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甜黄黄的头发看似刺头,实则脾气极好,竟真的停下脚步回答这些问题:“首先我来是有别的任务安排来晚了,其次陈晓满刚刚拿下来比赛,我对她很有信心,最后只要是我们的小队员有需要,不管是谁我都会提供帮助。”
现场一片嘈杂,每一个声音都好像自带了喇叭,哪怕一点点细微的声音也被一点点的放大,徐甜却在这一片嘈杂中听到一个极其尖锐刺耳的声音:“你来了,那两人信心都不一样,这对其他小队员不公平,毕竟她们教练都来不了。”
徐甜仰头看球馆的屋顶,长吸气一次,慢呼气一次,忍了一下又一下道:“那让她们努力打出来,增加自信心就好了。全欣欣和陈晓满也是从国内的比赛选拔上去的,不论我来不来,她们在国内积攒的自信心都不会消失掉,只会随着一场场胜利增加,再说了,这个比赛最后的赢家根本不会和集训队名额冲突,大家是队友,为什么要问这样挑拨离间的问题?我们都是外协吗?”
超级球星挑战杯最后的男女单冠军可以得到五万的美金奖励,同时支线挑战赛的前八名可以拿到国家队集训名单,冠军赛的总冠军可以直接拿到进入国家一队的资格,今年也是国家集训队第一次派出两个人来参赛,所以最后的规则有变化,如果冠军本来就是国二队队员,那么亚军也可以拿到入选资格,不过最后要打一次挑战赛,所以这也是徐甜说大家没有利益冲突的原因。
入选名额本来就只有一个,来参加比赛的都是想曲线救国加入国家队的的人,放陈晓满和全欣欣出来比赛,实在是近期没有合适国际赛事让她俩练手,重要大比赛也不敢让两人上,所以折中想出来了这个办法,为了公平公正,他们也调整了入选规则,如此国家队既锻炼了新人,又能保证后续有人可以通过比赛打出来。
怕就怕,冠军、亚军都是自己人,国内选拔打不过,出国打比赛一样打不过,所以教练组希望真的有人可以打穿她们,打出成绩,人才辈出才能让老旧交替更加顺畅,才能让乒乓球队立于不败之位。
打完比赛的全欣欣坐在赛场外看陈晓满的第二场女单比赛,这一场她打的非常坚决,能一板过的坚决不会给对手第二次回击的机会,再加上和她对战的印系选手基本上没有还手余地,短短16分钟就拿下了这一场,比赛结束,场上的运动员和裁判员相互握手后,全欣欣上前也抱住了陈晓满,拍拍她的肩膀说:“辛苦了!”
陈晓满吸吸鼻子,伸手挠挠刘海,和全欣欣相视一笑。全欣欣道:“徐教练来了,不过她没进来,在采访区就被绊住脚了,好像还和人吵架了。”全欣欣也是在拿手机的时候看了一眼社交软件,详细过程肯定得跟当事人聊聊才知道是什么情况。
“把球拍收好,速战速决,齐教练说6点大巴就要出发,现在我们还有43分钟,接受采访估计要十几分钟,走到大巴停车点要5分钟?”全欣欣帮着把球包稍微整理了一下,陈晓满套上外套拎上包包也跟着一块走,实在太想见徐教练了,今天她幼小的心灵也受到了一些伤害,需要教练这根定海神针稍微安抚一下。
隔了三四天没见徐教练,全欣欣和陈晓满都有点想念她,尤其是陈晓满,首战赢得比较艰辛,她心里不是很得劲,对于运动员来说,临场细微的一点变化都有些微不舒服。两人背着包齐齐站在徐甜面前乖巧地喊一声:“徐教练好!”徐甜看她俩像嗷嗷待哺的小鸟儿一样顿觉好笑,还是按照流程示意两人先接受采访。
“陈晓满今天第一场赢的还蛮艰难,你怎么看?”
“这是你离开国青队第一次参加国际性比赛,你怎么评价自己呢?”
“你当时申请离队是因为要养伤病,现在伤病完全好了吗?”
大多数的问题是冲着陈晓满去的,全欣欣偷着乐悄默默地往后退一步,不是她不能共进退,实在是她接受采访的经验太有限了。以前都是教练和大队员教她说,像现在这样一对一单采的经验,她实在是少。陈晓满虽是小将,经验却老道,挺直腰板往前一站,开始作答:“首先,每一场比赛都赢得艰难,今天又一次打国际比赛也是做足了准备的,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第二个问题我个人觉得我技术还有要加强的地方,在哪里都运气好,遇到好的教练帮我一点点打基础,所以再次打国际赛,底气还在的。第三个问题我现在更注重身体的保养,争取用最舒服的身体状态打赢比赛。我们要赶车了,下一回聊吧!这次比赛很多,我们有的是机会。”
回答滴水不漏,拎包转身走人的动作行云流水,全欣欣赶紧跟上去,生怕自己走慢了被甩下去然后被记者拉住接受采访,她一边小跑跟上一边和陈晓满说:“这种场合我都不知道要说什么。”
“有回答模板的,回头我教你一个。”陈晓满好心分享,正巧一个常年跟乒乓球赛事的老记者听见了,乐呵呵道:“你可以别瞎教,等回国了有时间,我找机会教教你们俩,晓满教的好多话记者朋友们用不上,也不会放你走的,哈哈哈哈。”
“那行,先谢谢您了。”全欣欣接下话茬,跑得更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