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瑾看着林玉娘递过来的药包:“你确定这是砒霜?”
林玉娘将刚才发生的事说了:“听她的口音就是京城人,而且那说话的口气大得不得了,还真稀罕。”
“你说这砒霜她买回去是要干啥?”林玉娘冷笑道,“云来客栈可是县城最大的客栈,她们包下二楼整层楼的上房,哪里会有老鼠?分明就是给人用的!”
李承瑾眉头紧蹙。
黑子打下来的信鸽携带的密信,不是传送回东宫的。
而是送往恭亲王府的!
恭亲王李朝罡,就是上一世大周朝被颠覆后的最终受益者,也是亲手杀死父皇和他的凶手。
所以柳青身边早已被李朝罡安排了他的人。
李承瑾眯起眼睛努力回想柳青身边的那些宫女。
那些宫女大多数都是陌生面孔,只有几个有些眼熟,能记起名字的只有秋月、夏竹二人。
而在上一世,和她们和春雪、冬雾二人都是被母后选中送到东宫的。
所以,她们应该是母后安排的人,按理说不会背叛他。
但那封密信却告诉他,东宫里早已有人埋下了暗线。
柳青这人是和他的奶娘一同进入东宫的,是他奶娘的同乡。
在上一世的时候,柳青就不是一个安分之人,总是想要把她的侄女往他的床榻上送。
上一世柳青暗中给他下药之后,就被他一怒之下杀了。
现在来看,沈溪成了东宫太子之后,柳青又故技重施,大概已经得手,才会成了管事嬷嬷,竟然还让秋月和夏竹贴身服侍她。
李承瑾冷笑几声。
看来,那位“东宫太子”早已将他昔日那严格的规矩破坏殆尽了。
那么,究竟谁才是李朝罡安排在他身边的细作呢?
“你能描述一下那妇人的身形样貌吗?我尝试能不能画出来。”李承瑾立刻拿来笔墨纸砚。
林玉娘想了想道:“她和方梅个头差不多高,但要瘦一些,年纪约在三十左右,长得还不错,细皮嫩肉的,左耳下方有一颗黑痣……”
李承瑾手中的笔一滞。
黑痣!
夏竹!
只是在他的印象中,那夏竹是四个宫女中最胆小怕事的,她怎么会被李朝罡收买?
很快,他就把记忆中的夏竹画了出来。
“哟,你画得这么快?就是她!”林玉娘惊讶极了。
没想到她相公还有这本事,单凭她口头描述就能把人像给画出来!
“厉害啊!”
看到林玉娘眼里透出的赞叹目光,李承瑾心里一暖。
以往在东宫的时候,周围人的那些奉为或多或少都带着谄媚和讨好。
只有林玉娘这由衷的赞叹,让他真正感受到了一丝暖意。
“想不想学?”他问道。
林玉娘迟疑道:“我能学吗?”
“只要你喜欢,我教你。”李承瑾立刻道,“来,你先握笔试试。”
自从搬来溪口村,林玉娘就抽出碎片时间和孩子们一块儿学习,也认识了不少字,但都是和大林小林一般,沾水在地上写写画画的。
她也知道家里这些笔墨纸砚值不少银子,不敢随意乱用。
此刻李承瑾将毛笔放在她的手心里:“这四指搭在这边,大指抵住,手腕悬空……”
林玉娘有些紧张,手指僵硬无比。
李承瑾笑道:“放松肩膀……”
用手扶正了她的姿势:“坐下,挺胸,将笔端慢慢放下去……”
林玉娘还是紧张得不知道该怎么动。
李承瑾索性握住她的手缓缓落笔:“瞧,其实很简单……”
林玉娘就看到手下那沾着墨渍的笔端,在宣纸上轻轻画出了一道弧线。
然后她就感觉到手背上的手慢慢转弯,渐渐的,纸上出现了一道河流,又在岸边画上了一棵柳树。
接着,她便看到了柳树下出现了一道人影。
盘着发髻,手提一个竹篮,头上是她熟悉的一块巾帕。
林玉娘一顿:“这、这是我?”
李承瑾笑道:“嗯。”
林玉娘觉得神奇极了。
之前也见过李承瑾绘图,但此时她的手正被他捏得紧紧的,手不自觉地跟着灵动了起来。
笔端下竟然出现了一幅杨柳依依美人图。
好神奇!
李承瑾扭头朝她望去,看到了她眼里闪烁着的惊喜光芒,轻声问道:“喜欢吗?”
“嗯!”
“来,你先学习如何用腕力提笔,然后控制好笔触……”
夕阳西下,两人的身影在窗前渐渐拉长,在地上形成了一道和谐的风景。
“娘,我饿了!”
不知何时,门口传来大林的声音。
林玉娘抬头一看天光,才惊觉时间过得飞快,急忙起身道:“我去做饭。”
她一边淘米煮饭,一边回想着刚才自己执笔在宣纸上画出一道道线条时的情形。
竟然有种无法言说的成就感。
这好像比直接学写字要容易。
但她还是得先把字认全才行。
翌日,吃完早餐之后,娇奴洗碗收拾,张家父子继续跟着李承瑾上山,沈大壮去给村里的少年教耍棍。
林玉娘带着大林小林去了方梅家,继续教宋月娥和几个妇人学习射箭。
只不过当她看到赵氏带着徐茵出现的时候,有些惊讶。
方梅走过来压低嗓子道:“她们母女都想要学能够自保的一些招式。”
林玉娘想了想:“那要不我们就先学怎么用匕首吧?”
射箭适用于远程,而且拔箭的动作和速度要快,否则很容易被近身的人攻击。
还不如用匕首。
她让大家先用木棍代替匕首,开始学习怎么样防身。
赵氏母女学得特别认真。
一上午结束后,大家就在方梅家吃饭,吃的都是每人从家里带来的杂粮,和在一起煮成牛头饭,配上一点咸菜。
结果在煮这半干半稀的牛头饭时,徐茵掏出了两只鸡蛋递给方梅:“姨,我娘让我拿来的。”
方梅道:“哟,这鸡蛋可是稀罕物啊,你弟弟不是还要养伤,留着自己吃吧。”
自从陈芸待人洗劫了溪口村之后,村里活着的牲畜全都没了。
妇人们回到村子后,都重新去周边的村子里买了小鸡,如今还没长大呢,哪里来的蛋?
八成是赵氏去县城里买的。
徐茵道:“我娘说,家里没啥值钱的,但你和玉娘姨这么帮我们,两个鸡蛋总该收下。”
一旁的赵氏连忙朝着方梅比画着,一定要让她把鸡蛋煮进牛头饭里去。
林玉娘看到赵氏以及宋秀娥等人胡乱比画的动作,心里忽然一动。
要不要请专人来教她们手语?
又或者教会她们写字,就不用这么艰难地表达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