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以为,可先在敦煌设都护府,屯田养兵。”
“待粮草充足、军备完备,再挥师西进!\"
朱厚熜猛地起身,冕旒哗啦啦作响,龙袍在风中猎猎翻飞。
\"当年汉武拓疆,凿空西域;唐太宗威服吐蕃。”
“朕若连这点气魄都无?”
\"传旨,着工部即刻打造高原甲胄、耐寒兵器,户部筹备粮草。”
“微臣遵旨!”
……
暮色中的贺兰山在血色残阳下似披着铁甲的巨人。
王阳明立在烽火台上,望着远处扬起的漫天黄尘。
傅应嘉与仇钺率领的一万铁骑已如离弦之箭追向瓦剌太师阿歹的残部。
马蹄声如闷雷滚过荒原,惊起成群沙鸥。
\"报!王崇古将军已肃清瓦剌后方!\"
斥候单膝跪地呈上捷报,羊皮卷上密密麻麻记着缴获的牛羊驼马数以万计,其中半数已驱往宁夏。
王阳明摩挲着腰间佩剑,目光转向敦煌方向。
……
三日之后,祁连山北麓的戈壁滩上展开生死追逐。
傅应嘉麾下的神机营率先发难,火铳齐鸣惊散了阿歹的前锋。
仇钺则率轻骑从侧翼包抄,马蹄踏碎盐碱地的脆响与弯刀相击的铮鸣交织。
傅应嘉透过蒸腾的热浪观察着前方的瓦剌残军。
阿歹的主力损失殆尽,此刻仅余三十精骑,却仍是困兽犹斗。
\"按计划行事!\"傅应嘉抽出腰刀,大喝一声。
随着一声令下,五千明军呈扇形散开。
火枪手迅速占据高地,骑兵则隐入沙丘后的阴影。
阿歹的队伍行至葫芦峡时,忽然嗅到一丝危险气息。
但未等他做出反应,明军的火铳便如惊雷炸响。
前排的瓦剌骑兵连人带马轰然倒地,硝烟与血腥气瞬间弥漫整个峡谷。
\"散开!\"
阿歹声嘶力竭地吼道。
瓦剌骑兵迅速组成防御阵型。
可傅应嘉早已算准了他们的退路。
就在瓦剌人准备突围时,仇钺率领的轻骑突然从侧翼杀出。
马蹄踏碎砂砾的声响如滚滚雷鸣,明军骑兵手中的长枪如林,直插瓦剌军的侧腹。
阿歹知道今日难以全身而退,当即拨转马头,带着亲卫向北方逃窜。
\"追!\"
傅应嘉一夹马腹,率领精锐骑兵紧追不舍。
两拨人马在戈壁上展开生死竞速,扬起的沙尘遮蔽了半边天空。
阿歹的战马终究抵不过明军的汗血宝马,渐渐地,双方距离越拉越近。
当追到一片胡杨林时,阿歹的坐骑突然失蹄。
还未等他起身,傅应嘉的长枪已抵住他的咽喉。
傅应嘉下马,一脚踏在他的头颅上!
这位昔日不可一世的瓦剌太师被生擒!
随即,八百里加急传向千里之外的京师。
当阿歹戴着镣铐准备被押解进京时,王阳明正在敦煌故址丈量地基。
夯土声与驼铃声中,八百里加急传来朱厚熜的圣旨。
黄绢上朱笔亲书的\"兵部尚书,入阁参赞机务!”
王阳明往北叩拜:“微臣谢陛下隆恩!!”
随后,王阳明小心翼翼将圣旨收入锦盒,望着远处新立的界碑。
\"传令下去!\"
\"都护府需在秋汛前完工!”
“待西域平定,我要让塞外蛮夷望见这煌煌边城,便知大明天威不可犯!\"
……
嘉靖元年盛夏,天下选秀。
紫禁城神武门悬起十二盏鎏金宫灯。
两宫太后端坐凤椅,黄杨木案上整齐码放着镶玉选秀册。
刘健捧着朱漆描金箱,将三百秀女的绿头签按出身品级排列。
依祖制,选秀分\"阅选留牌复阅\"三关。
首道筛选由司礼监女官查验生辰八字、丈量身形。
凡有瑕疵者即刻赐银遣返。
次轮由两宫太后亲审,容貌端庄、举止娴雅者得留\"留牌子\",余者赐\"撂牌子\"。
最终入选者需经皇后检视女红、诗书,合格者方能面圣。
后宫位阶森严:皇后居中宫统摄六宫,皇贵妃位同副后,贵妃掌四妃之首。
其后设贤、淑、庄、敬、惠、顺、康、宁八妃,昭仪、昭容、昭媛等九嫔,婕妤、美人、才人各九人,宝林、御女、采女共三十七人。
新晋秀女初入宫时多封答应、常在,若蒙圣宠则可连级跃升。
七月初七辰时三刻,朱厚熜身着玄色常服步入钟粹宫。
殿内三百秀女分作十列,腕系金铃、鬓插玉簪。
司礼监掌印太监王永护着黄册宣读家世。
江南织造之女云氏盈盈下拜时,鬓边珍珠步摇轻颤,正与朱厚熜目光相撞。
\"抬起头来。\"朱厚熜声线清冷。
云氏仰首瞬间,丹凤眼流转星辉。
两宫太后对视颔首,司礼监即刻记下\"云氏,留用\"。
而当宣到宁夏知州之女李氏时,朱厚熜凝视其英气眉眼。
忽想起王阳明捷报中\"铁骑破胡\"的字句,抬手将她的绿头签单独搁在龙纹镇纸下。
当王永念到\"江西按察使周正卿之女,周芷颖\"时。
阶下女子莲步轻移,月白色襦裙绣着淡雅兰草。
她行至御案前行万福礼:\"民女自幼研习经史,擅琴棋书画,愿以绵薄之力侍奉君上。\"
朱厚熜抬眸,见她眉目如画,眼波流转间透着温婉与聪慧。
\"可会抚琴?\"朱厚熜指了指殿角的焦尾琴。
周芷颖福身行礼,素手轻拨琴弦,一曲《高山流水》如清泉潺潺。
两宫太后低声交语,礼部尚书刘健即刻上前奏道:
“陛下,依祖例,新晋秀女初封常在,然周氏才貌双绝......\"
朱厚熜抬手打断,目光落在周芷颖:
\"着封颖美人,居兰馨宫,赐瑶琴一张、书画典籍百卷。\"
当夜,颖美人侍寝。
……
夜,养心殿。
朱厚熜将朱批完的奏疏推至案角,指尖无意识摩挲着《水浒传》。
只能倚在龙椅上看着小说。
没办法,这个时代可没有手机,电脑玩不了游戏。
只能看看小说消遣。
除了水浒传,鎏金蟠螭纹书架上,还有《三国志通俗演义》《西游记平话》。
最底层堆叠着《金院本·唐三藏》残卷,以及吴昌龄所着《唐三藏西天取经》杂剧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