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昏黄的灯光下,书桌前的青年揉了揉眉心,黑色小方块被轻轻的放在桌面上,发出的声响可以忽略不计。
旁边,是组装了大半的信号接收器。
废弃星什么都没有,垃圾场里零碎的小零件非常多,仔细找一找也能用。
对于卫榆来说,信号接收器最关键的一步是调试并连接星球上的电信号,这可以由系统破解已有的信号频道。
至于那频道哪里来的就不用管了。
他手指点了点,按目前的进度来看,最多不过几天光脑就能正常运行。
废弃星其实是有内部交流网的,不过卫榆需要登上星网知道外界的信息。
所以,小银找到的那块光脑对他来说还是有用的。
卫榆想到少年,轻声笑了下。他检查了一遍门窗,经过希尔安房间的时候注意到里面的动静,看了看显示屏上的时间,轻轻敲了下门。
“希尔安,是我。还没有睡吗?”
辗转反侧的小孩停下了翻身的动作,他眼睛大大睁开,面上毫无睡意。
“哥哥,我……”
他开口又要道歉,目光落在倚靠在门口的身影,突然说出了心里真实的想法。
“我……我有点睡不着。”
卫榆走了进来,坐在小床边,小孩一向不想给他添麻烦,这会儿这么说一定很严重了。
“那想要听零零讲故事吗?”
大概是系统自我介绍的时候出了什么差错,希尔安一直称呼007待着的小狗机器人为“零零”,卫榆也跟着这么说了。
“不用了,零零晚上需要充电呢。”
那个小狗机器人什么都好,就是储能方面有点小毛病,内部老化比较严重,耗能很快。
卫榆还没找到合适的蓄能面板安装上去。
007呜呜咽咽的感动极了,发誓明天给希尔安讲一百个小故事。
“那希尔安要听哥哥讲故事吗?”
希尔安眼睛亮了一瞬,这是个很让人舍不得拒绝的提议。
他期待的小小点了点头,又乖乖的把小手放在身侧。
做完这一切才意识到哥哥或许看不见,希尔安嘴巴动了动,稚嫩的童声钻进卫榆耳朵里。
“哥哥,希尔安想听。”
卫榆笑了一下,青松般挺直的脊背似乎放松了些,窗外透进几丝微弱的光亮,氤氲了那眸中的神色,如水般温柔。
“嗯……哥哥曾经听说过这么一个故事,在很久很久之前,比人类离开自己的母星还要早之前,有这么一个城池,城池的主人收养了一个孩子……”
“……最后,大家齐心协力打败了坏蛋,城池里的人们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
这是一个连系统都没有收录过的故事,它安静的等宿主说完,注意到小孩睡眼朦胧的样子,贴心的降低了家里所有电器的运行速度。
卫榆给人盖好被子,似乎下一秒就要睡过去的小孩拉住了他的手,希尔安意识不清醒,胆子也比白天的时候大了许多。
“哥哥,故事的最后,被城池收养的那个小孩,去了什么地方呢?”
星际世界的人很难对城池有明确的概念,毕竟这是个以星系划分的世界,希尔安念得有些拗口。
卫榆笑着揉了揉他的脑袋,淡声道:
“他跟着风,去了很多地方哦。星星存在的地方,就是他会经过的地方。”
“那听起来还不错。”
希尔安这么说,却还没有放开他的袖口,在昏暗到只有微弱的一点点光亮中,卫榆仿佛能看见小不点脸上的纠结。
过了许久,也许只是几个呼吸的功夫,希尔安小声问:
“哥哥,我是你从垃圾场捡回来的吗?”
希尔安是个聪明的孩子,聪明的孩子也体现在记忆力方面。
他小小的脑子里还记忆着,许久之前,久到哥哥带着自己来到这座星球之前的一部分记忆。
那时,他和哥哥有着共同的监护人。
是他们的,父亲。
而前段时间的哥哥,似乎并不愿意继续留下他了。
若不是卫榆来了之后,给了希尔安一点信心,他恐怕永远不会问出这个问题。
卫榆愣了一会儿,希尔安眼睛半睁半闭,拉着他的力道却没有减弱。
这个问题的答案对小孩来说很重要。
“……希尔安。”
卫榆很认真的回答他,“希尔安不是我从垃圾场里捡回来的小孩,希尔安是我的弟弟。”
那个问题的真实意思是,既然是捡回来的,那就有重新丢掉的一天吧。
哥哥会把他扔掉吗?
原来希尔安是在担心这个。
“在希尔安没有长大、不能独立生存之前,哥哥去哪里都会带着希尔安的。”
卫榆轻轻的拍了拍小孩的肩膀,语气柔和却很郑重。
在那无法抵挡的睡意降临之前,小孩轻轻的点了下头,闭上眼睛后嘴角还挂着浅浅的笑意。
房门被好好掩好,卫榆回到自己房间,床头灯有些昏暗,勉强照亮了一小片空间。
一个小方块被反射出一点银质的光芒,卫榆视线落了过去,身份牌上的青年有些阴郁,过长的头发遮住了他的眼睛,一旁联盟机甲学院的院徽也没有给他增加多少意气风发。
这个世界卫榆拿到的身份背景并非空白一片,星历时代,公民身份序列号是从出生开始就确定了的,而瞳孔、指纹等都是能证明身份的体表特征。
先前卫榆去拿回来的身份牌,其实是原身的“学生证”。
原身是联盟机甲学院的学生,或许还要加一个“前”字。
顾名思义,机甲学院与机甲有关,哪怕原身的专业是机甲维修,对精神等级的要求并不算太高,可也不能低到无法连接机甲的主控系统。
强行拔升的精神海崩坏后,原身无法跟上课程进度,被学院辞退,流落到这个废弃星。
不过边远星系是无从得知这些信息的,他们只认识那刻着院徽的证件。
如若不然,原身也不会这么快就在废弃星站稳脚跟。
至于那个只把原身和希尔安当做什么试验作品的父亲,卫榆对对方的理念不置可否。
曾有研究表明,基因等级具有遗传性,那位曾因不符合最低的精神等级门槛,而被刷下来的中年研究员,不甘于自己的平庸,使用了自认为最优秀的基因细胞,致力于培养出优秀的后代。
第一个孩子本来就不太符合他的心理预期,在那个孩子也就是原身基因等级骤降精神海也跟着崩坏后,培育舱培育出了新的婴儿。
——希尔安。
这种情况,原身还能在父亲的飞船撞上流星体变成一团火光后,继续养着一个没有劳动能力的小孩,某种意义上还挺有责任感。
虽然原身前段时间已经做好打算准备把人送走。
卫榆轻轻的叹了口气,窗外的信号灯明明灭灭。
果然,都是“父亲”的问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