的人眼中闪烁着对正义得以伸张的赞叹。苏悯贤身着崭新朝服,衣袂飘飘,步伐沉稳有力地走到大殿中央,双膝跪地,叩谢皇恩。他的眼中泪光闪烁,激动之情溢于言表,声音也因太过激动而微微颤抖:“陛下圣明,臣多年冤屈得以昭雪,皆仰仗陛下公正决断。臣定当肝脑涂地,报效朝廷!”皇帝微微颔首,脸上露出了一丝欣慰的笑容:“苏爱卿,你受委屈了。往后定要尽心尽力,辅佐朕治理江山。”
随后,皇帝下令为苏悯贤举办盛大的复职仪式。仪式当日,整个皇宫张灯结彩,处处洋溢着喜庆的氛围。鲜艳的红毯从宫门一路蜿蜒铺到朝堂,犹如一条红色的绸缎。道路两旁,宫女太监们整齐排列,手持宫灯和鲜花,脸上带着恭敬的笑容。苏悯贤在众人的簇拥下,缓缓步入朝堂。他身姿挺拔,气宇轩昂,每一步都仿佛踏在自己重生的道路上。曾经与他一同流放、并肩作战的周启、陈安、赵勇和林婉儿也都受邀出席,他们站在台下,眼中满是自豪与欣慰,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仪式上,皇帝亲自为苏悯贤颁发象征官职与荣誉的印绶。印绶用金丝织就,上面镶嵌着璀璨的宝石,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皇帝双手捧着印绶,郑重地递到苏悯贤手中,语重心长地说:“苏爱卿,望你不忘初心,继续为朝廷效力。”苏悯贤双手接过印绶,只觉得这印绶沉甸甸的,不仅承载着官职的重量,更承载着皇帝的信任与期望。这一刻,他等待了太久太久,曾经流放时的艰苦岁月、被诬陷时的冤屈悲愤,都在这一刻烟消云散,化作了满心的感激与坚定的决心。
仪式结束后,苏悯贤回到家中。望着那熟悉又陌生的府邸,他百感交集。曾经被抄家时,这里一片凄凉,大门紧闭,杂草丛生,如今却焕然一新。朱红的大门敞开着,门上的铜环擦得锃亮,门口的石狮子威风凛凛。走进府邸,家人们早已等候多时,看到他回来,纷纷围了上来,喜极而泣。父母眼中满是心疼与欣慰,妻子紧紧拉着他的手,泪水止不住地流。曾经被迫离散的亲人们终于团聚,欢声笑语回荡在府邸的每一个角落,仿佛要将过去的阴霾全部驱散。
苏悯贤深知,自己能沉冤得雪,离不开朋友们的帮助和支持。当晚,他在府邸中设宴款待周启等人。宴会厅里,灯火通明,摆满了丰盛的佳肴美酒。众人围坐在一起,举杯欢庆,回顾着一路走来的艰辛历程。周启满脸通红,拍着苏悯贤的肩膀,笑着说:“苏兄,恭喜你重获新生!咱们这一路的苦总算没白吃。”陈安推了推眼镜,眼中闪烁着泪光,感慨道:“是啊,正义或许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林婉儿笑着说:“这一路,有过害怕、有过绝望,但从未想过放弃,如今看到苏大哥沉冤得雪,一切都值了!”
苏悯贤举起酒杯,满含深情地看着大家:“感谢各位兄弟姊妹,没有你们,就没有今日的我。咱们一起熬过流放的艰苦,一起在宫廷中冒险调查,这份情谊,比这美酒更醇厚,比这世间万物都珍贵!”众人纷纷举杯,一饮而尽,欢声笑语在夜空中久久回荡。
从此,苏悯贤重新回到朝堂,以更加坚定的信念和过人的智慧,为国家和百姓贡献力量。他处理政务公正严明,敢于直谏,深得皇帝的信任和百姓的爱戴。而他沉冤得雪的故事,也在民间口口相传,成为人们传颂正义与坚持的佳话,激励着无数人在困境中坚守信念,追求正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