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图之秘宝风云》
第一章:传闻乍起
汴京的市井之中,向来是消息传播最为迅速的地方。这一日,不知从哪个角落开始,一则关于《清明上河图》藏着宝藏的传闻如一阵狂风般席卷了大街小巷。
茶馆里,几个身着短衫的苦力刚坐下,便迫不及待地聊了起来。“嘿,你们听说了没,那张择端画的《清明上河图》可不简单呐,里面藏着大宝藏呢!”一个皮肤黝黑的汉子神秘兮兮地说道。
“哟,真的假的呀?啥宝藏啊?”旁边的同伴好奇地凑过来问。
“那说法可多了去了,有人讲啊,是前朝皇室留下的金银珠宝,那要是找着了,可就吃喝不愁几辈子咯。还有人说那是能改变国运的神器呢,总之肯定是了不得的好东西。”那汉子一边比划一边讲着,周围的人都听得入了神。
而在街边的馄饨摊,几个妇人也在小声嘀咕着。“我家那口子今儿个去码头干活,听人说那张画师的画里有宝藏,现在啊,感觉整个汴京都在议论这事呢。”
“哎呀,这要是真的,那张画师可得小心咯,指不定多少人惦记着呢。”另一个妇人担忧地说着。
此时的张择端,对此传闻还浑然不知,依旧在自己的画斋中,对着那幅《清明上河图》细细揣摩着画中的细节,思考着如何再完善一下某些笔触。
第二章:各方关注
可这传闻就像长了翅膀一样,很快就传入了各方势力的耳中。
城里的一些富商们,平日里就喜欢收集奇珍异宝,听闻此消息后,眼中都闪着贪婪的光。“若能得到那画,找到宝藏,咱这生意就算不做了,也够几辈子逍遥快活了呀。”一个大腹便便的富商摸着自己的胡须,对身边的管家吩咐道,“去,派人盯着那张择端,看看他平日里都去哪,有啥动静。”
而一些江湖帮派,更是直接打起了歪主意。在一个阴暗的帮派据点里,帮主坐在虎皮椅上,听着手下的汇报,猛地一拍扶手,“哼,这画咱势在必得,兄弟们,都给我打起精神来,找机会把那画抢过来,到时候宝藏就是咱们的了,咱可就能称霸这汴京了。”底下的喽啰们齐声应和着,一个个摩拳擦掌,仿佛那宝藏已经到手了一般。
就连官府里,也有个别心思不正的官员动起了念头。一位小吏私下里和同僚嘀咕着:“大人,这《清明上河图》里要是真有宝藏,咱要是能弄到手,献给上头,那升官发财可就指日可待了呀。”那被称作大人的官员微微皱眉,思索了一番后说:“先别急,派人暗中观察着,看看情况再说。”
第三章:初遇危机
张择端这天如往常一样,出门去郊外寻找作画的灵感。他背着画具,沿着汴河慢慢走着,看着河上往来的船只,心中构思着新的画面。
可他没注意到的是,身后不远处,几个鬼鬼祟祟的身影正跟着他。那是富商派来的家丁,他们瞅准了机会,见张择端走到一处偏僻之地,便加快脚步围了上去。
“张画师,久仰久仰啊。”一个家丁满脸堆笑地说着,可那笑容里却透着一股不怀好意。
张择端心中一惊,警惕地看着他们,“你们是何人?找我何事?”
“张画师,咱们家老爷对您的那幅《清明上河图》很感兴趣呀,想请您割爱,价钱嘛,好商量,您看如何?”家丁依旧笑着说道。
“这画乃是我心血所成,断不会卖的,诸位请回吧。”张择端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那几个家丁一听,脸色顿时变了,互相使了个眼色,便想动手强抢。张择端虽手无缚鸡之力,但此刻也顾不上许多,死死抱住自己的画具,与他们拉扯起来。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原来是一队官兵巡逻至此。那些家丁见状,怕惹上麻烦,只好不甘心地收手,狠狠瞪了张择端一眼后,转身离去。
张择端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心中暗叫不好,看来这传闻已经给自己带来麻烦了,他赶忙收拾东西,匆匆往城里赶去。
第四章:友人相助
回到城里后,张择端越想越觉得不安,便去找自己的几位挚友商量对策。
他先来到了好友李轩的家中,李轩是个饱读诗书的文人,听闻此事后,眉头紧皱,“这可如何是好,如今各方势力都盯上你了,单凭你一人之力,怕是难以应对啊。”
“我也正为此事烦恼,所以来寻你拿个主意呀。”张择端无奈地说道。
“别急,我这就去把陈虎他们也叫来,大家一起想想办法。”李轩说着,便吩咐下人去请人了。
不多时,陈虎等几位江湖豪杰也都赶了过来。陈虎一听情况,哈哈一笑,“张兄莫怕,有我们兄弟在,那些宵小之辈休想动你分毫。”
众人围坐在一起,商议了起来。最后决定,由陈虎带着几个兄弟轮流守在张择端的画斋附近,以防有人再来抢夺画作;而李轩则帮着张择端梳理一下这传闻的源头,看看能不能想办法平息此事。
有了朋友们的帮助,张择端心里稍稍踏实了些,可他知道,这只是暂时的,只要宝藏的传闻还在,危险就随时会降临。
第五章:深入调查
李轩这边开始四处打听传闻的源头,他先是去了各个茶馆、酒馆,找那些消息最为灵通的伙计打听。
在一家老字号茶馆里,李轩给了小二一些碎银子,小二便眉开眼笑地凑了过来,“客官,您打听这事儿啊,我倒是听说,最开始是从城南一个算命瞎子那传出来的,也不知道真假呢。”
李轩谢过小二后,便马不停蹄地往城南赶去。找到那个算命瞎子后,李轩客气地问道:“老先生,我听闻《清明上河图》藏宝藏的传闻是从您这传出去的,不知您是从哪听来的呀?”
那算命瞎子抬起浑浊的双眼,慢悠悠地说:“我啊,也是听一个外乡人说的,那外乡人神神秘秘的,说罢就走了,我这也是闲来无事,就和旁人说了说,谁知道就传开了呀。”
李轩又问了那外乡人的模样等细节,可瞎子也说不清楚,只记得穿着一身黑袍,行踪很是神秘。
另一边,张择端在画斋中,又仔细端详起《清明上河图》来,他心想,这画里到底有没有宝藏暂且不说,可如今因为这无稽之谈,自己陷入这般境地,实在是无奈。可看着看着,他似乎发现画中的一些人物布局好像真的有些异样,仿佛藏着什么暗示一般,他决定等李轩回来后,和他一起再研究研究。
第六章:画中线索
李轩回来后,张择端赶忙把自己在画中发现的异样告诉了他。两人凑在画前,仔细看着。
“你看,这桥上的几个行人,他们的眼神好像都朝着同一个方向,会不会是在指向什么地方呢?”张择端指着画中的一处说道。
李轩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思索了一番后说:“确实有些奇怪,还有这街边的店铺,招牌的摆放角度似乎也不寻常啊。”
两人就这样一点点地研究着,竟真的发现了一些像是线索的端倪。画上有一处不起眼的小巷,几个看似普通的路人站在巷口,可他们的站位和手中物件的指向,都好像在引导人去往那小巷深处。
“难道这宝藏的线索真在这画里?”李轩惊讶地说。
“不管怎样,咱们先去那小巷看看吧,说不定能发现什么。”张择端说道。
于是,两人避开旁人的注意,悄悄往那小巷走去。小巷里很安静,两旁的房屋看着有些陈旧,他们沿着小巷慢慢走着,留意着周围的一切。
突然,张择端发现墙壁上有一个小小的记号,那记号刻得很隐晦,若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两人对视一眼,觉得这记号定有深意,便顺着记号指示的方向继续探寻下去。
第七章:神秘势力
就在张择端和李轩顺着记号探寻之时,他们不知道的是,自己已经被另一股神秘势力盯上了。
这股势力是一个隐藏在汴京暗处的组织,他们一直暗中搜集各种奇珍异宝和神秘物件,听闻《清明上河图》藏有宝藏的消息后,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组织里的几个高手悄悄地跟在张择端二人身后,他们身手矫健,行动时几乎没有声响。
“老大,这两人好像发现了什么线索,咱们要不要现在动手?”一个手下压低声音问领头的。
“先别急,看看他们到底能找到什么,等他们找到关键之处,咱们再出手,到时候连画带宝藏,一并拿下。”领头的目光阴狠地说道。
而张择端和李轩还浑然不知危险临近,依旧沿着记号一路寻找着,他们来到了小巷尽头的一间破旧屋子前,屋子的门紧闭着,周围透着一股神秘的气息。
第八章:屋中秘密
张择端上前轻轻推了推那屋子的门,门竟然“吱呀”一声开了。两人小心翼翼地走了进去,屋里光线很暗,弥漫着一股陈旧的味道。
他们四处打量着,发现屋里有一张破旧的桌子,桌子上放着一本泛黄的册子,册子上落满了灰尘。张择端轻轻拿起册子,吹去灰尘,翻开一看,上面画着一些奇怪的图案和看不懂的文字。
“这是什么呀?难道和宝藏有关?”李轩凑过来看着册子问道。
“我也不清楚,但感觉这册子不简单,咱们先带回去仔细研究研究吧。”张择端说着,便把册子收了起来。
可就在这时,屋外传来一阵响动,两人心中一惊,知道情况不妙。还没等他们做出反应,那几个神秘势力的高手便破门而入,将他们团团围住了。
“把画和那册子交出来,饶你们不死!”领头的冷冷地说道。
张择端紧紧抱着画和册子,“休想,这是我的东西,凭什么给你们!”
那领头的一挥手,手下的人便朝着张择端和李轩扑了过来,一场混战就此展开。
第九章:惊险逃脱
李轩虽只是个文人,但此刻也鼓足了勇气,随手抄起屋里的一根木棍,朝着扑过来的人挥去。
张择端则一边躲避着攻击,一边寻找着脱身的机会。陈虎他们安排守在画斋附近,并不知道张择端二人来到了这小巷,此刻根本没人来援手。
混战中,李轩不小心被人一脚踹倒在地,那领头的趁机朝着张择端冲了过去,想要抢夺他手中的东西。张择端急中生智,将手里的画具朝着那人扔了过去,趁着对方躲避的瞬间,拉起李轩就往屋后跑去。
屋后有一个小窗户,两人也顾不上许多,从窗户爬了出去,然后拼命往人多的地方跑去。那神秘势力的人在后面紧追不舍,但好在张择端和李轩对这附近的街巷还算熟悉,七拐八拐之下,总算是甩掉了追兵。
两人气喘吁吁地躲在一个角落里,心有余悸。“今日真是好险啊,差点就把画和册子都丢了。”李轩捂着胸口说道。
“是啊,看来这背后的势力不简单,咱们得更加小心了。”张择端看着手中的画和册子,一脸凝重。
第十章:再寻线索
经过一番休整后,张择端和李轩又开始研究起那本册子来。他们找来了几位学识渊博的老友,一起帮忙解读册子上的文字和图案。
其中一位老者看了许久后,缓缓说道:“这册子上的文字似乎是一种古老的密码,我曾在古籍中见过些许记载,要破解它,还得找到对应的密钥才行啊。”
“那密钥会在哪呢?”张择端焦急地问。
“依我看,或许还得从《清明上河图》里找线索,这画和册子定是相互关联的。”老者说道。
于是,众人又围在画前,重新审视着每一个细节。这一次,张择端发现画中的一艘游船似乎有些特别,船身上刻着几个模糊的符号,和册子上的部分图案好像能对应上。
“难道这游船就是关键所在?”张择端心中一动,决定沿着汴河去寻找那艘游船的踪迹,看看能不能从那里找到破解密码、探寻宝藏的下一步线索,而他也知道,这一趟,必定又是充满危险。
第十一章:汴河寻踪
张择端和李轩来到了汴河边,望着河面上来来往往的众多游船,一时间有些犯难。
“这么多船,要怎么找到那艘特别的游船呀?”李轩皱着眉头说道。
“咱们只能一艘艘仔细查看了,看看哪艘船身上的符号和画里的能对上。”张择端说着,便沿着河岸开始打量起过往的船只。
他们询问了不少船夫,可船夫们都表示没太注意船身上有什么特别的符号。就这样找了大半天,就在两人有些气馁的时候,一艘稍显破旧的游船缓缓驶来,张择端一眼就看到了船身上那几个熟悉的符号,激动地喊道:“就是那艘船,快,拦住它!”
两人赶忙叫住船夫,说明了来意,想要上船查看一番。船夫起初有些不情愿,但在张择端给了一些银子后,便答应了。
上了船后,他们仔细寻找着船上可能藏着线索的地方,在船舱的角落里,发现了一个暗格,暗格上有一把小锁,锁上刻着的花纹和册子上的又有几分相似。
“看来这暗格里面有重要东西啊,可这锁怎么打开呢?”李轩看着那锁犯愁道。
第十二章:意外援手
正当两人对着那锁发愁的时候,岸边突然传来一阵吵闹声。原来是陈虎带着几个兄弟巡逻到了这里,看到张择端和李轩在船上,便过来查看情况。
“张兄,你们在这船上做啥呢?”陈虎大声问道。
张择端把情况简单说了一下,陈虎一听,哈哈大笑起来,“原来是找线索呀,这开锁的事儿,我兄弟王二最拿手了,他以前可是个开锁匠呢。”
说着,陈虎便叫来了王二。王二上前看了看那锁,从怀里掏出几根特制的铁丝,摆弄了几下,只听“咔哒”一声,锁竟然开了。
众人都惊喜不已,张择端赶忙打开暗格,里面放着一个小盒子,盒子看着很精致,上面刻着一些精美的花纹。张择端小心翼翼地拿起盒子,打开一看,里面是一块玉佩和一张纸条,纸条上写着几行字,可那字却像是一种暗语,让人看不明白。
“这又是什么意思呢?”张择端喃喃自语道,众人又围过来,一起研究起那纸条上的暗语来。
第十三章:暗语解读
大家对着纸条上的暗语琢磨了许久,都没有头绪。这时,李轩突然想起之前帮忙解读册子的那位老者学识渊博,说不定能看懂这暗语,便提议带着纸条去找老者问问。
众人觉得有理,便匆匆往老者家中赶去。见到老者后,张择端把纸条递了上去,说明了情况。
老者拿着纸条,仔细端详了半天,眉头时而紧皱,时而舒展。过了好一会儿,他才缓缓说道:“这暗语说的似乎是宝藏所在之处与汴京城里的几处古迹有关,要按照特定的顺序去那些古迹寻找标记,才能最终找到宝藏啊。”
“那具体是哪几处古迹呢?”张择端急切地问。
“这还得再仔细推敲一下,不过我想,应该是汴京城里比较有名的那几处古寺庙、古楼阁之类的地方吧。”老者说道。
得到这个线索后,张择端等人不敢耽搁,立刻开始计划着去那几处古迹探寻一番,可他们不知道的是,各方势力也都在暗中盯着他们的一举一动,一场围绕着宝藏的争夺越发激烈了起来。
第十四章:古迹探秘
张择端等人兵分几路,分别前往不同的古迹探寻。
张择端和李轩来到了一座古老的寺庙,寺庙里香火还算旺盛,但他们无心欣赏这些,径直朝着寺庙的后院走去。按照暗语的提示,他们要在寺庙后院的一棵老树下寻找标记。
两人在那棵老树下仔细寻找着,果然发现树干上刻着一个小小的符号,和之前在画中、册子上看到的符号有相似之处。
“看来就是这儿了,可接下来该怎么做呢?”李轩看着那符号问道。
就在这时,寺庙里的几个和尚走了过来,一脸警惕地看着他们,“两位施主,在此处做甚?”
张择端赶忙解释说是来欣赏寺庙古迹的,可那几个和尚似乎不太相信,依旧围着他们不肯离去。
另一边,去古楼阁探寻的陈虎他们也遇到了麻烦,古楼阁被官府封锁了起来,说是要进行修缮,不让外人靠近,他们只能想办法偷偷潜入进去,可这无疑又增加了许多危险。
第十五章:重重阻碍
陈虎带着几个兄弟趁着夜色,避开巡逻的官兵,悄悄摸到了古楼阁的墙边。他们找了一处偏僻的地方,准备翻墙而入。
可刚爬上墙,就被楼阁里驻守的官兵发现了,官兵们大喊着:“有贼啊!”便朝着他们围了过来。
陈虎等人无奈,只能和官兵们周旋起来,好在他们身手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