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时辰后,杨晓晓被管家满面笑容的送了出来。
回到家后,颠了颠手中的钱袋。
这果然是个不错的行当,事还没办成呢,二十两就到手了。
还许下了承诺,若是这次的事情办成了,还有重谢呢。
三天后,杨晓晓依照约定,再次出现在了陈宅门口。
管家早早就等在了门外。
“哎哟,杨媒婆,您可算来了。”
“我们家老爷同意了,您看,纳采的礼品都准备好了,只待等您到了后,小的就安排人同您一同前往,您看如何?”
“可。”
“走吧,早些去,早些回。”
李家村。
马车刚驶进村里时,后面就跟上了一圈看热闹的村民。
到了地方,杨晓晓刚下马车,立马就被人认了出来。
“哎哟~杨媒婆,您不是没干了嘛?咋还来咱们村了?”
“嗨~我这不,给我那死鬼丈夫刚刚守完孝,才出山的嘛。”
“我不干官媒了,干私媒,哈哈哈……”
村民:……恐怖,杨媒婆那脸上的粉都笑掉了。
随即讪笑道:“既是如此,那您忙,我回家喂鸡去了。”
“行行行,去吧。”
人群瞬间一哄而散。
杨晓晓对自己目前的新身份,新装扮,很是满意,扭着个大锭就朝不远处那座小瓦房而去。
“咚咚咚~”
“嘎吱~”开门声响起。
“你们这是……?”
“哎哟~大喜事啊,自我介绍一下,我姓杨,你叫我杨媒婆就行。”
“这不,听说你家妹子可是这李家村数一数二的好姑娘,贤良淑德,花容月貌,那好名声啊,都传到镇上去了。”
“呐,看到没,老婆子我今儿个特地上门来说亲来了,那男方家啊……可是个不可多得的好人家呢,错过这个村,就没这店了。”
“你看,人家还专门派了马车,下人,备好了纳采的礼品,特地同老婆子一起送过来的呢。”
“你家妹子啊,被看上了!”
李二胜听此,盯着远处的马车还有礼品眼神骤然发亮。
“啊……哈哈……是是是…我妹子确实是这十里八乡的好姑娘,您请进……请进。”
李二胜:这是想什么来什么啊,正准备给妹妹放出风声呢,这就来了。
“大哥…谁啊……”
只见一个长相一般,但皮肤比起一般农村女子却稍显白嫩的妙龄女子从屋里探出了头。
“哎哟喂~这就是令妹李白莲吧,果真生得水灵,就像那镇上的千金小姐一般。”杨晓晓说着,就熟络的快步迎了过去。
李白莲见此装扮,愣了一瞬,这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即刻就低下了头,从怀里掏出一方手帕,抓在手里绞着,矫揉造作了起来。
“哎呀,这位婆婆,白莲哪能跟那些富贵千金相比较啊,白莲也只不过是一普通农户女子罢了。”
“哎哟,能不能比较可不是婆子说了算的。”
“今日啊,婆子是特意托了县上陈员外家的公子上门来说亲的。”
“这陈员外啊,可是县上有名的富户,你们只要稍一打听,就能知道,最重要是,陈员外膝下还只有一名独子,身得高大壮实,英俊潇洒,那想嫁进陈家的姑娘啊,都排成队了。”
“可你猜怎么着,那陈家公子还偏偏就看上你了呢。”
“你看,连大雁,鸳鸯,五色丝,棉絮……这么多纳采的礼品,全都给一次性带来了。”
“你只要点点头,这事啊,就成了。”
李白莲将目光一转,望见院中那一排排价值不菲的礼品,眼都直了,要知道这嫁个有钱人,做个富太太,可是她一直的梦想呢,如今这跟天上掉馅饼,有何区别?
杨晓晓见兄妹俩那贪婪的眼神,神色闪过一丝幽光,便不动声色起来。
“妹妹?”
“哥,我愿意!”
“行,等你二哥回来,我跟他说说,再决定可好。”
“不……我现在就要答应,错过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咱们就别讲究了。”
“这……好吧。”
……
一个时辰后。
杨晓晓在两人殷勤的目送下,上了马车,手里握着交换而来的庚帖,露出了一抹玩谑的微笑。
原主的仇,还是要报的。
再说了,她也不过是成全她的心愿罢了,不是吗?
在她看来,这两人才般配得很呢。
一个求财,一个求色,不是刚好吗?何必去糟蹋其它无辜之人,就让他们相爱相杀好了。
之后,杨晓晓花了三个月时间,完成了: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全部过程。
亲自将李白莲送进了陈家。
此事一出,杨晓晓的名气瞬间爆增。
要知道,谁还不想嫁一个条件好的夫婿呢。
而杨晓晓居然能将一个乡下的毛丫头嫁进县里有名的富户,那就证明了杨晓晓的实力啊。
于是,沉浸了三年的杨媒婆,经过此事,又爆火了。
“娘,咱家门外今日被围满了人,个个都是来请您帮忙说亲的,这可如何是好啊?”
“无妨,你去将这告示贴在门外,让他们将家里孩子的基本情况全部登记在册,我之后会一个个按照顺序了解情况,再帮忙说亲的,让他们不必等在外面。”
“好的,娘。”
来找自己帮忙的,也基本就是些普通贫困百姓人家,不过是妄想着让她帮忙给自家孩子说一门条件不错的亲事罢了,届时也能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可一门好的亲事,向来讲究的就是门当户对。
也不好好想想,正常的达官富贵人家,又怎能看上一介普通的平民百姓?
第二日,杨晓晓早早的就起来看帖子了。
看了好几本,果然不出所料。
“哎……”
“娘,何事叹气?”
“你瞧瞧这,东街刘屠夫的女儿,芳龄十八,身高七尺,膀大臀圆,性格爽朗,安家定宅,还有一祖传手艺……”
“这都夸成一朵花了,这姑娘啊,娘还真见过,跟她爹长得一样一样的,又高又壮,杀猪比他爹还麻溜,年芳十八了,还未曾定亲呢。”
“重要的是,你瞧瞧……她还想找一个拥有功名的书生,改换门庭。”
巧枝听此,捂嘴轻笑。
“娘,说到这书生,我倒是想起一人。”
杨晓晓望着大儿媳,挑了挑眉。
“那西街不是有一穷困潦倒的童生吗?家里只剩一老母,凭借着母亲替人浆洗衣衫,艰难度日,都二十有几了,却还是个童生,他娘也没有多的银钱供他继续科考下去……”
巧枝见婆母面上笃定的笑容,恍然道:
“莫不是娘也有此想法?”
“嗯,不错,年龄登对,双方需求也都吻合,有何不可?”
想到这,杨晓晓即刻就出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