罡风割裂九重云障时,林霄右掌虚按的《太素云笈》残卷泛起青芒。十二根浮空石柱环布的玄穹墟内,地表蚀刻的《混元三才阵图》突然迸射紫电——穹顶垂落的星屑凝成三百六十枚\"天刑钉\",钉尖刺入墟眼中央的玄冰玉髓时,髓心裂开的纹路竟与林霄胸骨新生的\"九曜灵纹\"完全契合。
\"启阵!\"墟外传来苍老喝声,七十二道青铜锁链自虚空裂隙钻出,链身《连山易》蚀文燃起幽蓝冥火。林霄足尖点碎第五块浮空石,石屑飞溅中显出一尊半埋的饕餮云鼎——鼎内沸腾的玄冥重水表面,倒映出墟顶坍缩的九道星璇。
星璇交汇处坠下赤金陨铁,铁块触及云鼎的刹那,鼎耳饕餮双目突然睁开。林霄左手捏\"天罡引星诀\",右臂缠绕的《遁甲开山咒》帛带无风自动,将陨铁熔成的赤金液引入髓海。髓液触及第九道灵纹时,墟内所有石柱同时震颤,柱面浮现的《灵宪》星图竟与林霄背后展开的\"周天星相图\"产生共鸣。
\"玄穹真境,开!\"
墟眼处炸开七重雷环,每道雷环皆由《五残星占》篆文构成。林霄踏着第三道雷环跃起时,足底突然凝结玄冰——冰层下浮出半卷《开元占经·彗孛篇》,经卷展开的刹那,九颗拖着冥火尾迹的妖星自西北天域坠下。
妖星碎片嵌入浮空石柱时,墟内重力陡然逆转。林霄脊柱爆出七节玉髓,髓心射出的星芒在头顶凝成实体化的\"玄穹玉册\"。玉册翻至\"荧惑守心\"章时,西南石柱突然崩解,露出内藏的青铜云棺——棺面《归藏易》蚀文流转如活物,将坠落的妖星碎片尽数吸入棺隙。
云棺开启三寸,涌出的浊气凝成三丈高的刑天战魂。战魂左手持的玄铁戚劈向林霄天灵时,墟顶星璇突然倒转,将刑天战魂的右臂扯入虚空裂隙。林霄趁机将玉册按在云棺表面,册中《乙巳占》蚀文化作金索捆住棺盖。
\"破!\"
髓海沸腾的赤金液冲破第九道灵纹束缚,在林霄右臂凝成三棱破穹锥。锥尖刺入云棺缝隙的刹那,棺内传出上古巫祝的祭祀吟唱——声波震碎五根浮空石柱,柱内封存的《甘石星经》残片如利刃般射向林霄周身要穴。
林霄左掌虚划《灵台秘苑》星轨,残片触及星轨的瞬间,化作液态星髓注入髓海。当第九十九枚残片炼化完成时,云棺轰然炸裂,棺内涌出的玄黄气凝成实体化的\"玄穹星枢\",星枢表面流转的《周髀算经》刻痕,正与林霄胸骨灵纹遥相呼应。
星枢旋转产生的引力撕开地面,露出深埋的九曜封天阵。阵眼处悬浮的浑天仪突然解体,二十八宿星盘如刀刃般环射。林霄踏着\"奎宿\"星盘跃至阵心,足底涌出的星髓在阵纹上蚀刻出完整的《浑天说》篆文——篆文成型的刹那,九道星劫自天顶贯下!
第一道赤霄劫穿透林霄左肩,在髓海凝成灼日纹;第二道玄冥劫冻碎右膝,却在骨缝开出冰莲;当第七道紫微劫贯入天灵时,阵中突然浮起半卷《天官书》——经卷裹住劫雷,在林霄眉心烙下\"璇玑玉衡\"印。
\"合道!\"
星枢崩解为漫天星屑,屑光凝成九重星冕加诸林霄周身。当最后一道劫雷被星冕吸收时,墟内所有浮空石突然归位,石面显化的《步天歌》全文如金漆流淌——林霄足踏\"三垣二十八宿\"星轨,正式跨入第十二境\"玄穹真境\"。
阵眼浑天仪重组时,地底传出沉闷兽吼。林霄星冕照耀下,九根封印石柱自西北坤位破土而出——柱面《山海经·大荒西经》刻痕显示,此处竟镇压着上古时期吞噬星髓的\"幽瞑魔主\"。
魔主右爪撕开第五重封印时,林霄星冕突然离体,在虚空凝成实体化的\"玄穹鉴\"。宝鉴翻转映照魔主真身,镜面《洛书》纹路竟与魔主体内《河图》残片产生感应——共鸣震碎最后两重封印,魔主完全现世的刹那,林霄星冕中突然飞出九道星魂,正是当年被魔主吞噬的九曜星君残灵!
\"星殛!\"
林霄并指为剑引动《灵宪》终章,九曜残魂化作流光没入玄穹鉴。宝鉴迸发的星殛光束洞穿魔主胸腔时,其体内《河图》残片突然离体,与《洛书》纹路在林霄足下拼成完整阵图——阵成瞬间,魔主哀嚎着化为星尘,尘雾中浮起的《天问》残篇,悄然没入林霄髓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