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羽这才有空观察这位长春公主,不得不说,如今皇室这一家子,颜值都是很不错的,这位长春公主生了长圆脸,琼鼻秀口,双眸明亮有神,神态间也并没有其他皇室成员那般倨傲,反而嘴角带笑,神情平和。
“殿下果真蕙质兰心,今日请殿下前来,的确有两件事。”
苏羽看了一眼潘莹玉,潘莹玉心领神会,将早已准备好的一个木盒取出,笑道:“第一件事,就是想送殿下一件礼物。殿下万勿推辞,此物乃是西山百姓所制,并不贵重,还请殿下笑纳。”
长春公主身边的太监上前将木盒接过,打开之后,发现里面是一件衣物,但和寻常衣物不同。
这个时代,不管是百姓还是富贵人家,其实冬天都没什么能御寒的衣物。
最常见的就是各种皮衣,有钱人可以穿狐裘、鹿皮、虎皮等等,穷人就只能用猪皮、驴皮代替。
内衬则是各种襦子、夹袄,同样有钱人用的是丝绸,穷人则是用葛布、麻衣。
实在穷苦的百姓,则是以柳絮、芦花作为填充物,做成衣服。
但眼前这件衣物的材料,却并非以上任何一种,能看得出它是以线织成,但入手感觉极为扎实。
“这是何物所做?”
“此乃毛衣,以动物皮毛为原料,主要是羊毛,殿下可以请这位公公试穿一下,其抗寒效果颇为出色。”
那老太监的表情一下变得可怜巴巴:“殿下,这…老奴身子孱弱,受不得风寒呐。”
苏羽又补充道:“公公,您客气殿下的心腹,我这是敬重公公,才请公公先尝试这好东西,公公何必顾虑?”
长春公主盯着苏羽看了好几眼,都没看出什么问题,又觉得苏羽没必要对付自己身边一个老太监,这才颔首。
老太监脸色比哭还难看,又不敢反抗,只好委屈巴巴的走到屏风后面,将那件毛衣穿在了身上。
“公公不如到门外走走看?至于稍加尝试,自然知道我是否吹嘘了。”
老太监将信将疑的往门外走去,几人也紧跟其后,刚一出门,就有一股冷风迎面吹来,两名女生都同时打了个哆嗦。
谁知那老太监走了几步,竟然毫无察觉,又在风中呆了一会儿,发现那点冷风不仅不让他觉得冷,反而身子渐渐有点燥热,不由得惊奇道:“呀,这毛衣当真神物啊,只穿一件毛衣,便不需要那些夹袄襦子了。”
“那是自然,我还能骗你们不成?”
苏羽把众人又请回厢房,笑道:“今日请殿下来的第二件事,则是想为西山百姓讨一份营生。”
这下长春公主更疑惑了:“如今西山煤行的生意如火如荼,据说光是卖蜂窝煤就赚的盆满钵满,苏公子莫非还嫌不够?”
“殿下误会了,无论是煤行,还是我接下来说的事,都是为了西山百姓,何来我嫌不够的说法?”
长春公主盯着苏羽看了好一会儿,想看出他的真实想法,苏羽毫无畏惧之色,与长春公主四目相对,却什么都看不出来。
长春公主只好收回目光:“哦?那你有什么想法,不妨说来听听。”
……
长春公主来到得月楼,一路都是低调行事,所以认识的人不多,但并非没有。
尤其是这几日盯上了苏羽的人,都在暗中观察苏羽的行踪。
长春公主和苏羽刚刚进入天字号包房,门外立马有人匆匆离去,各自赶回家中报信。
郑府。
郑若之能开起一间煤行,当然不是他自己的能耐,除了二皇子出的钱之外,还有家中的家产。
郑家的长房郑在功如今官居工部左侍郎,乃是三品的京官。
听起来好像不咋地,实则已经颇为不易。
朝堂上的二品官,只有六部尚书,司礼监掌印,秘书省主官秘书令,各路边军主将。
再往上的从一品,如今朝中只有唐震一人。
至于一品官,一般都只是虚衔,诸如太傅、太师等。
所以郑在功这位三品侍郎,其实官衔已经颇高。
而他主管的,恰恰是军用物资,这木炭也是其中之一。
郑家的炭行,就是借此机会开起来的,而且规模颇大,在整个辽东一带都有分行。
所以当郑家得知,苏羽竟然开了一家煤行,可以将煤炭制成能燃烧的蜂窝煤,而且亲眼见识过了蜂窝煤的质量后,郑家立刻就不淡定了。
“兄长,那苏羽分明是奔着撅我们根子来的啊。若是让着蜂窝煤推广开来,只怕今后再不会有人买木炭了,这可让我们怎么活呀。”郑在文神情悲愤,像极了受了委屈的小媳妇,说话都带着颤音。
售卖木炭占了郑家四成的收入来源,对郑家举足轻重,让人不敢怠慢。
郑在功又岂会不明白其中道理,却无奈叹道:“为兄又怎会不知此事重要,可如今苏羽如日中天,对付他需要从长计议。”
郑在文没来得及再说话,已经有下人匆匆到来,汇报道“:“老爷,我按您的意思去盯梢苏羽,却发现他今日竟暗中与长春公主接触。”
这两兄弟一下就不淡定了,几乎同时起身惊呼:“什么?”
郑在文眉头紧蹙,随即对下人挥挥手,让他出去,这才看向郑在功:“兄长,何不早做决断,这苏羽和长春公主接触,分明是奔着我们来的。”
这话说的有点没道理,但郑家自己心虚啊,郑若之折腾出那么大的动静,他们不可能当看不到。
可总不能主动登门道歉,那就得先过过招再说。
一般遇到这种事,都是朝中大臣上奏弹劾,来刁难对方,再不济也得给对方制造点阻力,可西山煤行的背后,最大的支持者可是当今陛下。
郑在功不清楚西山煤行的股份有没有乾帝一份,可就算没有,光是拯救百姓这一点,就注定了乾帝一定会帮着苏羽。
郑在文突然道:“兄长,其实我们大可以不用弹劾蜂窝煤本身,而是直接弹劾苏羽。”
郑在功更加不解了。
光是弹劾蜂窝煤就已经很不现实了,再去弹劾苏羽,岂不是痴人说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