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是热身赛,全昕昕两人决定速战速决,5局3胜决出输赢,不加赛。
陈晓满,17岁,曾经获得U12、U15以下青少年大赛的女单冠军,男子化打法,反手技术体系的先进代表之一,反手拧拉、反手撕技术力量大、旋转强、单板质量很高,同时人高手长,护台面积大,周旋能力极强,有着钢铁般的意志力,上台就不会轻视任何一个对手。
全欣欣,15岁,在进集训队之前个人最好的成绩是s省的青少年选拔赛的第三名,男子化打法,正手进攻能力强,反手也不差,两面衔接快,打法相对暴力,但是处理球也细腻,有灵气,反应速度极快。用教练的话来说,天赋极强、球商极高,也是不可多得的苗子。
一个正手、一个反手,都是男子化打法,一个球风干脆利落,一个打球灵动,两种不同的风格在同一个球台上较量时,于看客来说是一种视觉享受。
这场热身由全欣欣发球,一上台她就选择了勾手发球,只见她一抬手一弯腰小白球就直线冲着陈晓满的中路去了,速度很快,一下子看不清是什么旋球,球落台前,陈晓满已经做好接球准备,一个跨步,球拍重重一拉,小白球改变轨迹落到对方的反手大三角区。
好强的力量!
好转的球!
前几板打下来,双方的试探结束!两人主打一个快攻快防,两个人都有意识的炫技和讨教对方的拿手好戏,不知不觉中就吸引了一大片人前来围观。
“陈晓满这么厉害,我们知道!这个全欣欣真是没听过,也这么厉害?”
“省队第三名,还是今年突然打出来的,之前成绩好像不是很理想,所以没有资格代表省队出来打比赛。”
徐甜立刻打开全欣欣的资料,发现她距离拿下省队第三名仅仅过去两月时间不到,又进步了不少!看到全欣欣的进步,徐甜有了其他的想法。
102个人分成A、b两队,全欣欣和陈晓满作为两队队长,既要和所有人车轮战,又要接受本队队员的挑战。这是临时改变的规则,在循环赛的基础上加上了两个队长的守擂赛,目的不言而喻。本来大家看起来水准差不多,靠车轮战选中好苗子也是应该,现在这两人非要在比赛开始前炫技,抢尽风头,那就竖起来靶子,试试看能不能激发更多的斗志。。姜诗一在心里偷偷骂教练组,真是阴险狡诈!哪有这么玩的,一点公平也不讲!
陈晓满目光坚定地看一眼全欣欣,两人对视点头,分别走向1号台和2号台,准备接受大家的挑战。姜诗一急了又急,早知道就不搞什么赛前加练,哪怕她年纪小,也能看出这一群人的不怀好意。看似在哈气擦球拍,有些人的眼神里全是轻蔑和敌视。要知道集训队这么多人,在没有正式开练前就入了教练组的眼,足以让人眼红。
陈晓满还好,毕竟有个女单冠军加持,全欣欣凭什么?名不见经传的,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小角色,居然成为b队的队长,成为守擂者!这下所有的成员都进入了热血沸腾的战斗模式,她们选择先擂台,再和队友打循环,集训还没有正式开始,火药味在教练组的刻意安排下已经非常的浓烈。靠人海战术消耗全欣欣和陈晓满的体力,同时也摸清楚她们的套路和优缺点,
两位队长能守住自己的擂台吗?
全欣欣深呼吸一口气,站上球台,这个时候没有战友、没有指导、没有欢呼,有的是一个又一个的挑战者,为了加快挑战速度,每人上前打一局,每局是十一个球,赢一局加10,输一局扣10分,只看最后的比分,不加赛。
全欣欣从小到大打球都是稳打稳扎的,小时候启蒙不算特别有天赋那个,初中时候选拔也不是被教练最中意那个,她的比赛除了亲朋好友裁判教练基本上没有人围观,哪怕去公园打野球,从大爷大妈手里赢下球,也只是被爸爸表扬,没有周围人围上来夸她。过去的比赛经历中,围观她打球人数最多的就是进省队选拔赛和省队进国家集训队的选拔赛,只有这两场球围观人数最多,对于她来说有一点压力。像这样被所有人围观打球,心里压力还是有的。
最主要是,她很懵逼啊!只是热身打个球,怎么就变成b队的队长了?还变成守擂者了?她的人生从来没有像此刻这么高光过,每次去打比赛,属于她的那张球台都是最冷清的,此刻,要装把大的了!
干不死你们,就是我死!那还是你们死去吧!
蓝色底白线的球台上,她拿出自己的球拍摆放好,盯着球台和球拍收心敛神,然后抬手示意可以了!
作为守擂者,她拥有先发球的权利,只见她一个勾手球发出去,小白球又急又凶的朝对方的中路台奔去,对面是一个比她大的球员,力量比她足多了,一个侧身小白球便被正手打了回来,小白球接触板的一瞬间,全昕昕仿佛听见小白球的呼喊声:“嘻嘻,我不好接。”
全欣欣只好压低板面角度提前压在球的前进弧线上等球一秒,再顺势反拉回去,球更转了,过往侧边,对方救球失败,第一分全昕昕拿下。
此后第一个对手在她手里就没有进攻的时候,基本上都是被全昕昕带着走,四次得分有两次运气球,两次属于全欣欣自己失误,把球拉丢了!