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江畔,曹营之内,气氛凝重得仿若能拧出水来。一名探子神色慌张,脚步踉跄,匆忙跑入帐中,双膝跪地,额头冷汗直冒,仿若刚从地狱逃出一般。
“启禀魏王,周瑜…… 周瑜他……” 探子声音颤抖,吞吞吐吐,汗珠子如断了线的珠子,顺着鬓角簌簌滚落,活脱脱一只受惊过度的鹌鹑。
曹操正端坐在案几前,手中把玩着一把锋利的匕首,闻言,他缓缓抬起头,目光如电,斜睨了探子一眼。那眼神冰冷刺骨,仿若能瞬间将人冻成冰碴。
“哼!吞吞吐吐,成何体统!有话快说,有屁快放!” 曹操不耐烦地挥了挥手,若不是看在这探子还有些用处,他真想一脚将其踹出营帐,丢到长江里喂鱼。
“周瑜…… 他,他加强了营地戒备,小的…… 小的实在难以探听到有用消息……” 探子哆哆嗦嗦地说完,脑袋低垂,几乎要埋进尘土之中。
曹操冷哼一声,心中暗自思忖:这周瑜,果然是个谨慎至极的人物。不过,越是谨慎,便越容易露出破绽。他缓缓起身,迈着沉稳的步伐,踱步到悬挂于帐内的巨大地图前。他的目光如炬,紧紧盯着赤壁的位置,嘴角渐渐勾起一抹阴险的弧度,仿若夜枭露出了锋利的獠牙。
“既然他不肯自行露出马脚,那吾等便助他一臂之力。” 曹操低声喃喃自语,声音低沉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决然。
曹操随即唤来郭嘉,附在其耳边,低声密语,细细吩咐了一番。郭嘉听完,眼中陡然一亮,仿若夜空中划过一道璀璨的流星。他拱手行礼,恭敬说道:“妙计!魏王此计,定能让那周瑜陷入困境,难以招架!”
几日后,一封密信如同一枚重磅炸弹,悄然送至孙权手中。孙权展开密信,细细阅读,脸色瞬间变得铁青,仿若暴风雨来临前的阴沉天空。他的额头上青筋暴起,犹如一条条愤怒的蚯蚓,在皮肤下蠕动。
“周瑜!他好大的胆子!竟敢欺瞒于孤!” 孙权怒不可遏,猛地将密信狠狠拍在桌案之上,震得桌上的杯盏叮当作响,发出清脆的破碎声。
一旁的鲁肃见状,心中一惊,连忙上前劝慰道:“主公息怒,此事或许另有隐情,还需仔细查证,切不可贸然定论。”
“查证?这信上写得明明白白,铁证如山,还有何可查!” 孙权愤怒地咆哮道,他感觉自己被周瑜狠狠地愚弄了,这简直是奇耻大辱,让他颜面扫地。
“主公,即便周瑜真有异心,然当下赤壁之战一触即发,此刻临阵换帅,恐会动摇军心,于我军极为不利啊!” 鲁肃苦口婆心,言辞恳切,眼中满是忧虑。他虽对周瑜的火攻计划亦有所疑虑,但此刻大敌当前,东吴内部绝不能自乱阵脚。
孙权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心中的怒火。他明白鲁肃所言极是,当下确实不是追究周瑜责任的时候。他强压心中的愤懑,沉声道:“也罢,先将周瑜调离前线,由子敬暂代水军统帅之职。待赤壁之战结束后,再行定夺!”
消息如疾风般传至周瑜耳中,周瑜顿感如遭雷击,整个人呆立当场,仿若被抽去了灵魂。他无论如何也想不明白,自己精心谋划的火攻计划,为何会泄露出去?难道军中真有内奸作祟?
“曹操!定是曹操那厮的阴谋!” 周瑜咬牙切齿,怒声咆哮,他感觉自己陷入了曹操精心设下的陷阱,却无力挣脱,心中充满了不甘与愤怒。
而此时,远在曹营的曹操,正悠然自得地坐在营帐内,手持酒盏,轻抿美酒,脸上挂着得意洋洋的笑容,仿若世间万物皆在其掌控之中。
“周瑜啊周瑜,你终究还是太过稚嫩。与吾斗,你还差得远呢!” 曹操放声大笑,笑声中充满了对周瑜的不屑与嘲讽。
甘宁得知周瑜被调离的消息后,心中愤懑难平,犹如汹涌的波涛在胸中翻滚。他本就对东吴的赏罚制度心存不满,如今见周瑜竟因这莫须有的罪名被撤职,更加坚定了离开东吴的决心。
就在此时,一个神秘人如鬼魅般出现在甘宁面前。神秘人身材修长,身着黑袍,面容隐匿在阴影之中,看不清表情。
“将军,我家主公仰慕将军已久,特命小人前来,诚邀将军共襄大业。” 神秘人压低声音,言辞恳切,同时递上一枚信物。
甘宁接过信物,定睛一看,心中不禁泛起一阵涟漪。他陷入了沉思,目光深邃,仿若能穿透营帐,望向遥远的北方,那里,是曹操的势力范围。
“或许,吾真该另寻明主了……” 甘宁低声自语,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有犹豫,有决绝,更有对未来的一丝期许。
夜幕降临,长江之上,波涛汹涌,江水如万马奔腾,咆哮着向前。鲁肃身披战甲,伫立在船头,寒风凛冽,吹得他的披风猎猎作响。他望着漆黑一片、深不见底的江面,心中满是不安,仿若有一块沉甸甸的石头,压在心头。
鲁肃虽接替了周瑜的职位,然而他深知自己对水战并不精通。指挥如此庞大的一支水军,对他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仿若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山。
“公瑾啊公瑾,你究竟身在何处?又究竟在谋划何事?” 鲁肃喃喃自语,声音在江风中飘散,带着一丝无奈与迷茫。一股莫名的恐慌,如潮水般涌上心头,将他彻底淹没。
“报!前方发现曹军战船!” 一声急促的呼喊,如同一道惊雷,划破了夜的宁静,也打断了鲁肃短暂的沉思。
鲁肃接手东吴水军后,顿感压力如山,仿若突然被推上了风口浪尖。他望着底下乱作一团的士兵,心中暗自叫苦,感觉自己就像一个被强行架上舞台的蹩脚演员,不知所措。
想当年,周瑜指挥水军,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那等风采,何等潇洒!如今呢?鲁肃看着眼前的混乱场景,心中满是苦涩。
“报!左翼战船队形散乱,难以规整!”
“报!右翼战船与中军失去联络,情况危急!”
一声声紧急军报,如密集的炮弹,在鲁肃耳边接连炸响,震得他头皮发麻,心脏狂跳。他手忙脚乱地发布命令,然而士兵们反应迟缓,执行不力,与周瑜指挥时的雷厉风行、令行禁止截然不同。
“以前周瑜在时,只需一个眼神,士兵们便能心领神会,执行到位。如今,吾喊破喉咙,底下依旧混乱不堪,这可如何是好?” 鲁肃心中焦急如焚,却又无计可施。
江面上,东吴战船如无头苍蝇般四处乱撞,队形散乱得如同散沙,毫无章法可言。鲁肃望着这一幕,心如刀绞,暗自思忖:若周瑜在此,见此情景,怕是要气得从地下跳出来。
远处的曹营大帐内,曹操正手持千里镜,仔细观察着东吴水军的乱象。他看着东吴战船的狼狈模样,嘴角的笑意愈发明显,几乎要咧到耳根。
“啧啧啧,这周瑜一离开,东吴水军便如一盘散沙,不堪一击啊!看来,吾等之计,进展极为顺利!” 曹操放下千里镜,转头看向郭嘉,眼中满是得意,“奉孝,依你之见,吾等是否该趁热打铁,再给他们添把火?”
郭嘉轻摇羽扇,脸上露出高深莫测的笑容,仿若夜空中闪烁的寒星:“魏王英明,臣正有此意。”
夜色渐深,愈发浓稠,仿若一块巨大的黑色绸缎,笼罩着江面。江风呼啸而过,如鬼哭狼嚎,令人毛骨悚然。曹营的战鼓声隐隐传来,沉闷而有力,仿若一头蛰伏已久的猛兽,正蓄势待发,准备给东吴水军致命一击……
突然,一个黑影如闪电般闪进了甘宁的营帐。黑影身形矫健,动作敏捷,仿若一只黑夜中的猎豹。
“将军,考虑得如何?” 黑影压低声音,急切问道。
甘宁眼神闪烁不定,手中紧紧握着那枚信物,指节因用力而泛白。他沉默半晌,最终,缓缓吐出一个字……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