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巷两侧是高门大户的后门,徐文俊正走着,突然一边的后门猛的打开,冲出来一道身影。
这身影冲的甚急,徐文俊来不及躲闪,被撞了个正着,差点摔倒,踉跄着退了两步。
这身影比徐文俊高一点,瘦弱一点,他自己撞过来反而被震的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徐文俊定睛看去,一个俊俏少年郎,一身绸衣,此时他正竖着眉毛,瞪着眼睛。
少年一把撑起身来,揉着屁股冲徐文俊大喊。
“哪来的野小子,你瞎了呀?走路不带眼睛吗?”
气势冲冲像要打人一般。
徐文俊本没什么,对方无意而已,但这话一听到,又见对方如此态度,立马也变脸了。
徐文俊这人若是不得罪他,他脾气非常好,若是让他不爽,那他定要跟你对着干,前世就这犟脾气吃过大亏。
少年一看徐文俊冰冷的眼神死死盯着他,心里有些发毛。
正在这时,宅子里传来一个年轻女子的声音。
“少爷!少爷!!”
少年听到这声音对着徐文俊“哼”了一声,转身揉着屁股一瘸一拐的跑了。
无妄之灾!徐文俊也懒得计较,继续回了府学。
翌日。
大清早徐文俊去锻炼身体,斋舍旁边的射圃地方大,挺适合的,以后锻炼挺方便的。
虽然是在府学的第一天,还没开学,也不能懈怠,徐文俊照旧开始练字。
经过年前的刻苦练习,徐文俊感觉自己的瘦金体有了一丝长进,也仅仅就是一丝。
今天没练习太久,府学还没饭吃,到了吃饭时间,肚子饿的受不了了徐文俊就收笔出去找吃的。
徐文俊来到街上,街边有很多小吃,捡自己爱吃的吃了个饱之后就来到了通达商行。
猴子已经等在这里了,他昨天被商行里值守的徐氏族人带去了酿酒厂休息。
猴子带着徐文俊走出北门,再走了大概一顿饭工夫就看见了一条小河边的十来间屋子。
看见两人过来,小海老远就迎了上来。
“文俊来啦!这里生产了这么久,你还是头一次来啊!”
“可要给我们指出点问题改进下。”
徐文俊打着哈哈,随他走了过去。
这里都是徐氏族人,现在没做事的族人马上围了过来打招呼,徐文俊一一见礼。
首先看了酿酒的操作间,里面热气腾腾,一片忙碌。
徐文俊仔细观看了每个步骤,没挑出毛病,现有的设备已经能做到最好了,做事的人都挺细心的。
最后徐文俊问道。
“如今销量如何?”
小海是负责这一块的,咧着嘴巴笑道。
“不够卖,就是现在年初粮食不好收购,要不已经扩大生产了。”
“今年打算等粮食出来要多囤点粮食,想必下半年的销量还会增长不少。”
徐文俊点点头。
“做的不错,我有个建议,现在族里资金足够,尽可能的扩大生产,每批酒酿造出来留下一部分保存下来。”
“等以后再拿出来卖,那就是我们的招牌酒,「五年特酿」,「十年陈酿」,好好包装一下价格翻上几倍。”
小海眼睛一亮。
“哎呀!这主意好,酒是陈的香!”
徐文俊继续补充。
“关键在于保存,这个可千万要注意。”
小海接话。
“那是自然。”
接着来到酿造酱油的地方,徐文俊都被惊到了,数不清的大缸,密密麻麻。
这一片搭起了棚子,上面盖着凉席,天气好需要晾晒就揭开凉席,有雨就盖上,挺方便的。
数位族人正在检查酱缸,徐文俊发现他们对有些工具已经改良,比当初自己用的更加方便。
“我上次说过的精装酱油有试吗?”
酱油厂这边的负责人是个有点年纪的族人。
“已经在销售了,量虽然不多,但是风评不错,现在也有些固定客户,一些老客户进酱油,这种精装酱油也会带上一点。”
说着拿过来一个陶瓶递了过来。
徐文俊一看也不错,毕竟成本在这里,也只能将就用陶瓶。
现在这些酱油厂做事的族人对于酱油可比徐文俊这个半吊子厉害多了,他也没什么好说的。
最后来到养猪场。
养猪场离的比较远,在酿酒厂和酱油厂的下方。
徐文俊走近就闻到浓浓的猪屎臭,捏着鼻子走了进去。
负责养猪场的是当初村里的猎人徐文松,年纪虽然大,却只是徐文俊的族兄,当初最早就是他两兄弟送了小野猪给徐文俊。
“文松族兄,这卫生还要再注意下,必须要保证每天把猪圈清理一次,最好是用水冲一次,猪身上也要冲刷干净。”
徐文俊在村里的时候就反复交待过猪圈的卫生。
“文俊,没问题,这离河边近,用水方便,以后每天都冲刷一遍,我再和族长说说派点人过来。”
徐文松也知道要注意卫生,徐文俊交待过,无奈人手不足,族里现在年轻人都少。
“卫生不搞好,猪容易得瘟病,这么多猪关在一起,很容易就传染了,到时候损失就大了。”
徐文俊想了想说道。
“若是切菜喂猪这些,在村里叫些妇人来也可以,如果愿意的,一家人都在这边也不会那么记挂家里,你跟族长阿伯说说看有没有合适的,愿意一家人过来么。”
“行,我跟族长说,首先就是我家,我把一家人都叫过来。”
徐文松满口答应,他家是村里仅次于徐文俊家建砖瓦房的,在这里赚到了大把银子不说,还让他非常有成就感,这汉子肯干又实在。
都看完后见时间还早,也不顾族人留下吃饭,就拉着猴子走了。
实在是还有事,后天府学开学,必须趁开学前先把庭州城逛一遍,做到心里有数,再考虑不归楼应该开在哪里。
回到城内先把东市西市都逛一遍,见到了几间在出租的店面,有的问了价格,有的没问。
徐文俊都感觉不太合适,大概市场店面价格摸清楚了,城里还有哪些大酒楼,这些以后的竞争对手在心里也有个大概的了解。
其实这东市西市徐文俊都觉得不太合适,东市还稍好点。
能和容县一样,找到个门店在府衙附近就最好,毕竟走的是高端路线,有钱人聚集的地方最合适。
其实徐文俊更倾向于直接买下一间酒楼,也许是后世的心理作用吧,总觉得置业地产是不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