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图史记》第五集:困境与坚持
北宋仁宗年间,汴京城里一如既往地热闹喧嚣,大街小巷人来人往,商贩的吆喝声、车马的辘辘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这座繁华都市独有的乐章。然而,在这繁华背后的某个角落,画师张择端却正陷入深深的困境之中。
张择端所租住的那间小屋,位于汴京一处略显偏僻的胡同里。屋子狭小昏暗,仅有的一扇小窗透进来些许微弱的光线,勉强能照亮屋内简陋的陈设。一张破旧的木桌,几把歪歪扭扭的凳子,还有角落里那张勉强能称之为床的木板榻,便是他的全部家当。
此刻,张择端正坐在桌前,对着那张已经画了一部分的《清明上河图》长卷发愁。原本雪白的画纸,如今已被他反复勾勒涂抹,上面呈现出了汴京郊外的些许轮廓,可想要继续完成这幅鸿篇巨制,谈何容易。绘画用的颜料已所剩无几,优质的画笔也因为长时间的使用磨损得厉害,而购买这些绘画工具,都需要不菲的钱财,可如今,他囊中羞涩,连最基本的温饱都快成问题了。
前些日子,为了能有足够的钱买些米面粮油,他已经把自己珍藏的几幅平日里用来练手的画作低价卖给了街边的书画铺子。可那点钱,也只是解了一时的燃眉之急,根本支撑不了多久。张择端知道,若是再不想办法,恐怕连这栖身之所都要保不住了,更别谈继续创作《清明上河图》了。
无奈之下,张择端只能放下心中的傲气,去寻找一些能挣钱的活计。听闻汴京城里的一些商家为了招揽生意,愿意花钱请画师绘制广告画,张择端便硬着头皮,一家一家地去询问。
这天,他来到了一家绸缎庄前。那绸缎庄的掌柜是个精明的中年人,看到张择端一身朴素却透着儒雅气质,便问他来意。张择端恭敬地说明了自己的情况,表明自己擅长绘画,希望能为店铺绘制广告画来赚取些报酬。掌柜上下打量了他一番,心里想着正好店里也需要新的招牌画来吸引顾客,便让张择端当场画一幅看看。
张择端也不含糊,他找来了纸笔,略一思索,便开始动笔。只见他的画笔在纸上灵动地飞舞着,不一会儿,一幅精美的绸缎展示图便跃然纸上。那绸缎的质地仿佛透过画纸都能触摸得到,色泽更是鲜亮夺目,引得周围路过的行人都纷纷围过来观看,不住地称赞。
掌柜见此情形,心中大喜,当下便决定聘用张择端,让他为店铺绘制几幅不同风格的广告画,并且约定好了报酬的数目。张择端心中一块大石头落了地,连连感谢掌柜。
从那之后,张择端每天除了抽出时间继续构思和绘制《清明上河图》,其余的时间便都奔波于各个商家之间,为他们绘制广告画。有时候,一天要跑好几家店铺,画好几幅画,累得他回到家后,连胳膊都抬不起来。
可即便如此,每当夜深人静,他坐在那昏黄的灯光下,看着那尚未完成的《清明上河图》,心中的热情便再次被点燃。他知道,眼前的这些困难只是暂时的,这幅凝聚了他心血与梦想的作品,将来一定会震惊世人,成为传世之作。
而在这艰难的日子里,张择端的朋友们也如同黑暗中的明灯,给予了他许多支持和帮助。
他的好友李生,是汴京城里一个家境还算殷实的书生,平日里也喜好书画。得知张择端的困境后,李生时常会带着一些米面粮油和笔墨纸砚来看望他。
这天,李生又如往常一样来到了张择端的住处。一进门,看到张择端那疲惫却又坚定的神情,心中不免一阵酸楚。
“择端兄,你这又是何苦呢,为了这幅画,把自己折腾成这样。”李生一边把带来的东西放在桌上,一边说道。
张择端笑了笑,拍了拍李生的肩膀说:“李生啊,你不懂,我这心里头就像着了魔一样,这幅《清明上河图》我是非画完不可,我要让后人都能通过我的画看到咱们汴京如今这繁华盛景啊。”
李生看着张择端,眼中满是敬佩,他深知张择端对绘画的执着和热爱,便说道:“择端兄,我明白你的志向,你只管安心创作便是,我虽没什么大本事,但只要我能帮上的,定会全力相助。”
除了物质上的帮助,李生还时常会帮张择端出谋划策,给他讲一些自己在外面听到的关于汴京的趣事和奇闻,为张择端的创作提供更多的灵感。
还有一位叫王画师的朋友,在绘画技艺上也颇有造诣。他时常会来和张择端一起探讨绘画的技巧,两人会针对《清明上河图》中一些画面的构图、人物的神态等细节进行深入的交流。
有一次,张择端在绘制《清明上河图》里的一处街市场景时,总觉得人物的布局有些呆板,不够生动。王画师来看过后,便建议他可以采用错落有致的排列方式,让人物之间有更多的互动和呼应,并且亲自在纸上画了几种不同的示例给张择端看。张择端看后,顿时茅塞顿开,按照王画师的建议修改后,那街市场景一下子就鲜活了起来,仿佛画中的人们随时都会从纸上走出来一般。
在朋友们的帮助下,张择端虽然依旧面临着诸多困难,但他的内心却无比坚定。每一次遇到挫折,他都会想起自己的初心,想起朋友们那真挚的眼神和鼓励的话语,然后便又充满了力量,继续投入到创作之中。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张择端在为商家绘制广告画的忙碌中,也在一点点地完善着《清明上河图》。那画卷上的内容越来越丰富,汴京的繁华景象正逐渐在他的笔下铺展开来,从郊外的田野、小桥流水,到城内的大街小巷、店铺林立,每一处细节都倾注了他无数的心血。
而他也在这困境与坚持中,磨炼着自己的意志,等待着有朝一日,这幅凝聚了他全部梦想与希望的《清明上河图》能够惊艳世人,让所有人都看到他眼中的那个北宋盛世。
尽管生活依旧艰苦,尽管未来还充满了不确定性,但张择端从未有过一丝放弃的念头,他就像一位执着的行者,在追求艺术的道路上,披荆斩棘,坚定地向着那心中的光亮前行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