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河郡,得名于“黄河之西”。
黄河流经黄土高原时,向北蜿蜒进入北方草原,再掉头南下,走出了一个巨大的“几”字形。
而在这“几”字形的怀抱中,上郡与西河郡相依而立。上郡在西,西河郡在东;西河郡的东边,以黄河“几”字形的“?”与并州的太原、上党两郡相隔。这一段“?”字形的黄河,便是晋陕之间的分界线。
从地图上看起来,太原郡西河郡相接,仿佛两地之间仅一步之遥。然而,现实却是——只有坐飞机才能过得去。或者肋插双翼成为鸟人,也可以飞得过去。
不是因为中间隔着黄河过不去。
而是因为这一段长达800多里的黄河,是从着名的……晋陕大峡谷……中穿过的。
如图所示:
……
(附录图片:晋陕大峡谷。)
……
这种地形,使得汉军一旦占据西河郡北部的重要城池,郡内的胡人便如瓮中之鳖,无处可逃!
……
初平二年(公元191年)九月。
王通亲率两万汉军,从肤施出发,向北绕过龟兹城,直插长城以北,再向东突袭西河郡北部的要塞——平定城。
胡人不善守城,平定城被汉军一鼓而下。
这座城池地理位置极为重要!
它的失守,不仅切断了西河郡内胡人北逃草原的退路,也阻断了北方草原胡人对西河郡的增援。
如图所示:
……
(附录图片:战略地图及平定城的位置地图。)
……
攻占平定城后,王通留下华锋领三千人马驻守,自己则率军南下,横扫西河郡。
汉军势如破竹,连战连捷,胡人节节败退。各地汉人奴隶纷纷起义,杀死胡人奴隶主,投奔王通。
历时一个多月,汉军斩杀胡人军队及奴隶主十余万。残余胡人在一名叫泰野的羌族首领带领下,退守西河郡郡治——离石城(今吕梁市区),龟缩不出。
……
此时,寒冬已至。
天气愈发寒冷,攻城难度骤增。
胡人只需在城墙上浇水,便能筑起冰墙。在冬季强攻冰墙,进攻一方的代价将难以估量。
王通为此苦恼不已。
离石城并非不可攻破。胡人困守孤城,只需围困数月,待其粮尽,便可轻松破城。
但是,对王通来说。
时间上拖不起!
他清楚记得,历史上的董卓被诛于公元192年5月初,而王允的连环计则始于192年3月下旬。
如今已是191年10月中旬。
因此,王通必须在192年3月份之前回到长安,才能设法娶得貂婵,参与诛董,并且夺取郿坞的财宝用来壮大自己的实力。
尽管还有四个多月的时间,但是,这中间还需要布局筹划,才能让董卓将自己调回长安!
而且上郡肤施和长安之间相隔千里,仅是往来通讯都需要不少时间。
所以,西河之战必须速战速决!
……
就在王通一筹莫展之际,亲兵来报:“营外有一老者求见。”
王通心道,这老者到军营来求见,恐怕是有什么要紧的事情。便让人带那老者进来相见。
不多时,一名年约五旬、衣衫褴褛的老者颤巍巍地走进大帐。他满脸皱纹,身形佝偻,显然饱经风霜。
王通见状,毫不嫌弃,反而脱下自己的貂皮大氅披在老者身上,又将他引至火炉旁坐下,亲自为他倒上一碗热茶,温声道:“长者如何称呼?今日前来,可有指教?”
老者见王通如此礼遇,感动不已。
他颤巍巍地将茶碗放下,向王通深深一礼,道:
“老夫李宗,先祖乃飞将军李广外室所生。先祖任上郡太守时,纳外室罗氏,育有一子名毅。后李广战死,李氏一族与霍去病交恶,嫡长子李敢又被霍去病射杀。
为了避祸,罗氏携子迁居离石,独自将先祖抚养成人。历经三百余载,至桓帝年间,李氏一族已繁衍至五百余口,成为离石大族。
不料汉军突然撤退,族人未能随行,或被胡人杀死,或沦为胡人奴隶。如今数十年过去,李氏一族仅存十五人矣。
若非将军相救,恐再过几年便要绝嗣了。将军大恩,李氏一族永世不忘。”
“原来是飞将军后人!”
王通肃然起敬,叹道,“只恨王某来迟,致使西河百姓饱受胡寇欺凌。”
“将军不必自责。”
李宗摆了摆手,又道:“此次冒味拜访,实为破城而来。老夫有一拙计,或可助将军一臂之力。”
王通闻言,赶深施了一礼道:“还请长者赐教。”
李宗点了点头。
又接着说道:“老夫在这里生活了几十年,对这周边的地理较为熟悉。老夫知道,这离石城的地势较低,曾多次被黄河水淹。只要在上游数十里处开挖河道,引水灌城,其城自破。
此时已到冬季,再过一段时间,黄河就会结冰,所以,此事还得抓紧……”
王通闻言,顿时大喜。
……
经过李宗这一提醒,王通也记起来了,似乎在原本的历史上,离石城(今吕梁市)也曾多次因黄河泛滥而被水淹。
想到这里,便马上站起来要去安排。不料,却又被李宗给拉住了:“将军且慢。”
“老伯还有何事吩咐?”王通问道。
李宗苦笑了一声道:“离石城内,除了胡人之外,还有不少汉人奴隶,就算是我李家子弟,也还有数人被困在城内。若是大水灌城,必是玉石俱焚。”
“那老伯的意思是……”
“也不必真的引水灌城。”
李宗笑道:“况且,就算将军此时安排人去挖河沟,恐怕河沟还没挖好,黄河就已经封冻了。
依老夫看,将军只要出动数万军民,大张旗鼓地去开挖引水河沟,城内的胡人见之,必然惧怕。然后,再由老夫进城一趟,去见一见那胡人首领泰野,必能说得泰野开城投降。”
竟然是一个“树上开花”之计!
没想到这不起眼的老头,竟然还有几分谋略,果然不愧是飞将军李广的后人!
王通闻言大喜,重赏李宗,并依计而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