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庆丰在一旁羡慕的眼睛都红了,他如今官身都没有,羡慕也没用,但徐文俊现在叫他过来,想必也是好消息,不禁心怦怦直跳。
果然,徐文俊说完肖县丞升职的事情,一脸笑容的看向了他,他心跳的更快了,想说点什么张了张嘴,喉咙干涩,什么也没说出来,只得期盼的眼神看着徐文俊。
徐文俊嘴角上翘,继续说道。
“至于你,曾庆丰,这些日子跟着我忙东忙西,做事勤奋,我也看在了眼里,就跟着我去府衙做事吧。”
心暖暖的,果然如此,去府衙做事,想必不再是书吏了!
徐文俊接着说道。
“我已经举荐你去做参军佐官,具体是哪个佐官还不好说,到时候看哪里有空缺,不过这都没问题,我会把你调到我身边做事。”
愿望成真,曾庆丰同样拜倒在地,空中感激不尽,徐文俊连忙将他扶起。
吏升为官,都是从最低的九品做起,府衙的九品官就只有司功、司户、司田、司仓等等这些判司的佐官,一般是辅助各参军开展工作,当然,长史将人调走自然也是没问题。
“你一直做的司户工作,我会尽量把你安排成司户佐,你到了府衙好好做事就行。”
“是!!!”
曾庆丰答应的声音异常洪亮。
“肖县丞,今年最后的赋税工作也要用心做好,我在县令这个位置的最后一次收缴赋税可不要出什么纰漏。”
“徐县令放心,属下定会全力以赴,保证绝不会出现纰漏。”
肖县丞此刻面露红光,精神饱满,徐文俊对他的回答满意的点点头。
......
安排好这些,徐文俊第二天就来到了石林县县学。
齐博士三两天就邀请他前来讲课,他推无可推来过两次。
徐文俊是今年的状元郎,他的经验可以说是对现在的学子最宝贵的,也怪不得齐博士这般积极,换做任何地方,能得到最新鲜的状元的指导,那不都得拼命邀请,何况这本就是徐文俊的分内之事。
华朝对于县令的考核文教方面占比很重要,各地的县令都极为重视,其他事情即使赋税方面都会下放下去其他人负责,文教方面多是县令亲自负责,徐文俊也一样。
县试的举办就交给了县尉,县学这方面徐文俊打算亲自抓,时间也不多了,可要给今年参加考试的学子们好好补补课。
通过了县学的考试,学子就可以直接去京城参加省试,可惜石林县今年能毕业的学子实在太少,徐文俊希望这段时间能多培养几个出来。
石林县县学上科班学子仅仅二十人,这二十人中能够毕业去参加省试的不知道能出来几人,来到课室,徐文俊望着台下整齐坐着的学子,心里感慨万千,回忆起去年这个时候,他也是同样坐在下面,当时要是他也能听到金科状元的教导,把握自然更大,希望眼前的学子能够把握机会吧。
徐文俊讲完课后被齐博士留了下来正在闲谈几句,贺君弼走了过来,恭敬的行了个礼。
“徐大人,学生有几个问题想请教一下。”
贺君弼十来岁,和徐文俊差不多年岁,在当下,十来岁能够升入县学上科班已经是人中翘楚,徐文俊极为看好他,几次前来对他都颇为照顾。
可惜还达不到参加省试的水平,估计还要沉淀个两三年才有希望。
即使两三年后,二十岁能够高中,在华朝也是很了不起了,二十岁以内能够高中的都是凤毛麟角。
贺君弼家中贫困,被他以前的老师介绍进来,属于特招进县学,他也性子沉稳,知道机会难得,平时读书刻苦,每次徐文俊来到县学他都会把握机会请教。
“齐博士,下次再聊,我就先回衙门了。”
“你跟我来吧。”
后面这句话是徐文俊对贺君弼说的。
“行,多谢徐县令,下月就要考试了,最近就多多麻烦你了。”
齐博士一路送出院门。
“应该的。”
徐文俊带着贺君弼拱手道别。
两人往县衙走去,身后跟着罗烈,徐文俊一路无话,贺君弼跟在身后不好开口,有些不明所以。
到了县衙直接进入了内宅书房,书房里有这些年徐文俊这些年收集的各种书籍,特别是在京城之时,买了不少难得遇到的书籍,平时看到没有的书籍他也会主动收集,现在他的藏书也颇为丰富了,这也是一笔不小的财富。
“君弼,不必拘谨,先坐,有什么问题现在可以问了。”
贺君弼忙取出自己的笔记,将这阵子遇到的一些不解的地方一一问来,徐文俊逐一耐心解答。
机会难得,都来到徐县令的书房了,贺君弼更是将自己学习中遇到的大大小小疑惑都提了出来,两人沉浸在交谈中,不知不觉已经一个时辰过去。
到了晚饭时分,月儿进来书房叫徐文俊吃饭,一般都是刘嫂或者李婶过来叫他,今日换做月儿,徐文俊还有些好奇。
贺君弼不好意思再留在这里,站起身来告辞。
“留在这里用膳吧,你这阵子就来到我这里学习,有不懂的可以及时问我,书架上的书籍你可以随意使用,爱惜些就行。”
“以后每日也就在这里用膳,抓紧点时间读书。”
徐文俊有心将贺君弼培养出来,就像当初李县令培养他一样。
他向月儿说道。
“月儿,这位是贺君弼,你同李婶说一声,最近多一个人吃饭。”
月儿轻蹲行了一礼。
“见过贺公子。”
贺君弼正心情激荡,徐文俊有心栽培,更是让他能够随意进入书房,这份恩情简直无以为报。
听到月儿打招呼,脸庞有些发热,连忙起身行礼。
“见过徐小姐,徐小姐叫我君弼就好。”
三人来到膳厅,李婶正在上菜。
徐文俊再度将贺君弼介绍给赵氏,赵氏见到贺君弼沉稳的样子有几分徐文俊的模样,很是喜欢。
“君弼啊,身子骨有些瘦啊,不要客气,等会多吃点。”
等人就坐,李婶把菜上齐,徐文俊才发现少了一人。
“刘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