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杨晓晓为表庆祝,已经在亲自下厨,准备好好犒劳犒劳儿子了。
“儿子,多吃点,晚上的宫宴,你定是吃不了多少东西的,省的到时候肚子饿。”
“行,谢谢娘。”
杨晓晓看着面前初长成的少年郎。
面带微笑,如春日暖阳,双眼弯如月牙,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整齐洁白的牙齿,在笑容中若隐若现,又增添了几分清风朗月般的俏皮可爱。
真希望这份美好,能一如既往。
但她知道,很快,他就会离开她的身边,去走他自己的路了。
“儿子,娘要送你三本书,你定要好好看看,务必保存好。”
杨有川迎着母亲严肃的神色,双手接过了书籍。
《智囊全集》《孙子兵法》《三十六计》?杨有川随意翻开了最上面的智囊全集,稍看几眼,顿时惊讶万分。
这三本书的含金量不可估量。
遂惊讶的抬头望着母亲。
“儿子,娘要你发誓,若你有身居高位之日,定会用你毕生所学,做一个光明磊落,造福百姓之人。”
“娘,我答应你,若我有为官的一日,绝不做伤天害理之事,定会做个为百姓谋福利的好官。”
杨晓晓:……行吧,意思都差不多,皇帝……也算官吧?
“那你可记好了,要是你哪日做了伤天害理的事,娘可是不会认你是我儿子的,到时候娘就亲自将你抓起来,回炉重造,哈哈!”
“那我可不会给娘这个机会,我以后不仅要做个好官,还要做个好儿子,一辈子孝顺娘,听娘的话,娘让我往东,我绝不往西,娘让我抓鸡,我绝不撵鸭。”
夜晚,闻喜宴。
这是为这场殿试上榜的进士所举办的宴会。
身为年纪如此年轻的状元郎无疑是这场宴会的焦点,也是众官员拉拢试探的核心。
好在杨有川年纪尚小,不饮酒水,且性格清冷,全程礼貌有加,既不得罪任何人,也绝不多说一个字,淡定从容。
而皇帝却全程都在不动声色的打量着杨有川,对他的表现很是满意。
小小年纪,不骄不躁,又沉稳大气,实属难得。
宴会后,杨有川被皇帝的贴身公公一路引进了御书房,脑子还是懵的。
直到听见皇帝问自己身世,更是丈二摸不着头脑。
“皇上,臣自出生就由母亲独自抚养长大,父亲在臣还未出生时,就已故。”
“哦~?”
“刘光全,去将永宁公主请来。”
“喳。”
……
一个时辰后,杨有川失魂落魄的踏出了御书房。
身后一娇小可人的小丫头紧随而出。
“哥哥,你还是不信吗?”
“且不说你身上的胎记,还有玉佩,就是适才的滴血验亲,也足以说明你就是我的亲生哥哥,也是父皇的儿子,真正的龙子。”
杨有川并未说话,径直走远。
“哥哥……”
“公主殿下,许是殿下一时难以置信,奴才相信,只要过些时日,殿下定会想通的。”
“您瞧,陛下都还未着急呢,您就放宽心吧。”
“知道了,全公公,我先回宫了。”
她得赶紧将这件事告知外祖父才好。
她能如此顺利跟父皇相认,外祖父功不可没,外祖父的唯二心愿就是替娘亲找回哥哥。
*
“说吧,怎么了?一回来就一副无精打采的模样?”
“娘,我……你……我是不是……”
“你是不是想说,你是不是娘生的?”
杨有川惊讶抬头,却望见母亲面带微笑,一如既往的和煦笑容。
“是…是。”
“没错,你不是娘生的,你是娘在乔石村后山捡来的,捡到你时,你身旁的丫鬟已经死了。”
“说来也是巧,在捡到你之前,我还恰巧在后山崖下捡到你那被追杀而掉落山崖的亲娘和妹妹,将她们救回了家中……”
……
“娘,所以……你早就知道我的身份?”
“我知道你娘的身份,自然也知道你的身份。”
“娘,皇上说我是他儿子,是皇子,我……”
“我不想离开娘,我想一辈子待在娘身旁。”
“傻孩子,你就算不是娘生的,也是娘养大的,你不管去到哪里,你也是娘的儿子啊。”
“可是……”
“你想做什么就去做,你大了,自然会有自己的人生,娘一直在这,不会跑,只要你还认我是你娘,我就一直是。”
“嗯嗯!”
杨有川听此,总算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隔日。
“夫人,丞相府派人递来了帖子。”
“嗯,我看看。”
几息后……
“拿去给少爷吧,去不去由他。”
半月后,杨有川和杨晓晓就被接进了宫。
待再次出宫时,就变成了杨晓晓独自一人。
不过三日,杨有川就恢复了皇子身份,排行老四,且即刻被封为了:睿王。
这一世,有杨晓晓的参与,永宁公主没有流落在外,借助其外祖父的势力,早早的就认祖归了宗,连养在身边的杨有川也早早的自动暴露在了皇帝面前,同时还消除了隐藏在暗的敌人。
之后,杨晓晓留下信,就回了乔石村。
她可不想留在这做靶子,儿子以后的路还长着呢,那么自己将会是他最大的软肋,还是早些离开的好。
当杨有川收到母亲的信件时,低落了好些天,遂又打起了精神,母亲说得没错,只要我想,也可随时回村去看望她的,这京都水深,总比将母亲一人留在这强,母亲的性子本就受不了拘束,又讨厌麻烦,回村是最好不过的。
十年后,新皇登基,改国号:元平。
不出意外,新皇就是曾经的睿王。
上位第一件事,就是以养育皇嗣有功,以国名为封号,封了杨晓晓为正一品“燕国夫人”。
享:食邑千户,年俸银万两,绸缎千匹,田产万亩。
另有金银珠宝,珍贵药材等……为赏赐。
杨晓晓:养个娃,实现人生巅峰了咋整?
用不完,根本用不完。
参加完儿子的登基大典和封后大典后,便又回了乔石村,元平帝并没有阻止,只派了两个贴心的下人前去伺候。
新后乃是太傅之女,芳姿绰约,仪态万方,知书达理,才貌双冠,对杨晓晓也很是尊重。
自新皇继位以来,燕国风调雨顺,在其用心的治理下,百姓安居乐业,众望所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