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接他们的是大队长和一个上了年纪的老头。
看看别的大队,人家都上拖拉机了,可云溪大队来接人的却是一辆牛车。
这次去云溪大队的知青总共有五人,两男三女。
有一个在别的车厢,下车后集合的,叫赖丽华,人长得还可以,就是不知道好不好相处。
江篱有点堪忧了,云溪大队到底是有多穷啊,连拖拉机都没有,人家别的大队都有。
“欢迎你们来云溪大队下乡,我是云溪大队的大队长云中来,给大家赶车的是云二爷。”
“大家赶紧的上车了,从火车站回到村里要三个小时呢,再不走天黑了可就不好走了。”
大队长招呼大家上牛车。
江篱赶紧爬上了牛车,找了个好位置坐下来之后,用意识在空间里扒拉了一下,假装把手放进绿色挎包里,从空间拿出了一顶解放帽戴在头上。
这是江茂荣家的帽子,还是江茂荣戴过的,江篱虽然很嫌弃,但是有总比没有的强,她将就一下吧。
虽然她很不想戴绿帽子,但是这个时代的帽子就是这种解放帽居多,大队长和云二爷头上也戴着绿帽子,就连脚上穿的解放鞋也是绿色的。
和天上红彤彤火辣辣的太阳比起来,绿帽就绿帽吧,三个小时呢,她可不想被晒脱皮。
等她到大队之后,一定要做一顶属于她自己的帽子。
沈志文笑话她:“江篱,你这也太娇气了,不就是晒一下吗?这就受不了了,要是下田劳作你又该怎么办?”
赖丽华也说道:“就是,我们是来下乡劳动的,你这也太做作了。”
郑丽丽和涂磊跟着笑了笑,没说什么。
倒是赶车的老头子和大队长互相看了一眼,觉得这个知青还挺聪明的。
江篱像看傻子似的看着沈志文和赖丽华,不看大队长和云二爷也戴着帽子吗?
他们这么说是不是不太合适?
沈志文说完后看江篱的眼神,又看看牛车前头的大队长和云二爷,显然也意识到了自己说错话。
他赶紧找补说道:“太阳是挺大,有帽子挺好的,江篱,你准备得很充分。”
赖丽华也意识到了,闭着嘴巴不再说话。
江篱不理他们,还从麻袋里拿了一件长袖衣服出来盖在头顶上,这样虽然有点热,但是能更好地防晒。
东北夏天的太阳实在太热情了,受不住,完全受不住!
一个小时之后,那四个知青也顶不住了,纷纷学江篱的样子,从自己的行李中拿了衣服出来盖在头顶上来遮阳。
江篱又看了沈志文和赖丽华一眼,虽然没开口说话,但是那神情好像什么都说了。
沈志文脸皮挺厚,不在意江篱的眼神,赖丽华则脸色不太好,也不知是晒的还是气的。
牛车晃晃悠悠走了三个小时之后,终于到了云溪大队。
五人被晒了三个小时,下牛车的时候脸色通红,但人是蔫的。
大队长带着五人去知青点安顿。
知青点总共有十间房子,是之前地主建给长工住的,后来地主倒台后,房子归大队所有,大队就把房子作为知青点给下乡的知青住。
知青点原本就住了十六个人,十男六女,总共占了八间,都是两人住一间。
现在来了五个人,沈志文和涂磊住一间,郑丽丽和赖丽华住一间,还剩下江篱没地方住。
大队长为难地说道:“要不你们谁跟江知青一起挤挤?”
其他女知青没说什么,但是一脸不情愿的样子。
两人住一间刚好合适,要是多住一个人的话,就更挤了。
冬天倒还说得过去,夏天简直是热死人,谁都不愿意再多挤一个人。
况且行李也占地方,房间本就没有多大,三个人住一间真的很挤,
赖丽华忍不住说道:“大队长,我们知青也是人啊,三个人挤一间怎么睡得好?睡不好第二天怎么上工?”
赖丽华有些记恨江篱刚才在牛车上像看傻子一样看她的眼神,她和郑丽丽和江篱都是新来的知青,要是挤在一起住的话,肯定是她们三人。
赖丽华不希望和江篱一起住,最好她没地方住。
她有些幸灾乐祸地看着江篱。
江篱则看着大队长,她来这里下乡,大队长会安排好的吧。
云中来头大地说道:“那你们说怎么办?”
这些知青总是觉得他们是城里来的,比他们这些泥腿子高人一等,平时都不太好管理。
而且还久不久又给他搞点事出来,头大得很。
公社还有规定,知青不准住到村民家里,哪怕出钱租房子也不行,除非那个知青和村里的人结婚了或者村里的女子嫁给了知青,才能搬出去住。
因为以前在其他大队发生过有知青住到村民家发生命案的例子,后来公社就规定各个大队的下乡知青不准住到村民家里。
现在多出一人,这些知青不愿意和多出来的人挤着住,他也不好安排啊。
他又不能把人带回他家里住,这不合规矩。
真是麻烦死了!
有个叫谢莹的女知青建议道:“大队长,要不你让江知青去牛棚那边住吧,这样既不违反规定,又解决了住的问题。”
李红也说道:“是啊,大队长,牛棚前两年不是翻修过了吗?即使天冷也能扛得住风雪,不用担心安全问题。”
大队长怒瞪了说话的这两人一眼,牛棚给一个新来的女知青去住,她们怎么不去住呢?
亏她们说得出口!
这是担心江知青跟她们一起挤着住吧!
“不行,江知青一个女孩子去住牛棚不合适,你们还是挤挤一起住吧。”他没有更好的办法了,只能让她们挤着住。
江篱听了一会儿之后,大致明白了一些,但是又不太了解,就开口说道:“大队长,要不我先把行李放在这儿,你带我去看看牛棚是什么情况,我再决定住不住,好不好?”
她上一世小时候听爷爷说过一些关于牛棚的事情,好像都是给犯了事下放或者成分不好的人住的。
爷爷奶奶都是五十年代的人,她小时候听他们说过不少关于五六十年代的事情。
但是具体的不是很清楚,她打算先去看看再做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