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他起来。”
徐文俊声音正常了。
两人急忙扶起金宝。
徐文俊慢慢走过去,树枝指着金宝。
“看着我眼睛,告诉我以后还惹我不?”
“不敢了。”
金宝根本不敢看他,是真怕了,被压的时候感觉自己随时会死一样。
“我再说一遍,看着我眼睛回答我。”
徐文俊声音并不大,但透露着毋庸置疑。
金宝只得与他对视,畏畏缩缩,徐文俊眼里的狠劲吓得他声音更小了,嘟囔道。
“真不敢了,老大。”
徐文俊扔掉枯枝,背起书包,拍了拍身上,感觉是自己在霸凌同学,不由的觉得怪怪的。
前世自己性格就有点混不吝,现在用在这小屁孩身上,虽不妥,但求个一劳永逸。
徐文俊径直走了,不回头看一眼,传来一个声音。
“你做你的老大,别惹我就行。”
今天是赶集日,早上准备的吃食虽然比平常多,但现在也卖的差不多了。
徐文俊到摊位时吃了两个饭团便准备收摊回家了。
“二郎,不用收了,我一个人收就行,你们赶紧回家吃饭吧。”
猴子勤快,帮忙把需要带回家的东西收拾好。
这些天猴子除了上工,其他时间都是在摊位帮忙,嘴巴乖巧很讨耶娘的喜欢,只要他在招呼客人的事都主动包揽下来了。
猴子没有工的时候,阿娘会直接回家照顾家里喂猪什么的,月儿一个人在家还是有点不放心,摊位这里有两个人足够了。
开始叫他吃饭还非要付钱,怎会收他钱呢。
后来慢慢他也习惯了,做事更勤快了。
这些桌椅碗盆不需要每天搬回家的,也就放在他住的窝棚里。
他就住在集市旁边,每天一大早他再挑到码头等着叔婶过来。
将今天还剩的一点吃食留给猴子,也够他的晚饭了,徐文俊便招呼一声:“猴子,走了!”
一家人挑着担回了家。
徐文俊每天早早起床锻炼半个时辰,回来后清洗一下,再练字半个时辰就跟着耶娘出发,他们摆摊,徐文俊去私塾。
练字不敢多练,每天早上半个时辰,下午在课堂练半个时辰,打好基础便好。
匆匆半月,除了偶尔去砖窑看看,徐文俊每天生活都极有规律。
这天放学,第二天便是休沐日,徐文俊找到夫子。
“夫子,千字文我已经全部背熟,请您指导下接下来我该如何学习?”
“哦?”
范夫子有点诧异,对于一个初启蒙的孩童,二十多天把千字文背熟如果还能释义确实不同凡响。
至少在他的教书生涯中没遇到过,偶尔会听到哪里出现神童几岁能作诗。
他这个学子现在表现看来虽还不能说神童,也可说是颖悟绝伦了。
其实对于徐文俊来说完全用不了这么久,不过千字而已,几天便能背下来而且读懂,早就在温故而知新了,只是不想表现的这么惊世骇俗而已。
“默写千字文全篇。”
“是!”
徐文俊凝神静气,提笔沾墨,一笔一划的开始默写。
字不好看,好在横平竖直,笔锋有力,每个字写的虽然有些大但也清清楚楚,不枉这些天的练习。
一次写一千字对于孩童来说有些累人,途中还停了几次,终于在写到第四张纸的时候默写完成。
范夫子不时会来看一下,老怀欣慰,早就知道默写的一字不差,二十多天能做到捏笔有力,这一手字对于初学者也是非常不错,看得出确实用心了。
范夫子手一指:“这是何意?”
“鳞潜羽翔:鱼在水中潜游,鸟在空中飞翔。”
“这里。”
继续一指。
“化被草木,赖及万方:圣君贤王的仁德治理使草木都受了恩惠,恩泽遍及天下百姓。”
接着又指了几处,徐文俊都一一作答。
“好,千字文算熟读了,明天休沐,后天你就升至甲班,开始学习四书,先学大学,记得备好书。”
四书包含大学,论语,孟子,中庸。大学,初学入德之门,四书里最开始学的。
后面再依次学下去。
“多谢夫子。”
徐文俊退了出去。
范夫子转身踱步进屋,手抚短须。
“夫人,今日炖些好菜,待为夫浅酌两盅。”
今日可晚了好些,出了院门徐文俊就看到耶娘在外面等候,想是久等不到自己去集市,收拾好后便来私塾等徐文俊了。
“娘见你在写字,便等等你。我儿写字的样子真像读书人。”
徐文俊失笑,可不就是读书人了,说道:“阿娘,我今天升到甲班了。”
“二郎真厉害,这才开学不到一月时间,就升班了。”
脸上有笑容却并没有太过高兴,想是耶娘根本就不清楚他这个成绩具体好到什么水平。
徐文俊也不解释:“不过还要去趟集市,得买本书,千字文读完了。”
“成,我们这就去,他爹你就这里守着担子,我们买好书就回来。”
徐云虎应了声,心里不由得咂舌,上次是他陪徐文俊去买的千字文,二两银子。
这才不到一月时间,又需要买书,这读书果真费银子,还好现在家里有了收入。
在阿娘的肉痛中买好了大学,又补了些纸墨,一家人回家了。
翌日。
已有春意,地上黄绿掺杂,徐文俊晨练回来。
今日休沐,徐文俊和大兄月儿一起吃完早饭,大兄出发卖豆腐,耶娘去了集市。
背上书包,田间已有村里人在翻土,徐文俊一路招呼便来到了河边。
河水湍急,鸟鸣阵阵。
寻一平整场地取出石板,笔砚,将书包挂到树上,舀一砚河水,盘膝而坐。
心静不下来,无从下笔。
这几日总有些烦闷在心间,却要从蒙学之后说起。
范夫子在乙班每日上午教千字文,下午教写字,偶尔掺杂会讲些历史,诗词,算数,礼仪。
这些天通过学习慢慢熟悉了这个时代,越是熟悉越让徐文俊无所适从,找不到方向。
这个时代并非完全的异世界,原本的世界隋末纷争,天下逐鹿,以江都宇文化及和关中李渊集团最为强盛。
历史上宇文化及弑杀隋炀帝,李渊尊隋,占据道义的李渊最后称帝。
可这一方世界同时期,江都的李子通得到一股常年在海外的势力帮助,异军突起。
原来的历史轨迹李子通并未做出多少成绩,占据江都,余杭,后被唐朝所灭。
这方世界的李子通得了海外归来的姜殊之助成了第三大势力,与宇文化及结盟,首先便灭了势力最大的李渊集团。
原本应该建立唐朝的李渊在这个世界早早就没有了。
姜殊常年在海外敛财,财力丰厚,心智颇深,设计夺了李子通的大权。
再经过数年争夺,姜殊联合纵横,终于拿下宇文化及,中原大地仅剩他一家独大。
姜殊称帝,建立姜朝。
姜朝擅长对外经商,财力雄厚,从海外带回大量白银,也带回了很多新技术新事物。
经济是一片大好,但毕竟姜朝是新生力量上位,毫无底蕴,武力也不足以力压天下,各路隋末势力依旧占据地方,骚扰不断。
隋唐史就是一部家族联姻争霸史,一姜姓之人窃居了天下,又何以让天下群雄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