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
整个冬日,宫里都因太后病重而气氛低迷。
皇帝更是发了好几次火。
他对太后再有心结,那到底是他生母。
好不容易开春,太后身子稍许见了起色,皇帝终于是有个笑了。
卫临却悄悄告诉安陵容,太后已然时日无多,如今看着精神好些了,原是药物原因。
而这药,虽然是太后自己吩咐的,却是果郡王撺掇着太后用的,太后想见先帝十四爷最后一面。
太后病的这些日子,果郡王是隔三岔五便来寿康宫,表面一副纯孝的样子,对着太后凡事是亲力亲为。
果郡王当然不愿意看见太后好起来,但这跟他装好样子并不冲突。
他没事就是对着太后提先帝十四阿哥。
要不就是这么多年了,皇兄也该放下了。
要不就是皇额娘都这般了,皇兄再怎么样也该满足皇额娘最后的心愿,诸如此类云云。
掀起太后无尽的思念和希冀。
十四爷,那是皇帝一母同胞的亲弟弟,至今还在戍守皇陵,太后本就想念他,是顾忌着皇帝,总不敢提他。
可如今,太后听着果郡王这话,总觉得,都这个时候了,皇帝也该让自己见见老十四了。
又一日,果郡王进宫探望太后。
寿康宫来人时,皇帝正在延禧宫兴致勃勃的教弘昭念书,夏冬春带着嘉和公主也在旁边咿咿呀呀。
念完一篇三字经,皇帝摸摸弘昭的头,“弘昭真聪明!”
又对安陵容说,“你把六阿哥教养的极好,朕要赏你!”
“教养弘昭是臣妾分内之事,哪里还能要赏呢!”安陵容谦虚道,“皇上快去寿康宫吧,太后娘娘还等着呢!”
“你不与朕同去?”皇帝问。
“臣妾听说果郡王也在寿康宫呢,这会子太后唤皇上过去,难道不是要享受母子天伦之乐?臣妾过去,岂不多余?”
安陵容故作矫情,逗得皇帝哈哈大笑。
“朕明日再来看你。”
“恭送皇上!”
皇帝步履轻盈得去了寿康宫。
太后病重之际,他也曾与太后剖白心迹好好谈话,到底觉得如今比之前亲密些。
只是皇帝没想到,太后却又与他说起十四弟的事情。
“皇帝,哀家如今的身子,怕是也撑不了多久了,哀家...想见见老十四...”太后躺在床上,眼睛浑浊,面色苍白,说话还有些许吃力。
“皇额娘多虑了,已经开春了,皇额娘的身子一定会慢慢好起来的。”皇帝脸上笑意微敛。
他不喜欢那个弟弟,不喜欢那个几乎受到了他额娘全心全意照顾长大,最后还要与他争夺皇位的弟弟。
太后艰难摇摇头,“哀家感觉得到,哀家撑不了多久了,你能不能让皇额娘见见老十四...”
“皇额娘,儿子是在孝懿仁皇后的膝下长大的,不比老十四是你亲手带大的,儿子陪伴你的时候不多,这种时候就让儿子陪着你吧。”
太后越是说老十四,皇帝心里越是发堵,他就越不愿意让太后见老十四。
果郡王在旁边劝,“皇兄,皇额娘好不容易身子好些,既是思念十四哥...皇帝便下令让十四哥回来一趟又如何呢?”
皇帝冷冷的看了果郡王一眼,“老十七,你先出去吧。”
果郡王担忧的看了太后和皇帝一眼,心事重重的退了出去。
太后心里一沉,到底还存着一丝希望,她哀求道:
“额娘知道你的脾气,所以一直不说,也不敢说,可是如今,就当额娘求你了,放了你弟弟吧。”
皇帝目光移回太后身上,见着太后这般苦苦哀求,却是为了老十四。
他心里梗了一块,怎么都不通畅,他听到自己冷淡的说:“朝廷的事,皇额娘就不必操心了。”
太后心中那点希望终究是破灭了,她不明白,她都快死了,为何皇帝就是不愿意将老十四召回来,那是他的亲弟弟啊!
“皇帝,你幽禁皇亲,连自己的弟弟都不肯放过,你会落得六亲不认,骨肉分离的地步。”太后恨恨道。
“不是儿子要这么做,是他们逼得。”皇帝冷漠道。
但凡那些弟弟有一丝一毫顾念他们的兄弟之情,都不会闹到这种地步,他们不顾及兄弟情,却要自己这个皇帝来顾忌兄弟情分吗?
“哀家一步一步成为妃嫔,为了自己,为了你的皇位,费尽心思,难道老了却要眼睁睁的看着你们骨肉相残吗?”
太后心中悲苦,当初若是有的选择,她也不愿把自己的孩子送出去啊!
为何皇帝从来不愿意理解她?
“皇额娘,你身子虚弱,好好养病才是,无需再管这些琐碎的事了。”皇帝再次强调。
眼看着身子好一点了,该放宽心好好养着才是,想这么多有的没的,又有什么意思呢?
“先帝在天上看着呢,你连亲弟弟都不放过,当年你是怎么争的皇位的,先帝都看着呢...”
太后目有重影,喃喃自语,不知道是在说给皇帝听还是在说给自己听。
这话却又激起皇帝心中不忿,
“儿子如何谋得皇位,皇额娘桩桩件件都参与了。皇额娘和隆科多的事,儿子隐忍不发,又真心爱护纯元,善待宜修,儿子已是孝顺至极,有些话,皇额娘实在是不必说了。”
这话一出口,皇帝心中已然有些后悔,可皇帝的骄傲与尊严又让他拉不下脸。
太后呼吸急促,面色苍白如纸。
皇帝到底软语,“儿子也很感激皇额娘,替儿子料理了隆科多,让儿子免遭恶名。”
太后却已然心死,失望闭眼,不再看他。
经此事,太后身子急转直下。
没拖几天,紫禁城里便挂起了白幡。
太后薨逝,举国皆哀。
丧事本该由皇后一手打理,可皇后本就悲痛不已,这是她亲姑母,一直宠她护着她的亲姑母,如今就这么走了。
皇后觉得自己再也没有人疼爱了。
悲痛之下,半路诱发了头风,皇后直接就倒下了。
一应事务只能让年世兰沈眉庄和敬妃三人协理,只是给太后守灵哭灵这样的事,每日都还忍着头痛坚持一定的时辰。
沈眉庄实在是忙,长乐又寄放在安陵容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