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血蚕丝祸**
苏州城繁华热闹,而在这闹市之中,有一座名为“天衣阁”的绣坊,声名远扬。此刻,天衣阁的绣房里,百幅洁白如雪的素缎整齐地悬垂下来,如同瀑布一般倾泻而下,美不胜收。
只见凌风身姿挺拔地站在绣房中,他那修长的手指轻轻触碰着一匹刚刚染好的绛红色绸缎。就在他指尖接触到绸面的瞬间,奇异的事情发生了:原本平静的绸面忽然无风自动,颤抖起来。紧接着,那精美的金线牡丹纹仿佛活过来一般,开始渗出细密的血珠。这些血珠迅速汇聚在一起,眨眼之间竟然凝成了两个清晰的大字——“丙申”。
这时,一位满脸皱纹、头发花白的老绣娘步履蹒跚地走了过来,她手中颤巍巍地捧着一个装满针线的竹箩。老绣娘压低声音说道:“少东家,这批‘百子图’所用的绣线恐怕有大问题啊。”说着,她小心翼翼地将竹箩中的篾片夹层打开,露出里面半截断裂的指甲。那指甲的缝隙处还粘着一些靛蓝色的粉末,当它遇到烛火时,竟然猛地燃烧起来,冒出一团幽绿色的冷焰。
老绣娘心有余悸地继续说道:“前天夜里,我们绣到‘麒麟送子’那部分的时候,刘三娘正全神贯注地穿针引线。突然间,只听得一声惨叫,大家回头一看,就发现刘三娘的眼珠子不知怎么回事,竟然被丝线生生勒爆了!”
正当众人惊魂未定之时,绣房的暗处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机杼声响。凌风反应极快,身形一闪,便避开了从黑暗中飞射而出的数枚绣针。仔细看去,那些绣针的尾部都缠绕着晶莹剔透的冰蚕丝。这些丝线一触及到梁柱,立刻紧紧绷直,形成了一张密密麻麻的网。更可怕的是,那张网上布满了淬过毒的锋利倒刺,闪烁着诡异的磷光。
面对如此凶险的局面,凌风毫不畏惧。他手腕一抖,抽出腰间佩剑,剑鞘顺势横扫过去。只听“哗啦”一声脆响,那张致命的丝网瞬间被斩得粉碎。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那些破碎的丝线并没有就此罢休,它们纷纷像活蛇一样扭动着身躯,飞速钻进了地上的砖缝之中。不一会儿,砖面上就被侵蚀出了七个形如北斗七星的孔洞,看上去阴森恐怖至极。
### **二、千针刺魂**
地窖深处寒气刺骨,凌风踹开堆叠的绣架。架底暗格里蜷缩着十余名昏迷绣娘,每人眉心插着银针,针尾系着染血的《凌氏商训》残页。他拔出一枚银针,针孔突喷黑雾,雾中浮出半幅九鼎祭坛方位图。
“少东家何必多事?”梁上飘落个蒙面绣娘,手中绷架突展如盾,三千绣针暴雨般激射。凌风旋身卷起素缎为障,毒针钉入绸面,竟将缎匹撕裂成狰狞鬼面!绣娘腕间玉镯撞响,鬼面绸突绽青光,丝线如触手缠向凌风咽喉。
剑光过处,素缎崩碎如蝶。凌风挑开绣娘面纱,露出的焦黑颅骨令他一怔——骨缝嵌着九枚青铜绣针,针尖刻“丙申”密文!
---
### **三、天罗绣阵**
绣坊最深处的密室穹顶垂落千匹彩缎,经纬交错成八卦杀阵。凌风踏着满地断针前行,见中央立着七尺绣架,架上绷着人皮硝制的《江山社稷图》。
“商脉即绣脉,九鼎即绣绷。”阴影中走出驼背绣婆,手中金剪刀寒光凛冽,“宣德五年,凌氏剐尽江南绣户,取人皮制‘天罗缎’镇压鼎运!”她剪尖划过缎面,血纹牡丹骤然绽开,花瓣间弹出淬毒梭镖。
凌风劈开绣架,夹层滚出铁匣。匣内羊皮卷以人血书就:“丙申年秋分,以千名绣魂饲鼎,可通幽冥商路”。血字遇风燃起青焰,火中浮现初代家主身影,正将绣娘眼珠嵌入鼎耳!
---
### **四、丝断鼎裂**
密室剧震,千匹彩缎化为赤蟒。凌风斩断梁上悬丝,丝尾拽下青铜鼎模。鼎耳拴九条冰蚕丝,丝线另一端没入绣娘尸身脊骨——稍一扯动,尸群关节爆出铁蒺藜,蒺藜尖啸如《祭商谣》!
绣婆狂笑剪断主丝,穹顶彩缎如天罗罩下。凌风剑鞘点地腾空,磁石腰带吸附毒针反掷。针雨穿透绣婆胸膛,她撕开人皮露出青铜骨架,胸腔齿轮咬合间弹出铸铁绣绷——绷上钉着半卷血帛,绘着初代家主立于鼎群中,脚下尸山竟全是他亲手提拔的掌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